Tumgik
#民進黨在賴清德就任儀式上的行為,是民主倒退,破壞了台灣的民主
tai-jiangshasha · 15 days
Video
柯519「高舉芭樂」號召小草嗆綠! 但520不缺席賴就職 @newsebc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台獨”頑固分子終將被歷史審判和清算
近日,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在所謂“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上發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與中國互不隸屬,這是不爭的事實”的“台獨”言論。蔡英文雖未出席會議,但發表書面宣稱,這幾年來台當局一貫立場是“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隨後台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以視頻方式接受《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專訪,聲稱“大陸日益加強針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似乎是在準備向台灣發動最後攻擊。”最後宣稱台當局都在準備,以便應付大陸可能發動的軍事攻擊。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明確指出,蔡賴之流進一步暴露了他們偽善意、真“台獨”的本質,撕下了他們所謂“緩和兩岸關係”的面具。並正告吳釗燮等“台獨”頑固分子,大陸方面堅決打擊“台獨”分裂勢力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嚴懲。
其實早在2020年底,中國大陸有關方面就已研究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將對“台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實施法律制裁,終身追責。在中國大陸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意志下,上述“台獨”頑固分子表面上看依然我行我素,其內心可以想像有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在兩岸關係日趨複雜嚴峻的今天,蔡賴吳之流大放厥詞的背後,有著深刻複雜的社會經濟、政治利益、政黨派系、國際局勢考量,深入分析如下:
首先,這是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宣揚“去中國化”行徑的需要。兩岸文化相通,血脈相連,經貿合作空間巨大,近年來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更是逐年遞增。
但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民生福祉,置若罔聞,蓄意破壞兩岸關係,處心積慮兩岸“脫鉤”。蔡英文執政以來更是有恃無恐、不斷玩火,縱容“台獨”言行,直接把兩岸關係推進了“漫漫寒冬”。無論是“以疫謀獨”“以武謀獨”“修憲謀獨”“倚美謀獨”,都是在實踐民進黨“台獨”黨綱需要,無論是作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還是“漸進台獨工作者”的蔡英文,他們所作所為就是操弄“台獨”意識形態發展,不問是非,只看顏色,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從而進一步否定“一個中國”原則,推動“去中國化”行徑,由此增強台灣地區的“國家”意識,增進台灣民眾的“國民”身份認同,弱化台灣民眾對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培植分裂主義土壤,試圖將台灣從中國版圖分裂出去,把台灣人民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從而實現其“台獨”的黃粱美夢。
其次,這是民進黨當局掩蓋施政不力,轉移島內矛盾焦點的需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本應以防疫為大局和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為重,深刻反思自身執政不力的原因,以增強執政能力,解決民生問題,回應人民關切。但當局卻南轅北轍,大開歷史倒車,不斷借疫情大打“仇中、抗中、反中”牌,如下令禁止出口口罩;禁止醫護人員到大陸及港澳地區;禁止“小明”返台等;唯一不禁止的就是稱謂“武漢肺炎”,藉以切割兩岸交流。通過肆意攻擊大陸,製造緊張氣氛,藉機靠鬥爭以轉移民進黨當局防疫不力的矛盾焦點。蔡英文進入第二任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在應對美國“萊豬”、缺電缺水、疫苗採購、華航染疫、珍愛藻礁、“太魯閣號”事故、日本核廢水和民進黨黨員涉黑風波等議題上,處理不當,罔顧民生福祉,缺乏責任擔當,處處甩鍋推責,重創民進黨形象,並引發了島內民怨沸騰,民意支持度一再下跌,特別是面臨即將進行的“八二八”“反萊豬”“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四大公投,如果皆數通過,蔡英文、蘇貞昌無疑都要承擔相應責任,如此民進黨上下又重新回到之前爐火純青的招數——煽弄“台獨”民粹老路。如今蔡英文、賴清德、吳釗燮等人連拋挑釁言論,無非是其“謀獨”路線的繼續深化2.0版,以期轉移視線,掩蓋其施政的斑斑劣跡,從而達到轉移島內輿論焦點和矛盾爭議,更加維護鞏固其執政地位目的。
再次,這是民進黨當局平衡派系力量,欺騙民心哄取選票的需要。台灣是選舉社會,政黨一切出發點皆以選票為考量。而民進黨長久以來又是一個善於選舉的政黨,“外鬥外行,內鬥內行”。特別在民進黨內部政治鬥爭中,“新潮流系”“英系”“蘇系”“謝系”“正國會”和“海派”可謂勢不兩立,殺得刀刀見骨。賴清德是“新潮流系”代表人物,也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心儀的候選人,其在2020年黨內初選中被蔡英文打壓下來,蔡英文為獲取島內“急獨”勢力大選支持,策略性地接受了“蔡賴配”,賴清德成為台灣地區副領導人。眾所周知,在島內“副領導人”就是一個閑職,卸任後基本沒有進一步的空間,政治前途到此結束。但賴清德和“獨派”勢力不甘心就此放棄,曾經多次“逼宮”蔡英文,如今更是志在2024大選,以期東山再起,但蔡英文似乎更加看重同為“新潮流系”的鄭文燦。因此,賴清德為抬高聲勢,吸引焦點,不斷藉機發表“台獨”言論。蔡英文則為繼續打壓賴清德,趁機發表“台獨”言論以平衡黨內“急獨”勢力,迎合島內“獨派”需求,從而減輕執政壓力,這樣也可拉攏深綠“獨派”選票和贏得廣大在“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支持。而吳釗燮作為蔡英文的左膀右臂,也通過散播“台獨”言論,不斷如跳梁小丑一般刷“存在感”,在積極為下次內閣重組或獲取更多政治紅利鋪路。
事實證明,經過二三十年發展,在台灣政治生態中強調的所謂“台灣主體性”意識形態已進入了政治收穫期。民進黨打“台獨牌”“主權牌”來拉攏民眾是能奏效的,這也是他們屢試不爽的一種操作模式。賴清德、吳釗燮之流發表“台獨”挑釁言論獲得了甜頭,迎合了深綠“獨派”支持,靠欺騙民眾獲得選票,今後一段時間還會繼續維持下去。
最後,這是民進黨當局製造國際話題,配合美日同盟戰略的需要。拜登政府上台後在對華政策上的繼續施壓,持續打“台灣牌”。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震懾島內的“台獨”頑固分子,自2020年以來,大陸派出多架次和多類型軍機持續繞台巡航,給“台獨”頑固分子明確警告,給民進黨當局在政治上、軍事上巨大震撼。但民進黨當局仍然不思悔改,挾洋自重,甘當西方反華勢力棋子,配合美日同盟及所謂的“印太”戰略需要,對內治理無方,對外卻極盡卑躬屈膝,如大肆採購美國武器、開放美豬美牛,換取所謂“最好台美關係”。在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問題上不但不敢“出聲”,反而為其“助”日代表謝長廷的媚日言論撐腰站台。民進黨當局企圖利用美日同盟遏制大陸發展的契機拉抬自身聲勢、提高台灣地位、凸顯台灣作用,從而挑釁大陸、製造國際話題,博取國際社會更多關注和支持,進而幻想實現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通過不斷發表“台獨”言論以迎合美日印澳等國組局“圍堵中國”的需要,企圖搭上西方敵對勢力全方位“遏制中國”的“戰車”,爭取以時間換空間,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可謂居心險惡。
進入新世紀以來,兩岸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力量對比已發生明顯變化,大陸已然形成對台壓倒性優勢,已牢牢掌握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權和主動權。
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兩岸骨肉同胞分離72年,台灣問題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台獨”頑固分子終將被歷史審判和清算。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藥局 日本藤素實體店 日本藤素哪裡買 正品日本藤素 汗馬糖 必利吉保羅V8 德國必邦 壯陽藥 春藥
0 notes
spokes-pc · 4 years
Text
本組織專區 ( 本組織已無條件授權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自主自行執行處死杜特蒂 不在乎特朗普落選更完全拒絕其主張和平談判 以免像習近平訪菲落入連環詐騙套利的設局陷阱 菲律賓玩人肉盾牌只是自尋死路被當人肉標靶 完全不在乎菲律賓更弱更窮和菲律賓人去死 )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主席代表本組織和國際維安任務發表聲明(其個人立場完全相同) Duterte’s new tack on drug killings: take the rap Philippine Star - 10 小時前 Palace: PRC’s COVID tests must proceed as Duterte vows to settle PhilHealth debt INQUIRER.net - 2 天前 習近平:絕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最後辯論無法扭轉局勢!華爾街:川普幾乎不可連任 鉅亨網 - 1 小時前 1.~16.同前 17.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不變共識是特朗普提議的和平談判絕對不可行 必會像習近平訪菲給台階落入緩兵之計和連環詐騙套利的陷阱 全世界(尤其中美)都不必給菲律賓任何東西 菲律賓國會也不必給其修憲任期延長 以損害菲律賓國家人民為時間代價 由菲律賓人去死讓國家更弱更窮去承擔 交由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執行處死由繼位總統 或兩年後大選新任總統 或 其自行停損來解決問題 這樣不但穩贏不輸也可得到龐大的其他效益和好處 本組織不支持美國總統大選的特定候選人更不助選 本組織完全接受美國人民最終決定結果 保證無條件接受被視為右派參選人特朗普落選 最後辯論完特朗普被共和黨民調專家認為將敗選 本組織和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將和美國充分合作台灣牌和香港牌來牽制防堵習近平對菲律賓南海主權放水 中美貿易戰被特朗普玩爛已是無效無用武器 中國應該不希望再看到香港願為英和台灣天然獨繼續強化為主流民意和被國際廣泛接受 本組織完全不怕中俄提供菲律賓疫苗 必會破解損害其疫苗療效 中國必須正視政治副作用和後遺症 一國兩制會被踐踏而港台愈來愈獨 習近平訪菲中國被打成半條命中國國家人民陪葬結果是被設局連環詐騙套利 菲律賓付不出錢紅十字會應該停止新冠病毒相關檢測治療 不管那些公開數據為何 菲律賓人民和杜特蒂個人去死 完全不會影響或改變本組織或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任何處分執行 菲律賓是個窮國弱國 武器科技嚴重落伍 毫無國家安全可言 只有無能小丑當總統 在國際被圍毆揭穿偽強人假像 才會殺自己人民出氣和模糊焦點 只有面對現實事實投降或是被處死 全世界沒人在乎菲律賓人去死 兒童青少年又怎樣 那是被政客當人肉盾牌被新冠病毒當人肉標靶的敗戰童子軍武器 當然是傻偪小丑杜特蒂要自負全責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對中美貿易協議 發表研究報告 1.白宮釋出280億美元的補貼給農民,農民受的影響更不在話下。白宮稱中國承諾400至500億的農場品採購額,讓他可以順理成章稱美國農民是「贏家」,總計2,000億美元的採購承諾滿足消除貿易逆差的訴求。面對連任選戰,中國拒買美國農產品對其傷害最大,現在就必須停損,而且中國承諾的購買量是過去的2倍。美國雖然未取消已加徵的關稅,但中國至少換到暫緩要再加徵的關稅,不讓情勢再惡化,經濟與產業算是得到喘息與調整的時間與空間。從聲勢浩大、甚至被認為能顛覆中國的一場戰爭,降級到一筆可以用採購承諾解決的交易,更突顯出中國對中美貿易戰極強的損害管控能力。以美國擁有的絕對優勢(實力與知識產權方面的道義),最後郤因中國的“大豆戰略”而師疲無功。出於非常實際且必要的政治考慮,特朗普必鬚休戰,第一階段協議關於農產品與能源購買的條款,正是特朗普此刻穩定票倉之需。 2.美國要求中國在知識產權、技術轉移、金融服務、貨幣及匯率等經貿領域作出「結構性改革」。還包括設立一個爭端解決機制,確保雙方都能快速有效地按機制執行協議,名正言順對中國實施監控。中國經濟的確不是「小池塘」,兩年的貿易戰對中國的確有很多不利影響,但是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承受住了巨大壓力。中國的種種承諾,大多是既定的改革措施,並不是被迫為之,且這些措施不止針對美國,如今年1月1日開始中國對850餘項商品降低關税,就是面對所有貿易伙伴。中美貿易戰不是對美國言聽計從的結果,而是以實力為真正基礎。貿易談判的過程,更體現出中國的的定力。美墨加自貿協議(USMCA)、美國與日本、韓國的自貿協議,談判都遠沒有和中國達成階段性協議來的艱難。反覆的威脅、施壓、輿論攻勢之後,最終美國接受了中國的談判思路和底線。 3.美國專家們懷疑中國是否能夠在一兩年內增購美國擬出售的大量農產品,同時,對於保護知識產權的保障是否就能落實亦有疑惑,而白宮官員則指出,若有違約,美方可再用關稅武器作為報復,而由於簽約後美國仍對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收關稅,若第一階段成果不能落實,則也談不上第二階段談判實現減回其他新增的關稅,因此,他們比較有信心協議可落實云云。特朗普邀請“觀戰者”見證籤署儀式,來自2016年特朗普的主要票倉。目的不言而喻,已經為兌現競選承諾儘了最大的力。如果中國沒做到,那是中國不守承諾。今年1月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簽成後迄今,中國對美國的農產品採購進度嚴重落後,美國農業部長帕度表示,中國確實有可能無法達成貿易協議的目標,而這牽涉到一些「非農業的貿易因素」。在第1階段貿易協議中,中國承諾在今年向美國採購高達365億美元(約新台幣1.072兆元)的農產品,但今年1月至7月間,中國採購的農產品總額僅86億美元。若以中國對美國採購的全部產品來看的話,截至8月中國僅完成32.8%,要在9月至12月間採購共1150億美元的產品才能完成協議目標。 4.自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盟友基本不支持,全球化的推手機構,比如IMF、世界銀行、WTO也全都不支持。不支持的理由也很簡單,特朗普要通過貿易戰改寫世界經濟格局,而盟友們一直在搭美國的便車,現存經濟格局更是上述國際機構幾十年持續努力促成的結果。如今不想當世界總統的特朗普總統覺得美國太虧了,要讓美國重新偉大,所以就只能孤軍奮戰。美國施壓全球盟友,被要求「站隊」的歐盟、日本都沒有盲目跟從,而是開始尋找在中美之間合適的位置。美國只讓這成為單獨對抗而恢復偉大榮光的目標。卻無法成為世界為了21世紀公平公正的商業規則而與對抗中國的故事。中國和日本、韓國、朝鮮以及東盟國家貿易往來轉暖,中俄兩個大國合作機制走上新高度,這些進程反而得到了對付美國的「助攻」。更深遠的影響來看,當中國不斷加大開放、美國不斷築起壁壘,中國在「美國優先」的浪潮中用實際行動擔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旗幟,中國不僅在硬實力上能承受風浪,還增加價值觀上的吸引力,這對於中國將是歷史性的轉折。 5.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與經濟競爭對手中國的貿易逆差有所降低,但整體貿易逆差卻在2016到2019年間上升了22.8%。這表明,跨國公司實際上轉而從其他國家進口產品。聯合國貿易發展大會公布報告名為《美國對中國關稅的貿易和貿易轉移效應》。中美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力度最大,因為關稅增加導致的商品價格上漲絶大部分被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中國廠家最近開始降低出口商品價格,部分承擔了關稅成本。從中國進口的美國關稅商品從2018年同期的1300億美元下降至1到6月的950億美元。減少了350億美元中的210億被台灣、墨西哥、歐盟、越南和其他國家的出口所替代。整體而言,結果顯示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損及兩國經濟,美國的損失大多和物價上漲,損及消費者荷包有關,中國的損失則和出口大減有關。「貿易戰持續的時間越長,這些貿易轉移就越有可能是永久性的。」關稅對消費者利益的影響,最後會通過通貨膨脹率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這兩個數據反映出來。2019年上半年,關稅沒有引起通脹率升高以及消費價格指數(CPI)的上漲,以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來衡量的通脹率僅為1.5%。從美國歷史數據來看,這算中等偏低數值,1948至2019期間平均值為2.8%,最高值出現於1980年3月1日,達14.6%;最低值則出現於1949年8月1日,為-3.0%。可以說,這兩個數據併未呈現出美國消費者利益受損。中國會輸,並非輸在戰術,而是輸在實力,一個技術、資源都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國家,最終會輸,而且時間越長,輸得越慘。用全球主義者的眼光,習慣了美國犧牲本國利益成全他國,而美國不肯再幫扶盟友與發展中國家,只輸了世界領導者的風範。但特朗普主張美國優先,與國際主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套價值評判系統。充分證明,美國的關稅幅度不夠且時間不足,所以貿易轉移的傷害程度有限,難以有效逼迫中國就範,便倉促草率達成能讓中國畫餅充飢,不必改革,拖延待變的協議。 6.中美貿易戰的目的之一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但返回美國生產的製造業有限,企業反倒加速將生產工作由大陸移至越南和其他低成本國家。2018年美國對大陸和其他13個亞洲國家的製成品進口額年增9%,至8,160億美元,創下近10年來最大增幅,也超過美國國內製造產值6%的成長率。亞洲製造商品進口額占美國國內製造產值比重,在2018年達到13.1%,高於2017年的12.7%。大陸依然是美國最主要的亞洲進口國家,約占8,160億美元的三分之二。5年前大陸占美國自亞洲國家進口額比重高達69%。外資公司2019年在美國的投資大約是2016年的一半。進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可以用來衡量國際公司在創建、擴張或收購美國企業方面的支出,這個指標去年急劇下降,到了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尤其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在2019年驟降至50億美元,降到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貿易戰的壓力下,一些跨國公司在美國建起了新工廠。兩黨政界人士都在提出鼓勵在美國擴大製造業的議案,比如為半導體和製藥等行業提供更多的資金。但美國的工廠產出在整個2019年都在下降,今年的降幅更大,表明美國的新工廠沒有出現繁榮。企業投資自從在2019年中期達到頂峰以來,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據美聯儲匯編的數據,美國製造業產出在2019年11個月中有7個月下降,第二季年率為下降3.3%,創2009年第二季以來最大降幅。伴隨製造業衰退而來的是美國商品出口放緩,已經較2018年水平下降1%,部分是受到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影響。 7.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共最想買而美國不想賣的半導體不只一次被中共用來當成談判捷徑籌碼,其是中國貿易逆差最大的產品,而美國是中國最重要的進口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供應國,作為技術的發源地,一直引領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美國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的銷售額從1997年的709億美金增至2017年的1889億美金。20年來,美國半導體企業銷售額在全球的市占比基本維持在50%,處於世界第一。2017年美國十三家半導體領軍企業在中國的銷售額之和就達708億美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達到41%。IC Insights的數據,2019年中國國內產量佔其所需晶片的15.7%。這僅略高於五年前的水平,當時為15.1%。預計2024年將達到20.7%。但是中國設定了到2020年實現40%、到2025年實現70%自給自足的目標。不過,如果把在華生產晶片的外國公司排除在外,數字就更糟糕了。2019年,在中國1246億美元的集成電路市場中,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只佔6​​.1%。 IC Insights估計,到2024年,中國公司將只佔其晶片消費的8.5%。2019年10月,中國宣布成立一個290億美元的國家支持基金,用於投資國內半導體行業。其目的是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半導體「國家隊」中的長江存儲NAND快閃記憶體,但落後競爭對手(三星與美光)整整超過1~2個世代。福建晉華自製DRAM記憶體,因美國商務部一紙禁令,2019年已經處於停工狀態。北方華創是半導體設備,但超過90%的設備仰賴進口。2020年9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實施限制,理由是該技術有被用於軍事用途的“不可接受的風險”。新規定要求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必須從商務部獲得出口許可證才能與中芯國際開展業務。 該公司比代工同行三星電子和台積電落後3至5年。美方此舉除影響中芯國際先進製造技術推進、成熟製程產線運轉,亦牽絆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投片生產,進而連累IC封測產業,使中國更難達成半導體自主化發展目標。中芯國際在缺乏美方先進設備與材料的情況下,除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發展可能停擺,量產主力的40奈米及以上成熟製程在材料取得、機台調���與更新等作業也將��影響。美國的貿易制裁嚴重打擊了中國在未來10年實現半導體製造自給自足的目標。這是中美貿易戰最具殺傷力的打擊。上游原料晶圓片,現在做到12吋直徑已經是物理極限,中外都達到這個水準,中國不落後。晶圓片的基本原料是矽元素,中國有提煉矽元素的產業,中國不缺乏更不落後。晶片設計的技術中國現在是屬於世界前列的,以華為海思為代表,還有不少公司,都能設計出特殊需要、特別精密的各種芯片。中國大陸落後的是晶片製造,中國只能到達7奈米(可滿足98%的需要,已經滿足所有軍事工業),而台積電已經能製造5奈米,正在研發4、3、2奈米的技術(體積更小、更省電、更快速,有利於商業競爭)。半導體廠商進軍 7 奈米製程的道路並不順利,還需要翻過「光刻」、「電晶體架構」和「溝道材料」3 座大山。半導體設備巨頭 ASML 目前極紫外曝光機 EUV 仍受美國技術封鎖而無法出口,但浸潤式 DUV,並不需要向美國申請出口許可。經多重曝光後,浸潤式 DUV 也能達 7 奈米製程的門檻,甚至更進一步。最新的 EUV 曝光機一台價格超過 1 億歐元,是 DUV 曝光機價格的 2 倍多。因理論上,DUV 通常只能用到 25 奈米,英特爾雖然透過特別的技術用在 10 奈米製程,但幾乎已是極限,自7奈米以降,英特爾將開始導入EUV。半導體製程最具代表性的,曝光技術可稱為現代積體電路最大的難題。DUV 的深紫外光波長近 193 奈米,透過液體浸潤多重曝光後,的確能縮小線距,但要與 EUV 的 13.5 奈米波長等效,成本及良率都會很難看,這也是為何台積電 三星毅然選擇投入設備非常昂貴的 EUV 技術。EUV 的研發始於 1990 年代,最早希望 90 奈米製程節點投入應用,然而 EUV 曝光機一直達不到正式生產的要求,只能透過沉浸式曝光、多重曝光等手段,將 DUV 一路推到 10 奈米階段。除了一步到位的 7 奈米 EUV,其實三星 台積電 英特爾都還規劃了 8 奈米製程實際使用 DUV 曝光+多重曝光生產的 7 奈米製程,繼承所有 10 奈米製程的技術和特徵。中芯國際2020年發布年報,N+1製程研發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N+1製程差不多是8奈米,N+2製程才會更接近7奈米製程。該製程用DUV將用不到EUV技術,同時預計在2021年才會大量量產。聯電2017年宣布,不再投入1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轉向現有特殊製程。2018年,格羅方德無限期擱置7奈米的FinFET專案。2020年,英特爾宣布7奈米製程有問題,新晶片將採委外代工。再次顯現半導體新技術研發進入大者恆大的淘汰賽。 8.貿易爭端最主要行業是鋼鐵行業。美國政府批評中國政府支持國內鋼鐵和鋁製品行業,向全球傾銷1億噸鋼鐵,扭曲全球市場結構。其中2011-2015年期間,美國對中國鋼鐵行業的11起反傾銷和10起反補貼調查。鐵鏽帶泛指美國東岸至五大湖周邊以工業為主的地區,強盛時期名號為「鋼鐵帶」;1980和90年代,美元升值、全球貿易自由化,美國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加上自動化技術導致裁員,工業城市沒落,變成慘澹的生鏽地區。據美國勞動統計局數據,2017年1月時,賓州從事製造業的人口約56萬人、密西根州近62萬人、俄亥俄州約69萬人、威斯康辛州約48萬人;截至2020年8月,這四州的製造業勞工數全都少於當時,其中以密西根州最慘,製造業就業勞工減少至56萬人左右,比川普上任初時少了約9%。2019年1月至9月,這4州的製造業勞工共減少逾2萬5000人。就業數字下降的主因是海外市場疲軟、鋼鋁關稅和貿易戰導致的不穩定,使大型跨國公司裁員。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對中國製的螢幕面板與汽車零件加稅,中國對美國汽車和部分零件實施報復性關稅。密西根州是全美汽車製造中心,其最大城市底特律別稱「汽車城」。2019年,通用汽車全年將裁減1萬4000人。2019年,福特汽車5月宣布,將在3個月內裁減7000名員工。2020年,克萊斯勒集團今年1月底宣布,裁減3900名兼職計時工。這都還是武漢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之前的事。 9.2017年7月,路透當時報導,鴻海表示計劃於4年內投資100億美元,打造一個佔地2000萬平方呎的廠區,最終可為當地帶來1萬3000份職缺。威州將陸續提供30億美元的補助,半數用於補貼成本,另一半用於刺激勞動市場,再將上一些免稅優惠。路透在該篇報導提醒,鴻海2013年曾表示將在賓州投資3000萬美元設廠,預計雇用500人,但這間工廠直到鴻海宣布於威州設廠時仍未完工。2018年5月,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鴻海計劃有變,原本要在威州設置10.5代線的LCD液晶面板廠,將改為6代或8.5代。美國科技網媒固定追蹤並報導進度,多次指出威州廠施工設計一變再變、施工落後、已完工的廠房空蕩蕩;鴻海大多回應稱「報導不實」。另一威州媒體密爾瓦基都會報指出,截至2018年底,鴻海聲稱威州廠已帶來260個工作崗位,但威州經濟發展局(WEDC)審查發現其中4成勞雇關係不合規定,鴻海最終無法就該年投資獲得稅務抵免。《華爾街日報》2020年10月報導,鴻海威州廠聲稱2019年雇用550人,但WEDC發現只有281名雇員符合規定,拒絕給予補貼。鴻海威州投資案因進度不佳,不僅拿不到WEDC(威斯康辛經濟發展公司)補助,與WEDC的新合約談判又陷入僵局,WEDC執行長更明白指出,新合約協商不會有任何結果,原因之一就是鴻海沒有說明威州廠的計畫實際內容到底是什麼,沒法搞清楚鴻海的想法,也無法看出可以如何獎勵鴻海。彭博專欄作家Tim Culpan表示,鴻海應坦承該公司在威州遭遇失敗,承認失敗的時間越早,鴻海重建可靠商業合作夥伴聲譽的速度就愈快。鴻海在同意大舉投資威州遭2年後,已成為在美國惡名昭彰的投資補貼災難主角。今年疫情爆發,鴻海威州廠與美國醫材公司美敦力(Medtronic)合作,投入協助生產呼吸器等設備,目標是明年生產一萬台;至於面板、科技生態園區等概念,已經一去不復返。鴻海威州廠失信於民,州長換人,在2018年11月的期中選舉以得票率1.1%之差輸掉州長大位。鐵鏽帶上的威州、密西根州、伊利諾州州長也全被民主黨人取代;共和黨在賓州聯邦眾議員席位也由12:6的優勢,被追平成9:9。 10.長期以來,不少文獻研究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各方面的不利影響,這也可以認為是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的誘因之一。 Autor, Dorn和Hanson (2013,2015,2016)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國進口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負面作用。分析了1990-2007年來自中國的進口競爭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研究發現,隨著從中國進口量的提升,美國的失業率升高,勞動參與率降低,且受到中國製造業進口競爭的地區工資水平降低。具體地,中國進口競爭可以解釋美國製造業就業率下降總量的四分之一。 這些結果表明,進口衝擊造成了大量的勞動力調整成本,且這些成本在不同的技能水平和就業條件的工人中分佈極不均勻。 Acemoglu, Autor和Dorn (2016)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估算1999-2011年中國的進口競爭導緻美國丟失200-240萬個工作崗位。 除此之外,學界也開始反思全球化對國際政治經濟的深刻影響。羅德里克(2011)認為全球化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破壞,它重新規劃了工作的場所和方式以及盈利的來源和模式。凡被稱為破壞者,必將造成動盪,勢必產生大量的贏家和輸家。這種動盪,但凡可以保證動盪中競爭過程的公平公正,保證結果可以使社會廣泛收益,社會便可容忍它,這種情況尤其適用於那些擁有民主社會制度的國家。中國培育、保護和扶助關鍵產業,嚴密地控制著資本的分配和跨境流通,並公然操控自身貨幣的價格,為進口貨物設置了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壁壘,因此在現實世界中,“超全球化”和國家主權及民主根本無法相容。 11.歐巴馬政府主張中共能夠融入全球經貿體系,擴大互惠的經貿關係;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壟斷性的行業,如郵電、基礎設施、電信、金融服務;提高人民幣匯率,以此削減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而中共希望美國能進一步開放美國國內市場,取消貿易壁壘,允許中國物美價廉的消費品進入;能夠理解大幅度提高人民幣匯率無助於解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只能使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廉價商品代替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入美國。目前,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而美國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淨出口,或稱貿易餘額,是指一國在一定時間內的出口總值與其進口總值的差額。淨出口的值會等同於該國總產出和其國內需求的差值。影響一國淨出口的因素有以下幾項:本國商品和外國商品的價格、匯率、貿易協定、貿易壁壘、本國和外國的景氣循環。但在事實上,淨出口是國民儲蓄和國內投資的差額,因此,淨出口是否為負取決於儲蓄與投資的相對多少:當一國儲蓄相比於其國內投資而言較少(例如美國),其資本淨流出為負(即存在資本淨流入),由於淨出口等於資本淨流出,因此其淨出口同樣為負。貿易政策(例如關稅,進口配額)往往不能改變整個國家的淨出口,原因是貿易政策既改變了進口,也改變了出口,但沒有改變淨出口。更本質的說,貿易政策不改變儲蓄,也不改變投資,就不會對淨出口產生影響。所以歐巴馬任內的自由貿易政策沒有增加收入、沒有創造就業、沒有增加儲蓄、只有擴大消費(來自進口)是導致貿易逆差嚴重失控暴衝的主因。 12.1985年9月22日,美、日、德、法、英五國在紐約廣場飯店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協議,俗稱“廣場協議”。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貿易不平衡的一個直接原因是進出口產品的相對價格不平衡。貿易條件鼓勵出口而抑制進口:(1)改變名義匯率,(2)改變國內價格水平 (從而出口價格水平)。 弗里德曼(1953)認為只有當價格具有完全靈活性時,調整價格和調整匯率對貿易不平衡的調整才具有等價效果。但是名義粘性( 包括工資粘性和價格粘性)的存在使得通過調整價格來實現貿易平衡是無效率的。因此,在應對外部不平衡問題時,調整匯率總是要比調整價格更有效。雙邊匯率升值一定程度上與加徵進口關稅是等價的。匯率升值40%,相當於加徵了40%的進口關稅。關稅收入為國家獲得,只會影響對美出口,卻不會影響自美進口。匯率變化是外匯買賣雙方,理論上會減少對美出口,也會增加自美進口。為促進日美貿易平衡,日本加大對外投資力度。1985年,64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的10%;1990年增至508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的21%。日本對外投資,直接在美國生產和銷售,部份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工組裝,再向美國銷售。產業轉移實現了貿易差額的轉移,極大緩解了對美貿易失衡的壓力。日本將貿易盈餘用於高回報的對外直接投資,也使得日本成為一個國民生產總值(GNP )大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重要經濟體。 2008~2018年,日本的GNP較GDP平均高出3.1%。廣場協議十多年後,美日雙邊貿易終於趨於平衡,但由於美國過度消費,美元貶值卻沒有解決美國對外貿易失衡問題,每年赤字規模仍高達八九千億美元,相當於GDP的4%以上。貿易赤字高企,美國不得不對外舉債度日。自1989年起,美國為世界最大對外淨債務國。截至三十年後的2018年末,美國對外淨負債餘額9.7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47%。由於美國對外負債是低成本的債務融資,對外投資是高回報的直接投資,其投資收益項目卻常年為正。 2008~2018年以來,美國的GNP較GDP總量平均高出1.3%。由此證明美國人利用全球化貿易和海外投資,不但賺了美國的錢,還賺了世界的錢,卻留給國家嚴重貿易逆差和人民失去就業及所得的負儲蓄嚴重問題。 13.習近平提出雙循環即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透過提升國內消費數量和質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是要“自我封閉而是要擴大開放。良好的內循環是經濟體系良性循環的基石,是國際循環的基礎,而國際循環則表現為國內循環的延伸。1992年之後,中國經濟更快融入世界經濟秩序,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同期中國從全球第12大出口國,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一躍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但整體經濟的過度依賴出口及其誘發的國際收支失衡放大了國內收入水平差距。中國進出口貿易依存度的峰值一度達到64%(2006年),國際大循環處於主導地位,外向型特徵十分明顯,對外以來程度較高提升了經濟運行的風險。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外需出現下降。2019年外貿依存度為31.9%,較2012年回落了13.5%。 截至2019年末,淨出口拉動GDP累計同比增長僅0.7個百分點。 2020年1-7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4.1%,連續7個月負增長。國內消費、投資增速下滑,對經濟增長帶來壓力。截至2019年末,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高達269,175.1億元,約佔中國GDP總額的27.17%,佔有全世界製造業份額接近30%,居世界第一,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4倍有餘。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內需體系,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水平,保障供給安全。未來應以製造業為供給側看改革的抓手,通過提升製造業競爭力形成供給與需求互相促進格局。推動製造業與供應鏈持續升級,努力補齊顯著短板。以促進高端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提高製造業實力。打造以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新型產業鏈體系。產業鏈對於雙循環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要以出口轉內銷、進口替代及內生增長能力的提升降低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減小外生事件可能導致的產業鏈轉移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科技創新是現代國際競爭的靈魂,競爭的重點在於科技與產業。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致力於新興產業的提前佈局和率先突破,促進產業合理化,利用市場規模上的獨特優勢。2013至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60.5%,較2008至2012年上升了6.4%;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4%,回落了17.6%;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僅為0.1%。截至2019年7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累計同比下降9.9%,連續4年增速下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1.6%,與2011年的高點相比下降了27%。中國有14億多人口,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年消費額從1978年的183元增長到2019年的27,563元,增長近150倍;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1,558.6億元增長到411,649億元,增長超過250倍。通過國內循環加速國際循環,將自身的市場規模和生產體系優勢轉化為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促進內外市場規則對接和供應鏈生態的相互融合,以中國市場的發展帶動世界經濟的復甦,拉動國際經濟大循環。 14.IMF在1997年報告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經濟全球化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發達國���主導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從積極作用來看,有利於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提高經濟效率發展的最優狀態,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促進了國際分工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迅速實現產業演進和制度創新,改進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也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國際投機,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衝擊。更為嚴重,由於實力不同,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但是,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中占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會更加突出,使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和民族衝突會更加激烈和尖銳 。少數大國一手操縱會破壞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局部地區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蕩也極易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和擴展,增加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係更加複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係、地區關係發展成為多邊和全球關係,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從經濟學的價格理論易得,國際貿易的所謂“公平交易”的背後是彈性較大的發達國家一方擁有更大的主動權,而發展中國家是處於被動地位的,他們決策的背景是不對稱的。這種事實上的不公平性有時還表現為發達國家對其不滿意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的經濟製裁或取消“最惠國待遇”。而且,這種不合理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而不斷加強,高新技術壟斷所獲取的超額利潤越來越高。投入結構軟化 是一個國家技術進步,並通過獲得一定程度的技術壟斷而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迫切要求。 15.1980年代起,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高效率貨運的演進,帶動產業全球化,工業化國家遂開始將生產據點轉移至東亞、中南美等地,此舉造成歐美製造業不斷外流,產業空洞化,製造業工作機會消失,相關就業人口快速下滑。美國就業人口大量增加,失業率極低,但製造業就業人口卻大幅下滑,1980年製造業就業人口約為1900萬人,至今2020年僅剩下1284萬人,大幅流向服務業。據《彭博》報導,餐飲業的平均每週工資為 373 美元,而製造業的每週工資則為 922 美元,美國高就業品質的職位,逐漸被低就業品質的職位所取代。高度發達的國家和城市,由於追求完善的經濟,使得大部分生產工廠都外移到發展中達的國家和城市。以製造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下降,服務業比重迅速上升,超過了製造業,甚至農業和製造業之和。有人認為服務業比重超過 60%,即是產業空洞化。產品(特別是工業製成品)的出口明顯減少,進口逐漸增加並超過出口,以致出現國內物質需求依賴外部進口的供求結構,造成貿易收支(主要是工業品貿易收支)惡化甚至轉向逆差。美國在這方面是很典型的。美國現在所經歷的轉變,不是從“工業化社會”過渡到“服務性經濟”,而只是過渡到另一種“夕陽工業”社會。事實上,製造業職工人數的下降,它可能反映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還消極意味著社會經濟基礎的削弱,失去了工業基礎不可能有技術進步,如果製造業長期萎縮下去,“空洞”下去,當然不可能有一個繁榮的服務性社會。所以製造業大量向外轉移,不是取勝的長遠戰略,因為雖可降低一些成本,卻不可能解決國內生產效率問題,而且將使美國廠家無法控制其所不能生產的產品。只有振興製造業,將發達技術與熟練工人、富有創新的管理結合起來,用調整生產結構、採用高新技術、更新設備等,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形成高工資、高生產率的經濟。當然,美國產業的“空洞化”只是局部,還沒有改變美國的整個工業和製造業比較雄厚的基礎,在科學技術和某些工業領域,美國仍居於領先地位。曾讓美國引以為傲的造船業,如今已成夕陽,而國防實力根基於國家的製造業能力,強盛的製造業是國防力量的關鍵支柱,製造業的長期萎縮已經嚴重侵蝕美國先進武器的研發與製造能力。1960年代以後,美國造船業逐漸萎縮,面對新崛起的日本、韓國等國競爭,一路敗退。現在,美國造船業已完全退出商用船隻的競爭行列,每年接的商用造船訂單只佔全球市場的1%。碩果僅存的造船廠,完全靠建造和維修軍艦存活。從2000年以來,美國造船業持續萎縮,這十幾年又流失了將近兩萬名從業人員,現在有造艦能力的廠商只剩下8家,但都面臨設備老舊、規模過小、財務困窘的問題。同時,建造船舶需要的多數零部件與機具也無法自行生產,必須仰賴進口。 16.去全球化 (Deglobalization),亦作逆全球化,顧名思義,就是全球化過程的相反,也就是指一個把全世界各國及地區因為全球化而導致的相互依賴及整合回退的一個過程。始於1970年代的全球化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趨勢,而去全球化則是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開始的。「全球化」可能指世界各國及地區在經濟、貿易、技術、文化及政治等各個維度方面的整合;同樣地,「去全球化」亦可能指上述各個維度的去整合化,但現時世界上有關的去全球化研究大多數與國際經濟相關。三種量度方法:平均貿易壁壘。勞動人口的移動管制。對境外機構直接投資或境內對境外的直接投資的限制。財經雜誌福布斯在《中國和美國推動去全球化浪潮》一文認為,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的不同政治體制之間的巨大差別,導致全球化不可持續,並推動了去全球化浪潮。儘管人人傾向於責怪特朗普,但他們忘了一句俗語“孤掌難鳴”。“習近平和中國怎麼樣?這個國家在2017年冬天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被樹為全球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榜樣,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閉經濟體。”“全球化從未把美國從第一的位子上踢下去,但卻成就了中國的第二。”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在16世紀到18世紀之間盛行的經濟理論、經濟政策。重商主義是民族主義在經濟上的一種形式。它的目標是最大限度的使國家富足與強盛,藉由獲取並留下盡量多的境內經濟活動。製造和工業,特別是有軍事用途的商品,佔有優先地位。封閉經濟是重商主義的重要元素,主要靠著以下方法達成:對成品的進口施以高關稅。對原料的進口施以低關稅。對成品的出口施以低關稅。對原料的出口施以高關稅。尋找國內製造產品的新市場,藉以提高國內生產的需求。這些政策通常導致正的貿易餘額。重商主義強調積累貨幣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主張在國家的支持下發展對外貿易,認為維持一定的順差是對國家有利的。主張國家間關係屬於「零和」博弈及政治決定經濟是該學派基本的特徵。當今仍有很多經濟學家提出「新重商主義」的概念,認為在國家界限分明,貧富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重商主義所代表的精神仍然存在,不過採取了新的方法與手段。貿易傳統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是一種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國外競爭壓力而對進口產品設定極高關稅、限定進口配額或其它減少進口額的經濟政策。它與自由貿易模式正好相反。在全球化時代,市場經濟制度逐步演化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制度,國際競爭逐步演變成為主權國家和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動機,成為實現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的重要手段。各國政府不僅在競爭中保護自身的產業與貿易利益,而且直接介入本國企業與外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一方面,採用進口關稅或出口補貼等保護手段有利於改善本國企業的收益和市場地位;另一方面,一旦外國企業或進口產品危及本國利益時,即使發達國家的政府也採取直接干預的手段。特別是在“就業”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公共品的今天,由進口增加導致的失業問題已經具有了越來越突出的政治意義。當本國產業和勞工群體受到進口衝擊時,來自公眾的呼聲或其他政治壓力必然使政府傾向於對這些領域實行保護,以排斥競爭的威脅。 17.新貿易保護主義(New Trade Protectionism)又被稱為“超貿易保護主義”或“新重商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初才興起的,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主要表現形式。目的是想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通過貿易保護,達到保護本國就業,維持在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中的支配地位。它們在維護民族利益,保護資源與環境的旗幟下,行保護之目的,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隱蔽性,手段上的欺騙性和戰略上的進攻性等特點。隨著跨國公司及其海外經營的發展,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貿易差額的分佈,在內部貿易中獲得了較為穩定的收益,但卻把各國賬面上貿易差額的此消彼長甩給了各國政府。但發達國家處理貿易逆差的政策並不主要針對這些大跨國公司,而是拿出口國開刀,以解決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爭端為藉口,推行新貿易保護主義。以中國等發展中大國出口規模迅速擴大,特別在中低端工業品市場上,並逐步取代發達國家原有的市場份額,對其國內相關產業造成了衝擊。為緩解由此形成的貿易逆差和各種國內矛盾,發達國家利用其政治經濟強權,加強了對這些發展中出口國的貿易製裁。綠色壁壘,制定了一系列苛求的環保措施和高於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的環境質量標準,並以此作為市場準入的條件,對本國市場和工業形成保護:綠色標誌,又稱綠標制度,或環境標誌制度,是指國際間有資質的認證機構依據有關標準對商品進行認證並頒發標誌和證書的一項制度。綠色包裝,對本國商品和進口商品的包裝衛生和安全提出強制性的要求。環境成本,任何產品都應將環境和資源費用計入成本,且應以國際環境標準為準進行計算,通過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來均衡不同環境標準下的成本差異。技術壁壘,依其經濟和技術優勢而制定的技術規範、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認證標準、評審程式和認證、認可制度等則名目構成了技術障礙 。市場準入,市場準入主要體現在制訂嚴格的,乃至苛刻的技術規範、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涉及產品的適用、健康、安全,或衛生等方面。認證、認可是一種依據技術規範、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對有關產品的符合性進行的認證或認可制度,它需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廣泛的社會基礎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人文思想、法律制度等。但是,此項政策所能帶來的種種益處只能被那些處於同一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所享受。未經認證、認可的產品和服務將被排斥在市場之外,形成事實上的市場壁壘,因而,保護主義色彩更濃,保護程度也更深,對經濟的影響也更具決定性,進而使得欠發達國家的產品更難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貿易管理是基於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而提出的一種政策分析,適用於發達國家對其戰略性產業發展的保護,通過政府對貿易活動的干預,達到改變市場結構或環境,提高本國企業的競爭能力。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表現:打著公平貿易的旗號,利用WTO規則,實行貿易保護。如WTO允許成員國利用其有關協議保護本國的利益,反擊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依據國內法履行國際條約,只執行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國際條約,很多時候將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條約之上。如根據美國貿易法案中的“301”條款,美國可以對來自國外的“不公平”和 “不合理”的貿易活動採取單邊貿易製裁。利用區域貿易組織保護成員國利益,通過“內外有別”的政策和集體談判的方式,區域一體化協定在為成員國創造更有利貿易條件的同時,卻往往對非成員構成了歧視。制定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不論在促進本國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方面,還是在維護本國企業免受國外競爭對手的衝擊方面,都需要國家的貿易政策發揮作用,從而為國家通過干預貿易,提高和維護本國產業的戰略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18.總而言之 中國表現超乎預期 美國在戰略戰術結果都令人大失所望 原本是師出有名滿手好牌的公平貿易解決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偏差 卻因牌技不佳打到荒腔走板該贏卻輸 這和特朗普的投機性格知識淺薄好玩表面有決定性因果關係 更讓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能否在世界有效執行美國優先理念政策的能力讓人非常質疑 所以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 在美國的政界 技術官僚 學者專家 能取而代之把真人騷表演落實成真才秀成績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中天新聞台是否予以換照(關台) 發表研究報告 1.中天新聞台是「衛星廣播電視台」,因此受衛星廣播電視法管制。依《衛星廣播電視法》第11條,執照期限是6年,每6年需要換照一次。而換照需要評估的是該法第18條所定的七項事由。對此主管機關依法有訂定相關審查辦法,依據這個審查辦法,換照時主管機關要考慮的包括:(1)執照期間第4至5.5年的營運計畫執行。(2)未來6年的營運計畫。 2.法律規定應該要審查2018年下旬至2020年中旬中天新聞台的:(1)頻道經營理念與節目或內容編排之執行情形。 (2)內部控管機制與自律組織運作之執行情形。(3)財務狀況。(4)客服部門編制與意見處理之執行情形。(5)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3.依據該法第20條,換照將會成立外部的換照諮詢委員會,由各類型專家學者組成提出專業意見,也就是俗稱的「初審」。此外,NCC將在2020年10月26日舉辦對這個換照的聽證會。依據《衛廣法》,聽證會不是換照的必要程序,而聽證會的性質在於為求審慎,在機關判斷前讓當事人可以好好地陳述意見,是行政程序的強化、當事人權利保護的強化。 4.依據2013年12月3日《BBC中文網》報導、2014年12月4日《自由時報》報導,當時NCC在專家諮詢的初審中,6位專家認為中天表現不及格而不應換照,只有5位專家認為應該給予換照,多數專家認為不應換照,但NCC並未採納。NCC後來在作成四項附款的前提下通過了2014年中天換照,這四項附款分別是:(1)定期辦理員工教育訓練。(2)倫理委員會外部委員涵納性別平權、婦女權益、兒少保護、新聞自由、消費者保護等公民團體與專家學者。(3)盡速補實一名專職專責編審人員。(4)落實獨立審查人制度。2013年至2014年時,NCC就已經多次警告中天新聞台的製播方式有重大問題,並且於初審時多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中天不及格,不應該換照。但2014年NCC選擇了通過換照,但給予四項附款。2014年時的NCC就已經認為中天新聞台是個留校查看的問題電視台,只要沒做到附款,就有可能廢止它的執照。 5.2014年換照後,中天的表現並沒有改善太久,從2018年下旬開始,中天的新聞更加荒腔走板,此時有許多人喊出了「反紅媒」、「中天撤照」的聲浪。2019年發起了反紅媒大遊行,這個遊行中有許多的訴求,其中之一是中天新聞台沒有達到2014年換照時的附款第4項,沒有落實獨立審查人,因此NCC應該廢止其執照。對於這一項訴求,我們是可以討論的。但當時中天的態度持續假意改正,若NCC貿然廢止執照(也就是俗稱的撤照),在法院不見得討得了好。 6.中天針對「落實獨立審查人制度」都沒有作好,直到現在都還沒辦法具體的完整落實即時、有效的審查制度,導致其新聞經常沒有符合事實查證的義務、編輯室是否獨立運作也大有疑慮。就製作新聞未經查證而言,2020年10月18日,《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上報》報導中天新聞台於2019年2月28日播出 「百美超商簽約險破局靠李佳芬『一句話』神助攻」新聞,於次新聞標題出現:「協助?盯場?直擊星國大使忙低頭回報」;於3月8日「大政治大爆卦」節目,提及「去年文旦滯銷棄置達200萬斤」,被NCC認定違反事實查證損害公共利益而裁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中天新聞台對此部分真的沒有盡事實查證義務,對公共利益及視聽權益都有長久而深遠的負面影響。這也完全坐實了中天新聞台在報導品質上有著大問題,且這樣的大問題沒有被改善。就與事實不符新聞而言,依據中央社2019年7月24日報導,中天新聞台曾經說他們因為「關西機場事件」、「報導韓國瑜新聞太多」而被NCC重罰中天百萬。然而,事實上NCC當時開罰中天的理由並不是這些理由,中天明知道不是因這些原因而受罰,卻仍然如此報導,與事實不符而遭NCC再次開罰。 7.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大法官釋字第364號解釋爭點「憲法第11條表現自由之意涵?」「廣播電視無遠弗屆,對於社會具有廣大而深遠之影響。故享有傳播之自由者,應基於自律觀念善盡其社會責任,不得有濫用自由情事。其有藉傳播媒體妨害善良風俗、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利益或侵害他人權利等情形者,國家自得依法予以限制。」 立法院議案 陳水扁等二十九人 聲請解釋憲法之目的 由於現代傳播科技的發達,廣播電視已成為人民表達思想與���論的重要媒介,影響力無遠弗屆,在言論市場上亦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鑑於媒體已成為人民吸收資訊而助於表現自我之主要工具,故為確保個人自主的表現,以發展自我、實現自我,並得追求真理、健全民主程序,進一步完整地實現憲法所保障之表現自由,則具現代意義之表現自由內涵實應包含廣電自由,方足以因應社會之演進而符合民主之潮流。憲法第 23 條則規定,各條自由權利不得妨礙他人自由,在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增進公共利益的必要下,也得以法律規範限制,因此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並不是無限上綱。 8.美國言論自由的例外是指對保障言論與表達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限制,為美國最高法院所認可。事實的虛假陳述 在1974年 Gertz v. Robert Welch, Inc.中,最高法院認定「對於事實的虛假陳述不受憲法保障」。洛杉磯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 Eugene Volokh)認為,最高法院對於決定何種虛假陳述不應受保護建立了一個相對而言複雜的判斷規則。有四種言論是最高法院認定不受保護的。第一是那些以「完全惡意的心理狀態」(sufficiently culpable mental state)所說的虛假陳述,應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第二是那些故意(knowingly)的虛假陳述,與誹謗有關的法律都處於此一類別之中。第三,是一些雖非故意(negligently)但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民事責任的虛假陳述。第四是一些對事實的暗示性的陳述,這些陳述也可能因為「暗含虛假事實」(false factual connotation)而不受保護。第五種言論,即「某些虛假陳述即便是蓄意的謊言,也不應受到懲罰」。他指出1964年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 便表明,針對政府的謊言事實上受到保障。 9.Entman 與 Wildman(1992)區別廣電政策研究的兩種主要派別為市場經濟 論(market economics school)及社會價值論(social value school)。市場經濟論者重視經濟效率及市場競爭。認為經濟效率將會促成經濟之外的可欲的目標,特別是能夠提昇多樣的意見市場,為人們的政治及社會生活帶來好處。促進意見市場的主要方法是確保競爭,確保競爭就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需要國家的介入。相反地,社會價值論者則認為經濟效率並不是人們主要關心的,競爭或許是達到更好的社會的一種方式,但它同時產生許多社會不可欲的不良效果。社會價值論者對於國 家的介入持肯定的態度,認為國家的介入比之於市場競爭能帶來更大的福祉。 市場經濟論者支持市場競爭,不需要國家介入。社會價值論者則支持國家管制廣電媒體,以維護公共利益。論者認為廣電媒體提供社會成員交易和論述的管道,屬於基層結構的一環,建構並維持基層結構的責任通常由國家來負擔,由國家透過補助或管制直接介入之。但是國家的管制不只是要維護廣電媒體,也同時要維護更廣泛的公共利益。社會價值論所致力的是型塑理性的公民而非市場的消費者。因此,大眾媒體對於民主社會的重要性在於它能開創開放的公共領域,因為公共領域是健全民主社會中一個通識的、積極主動的公民所不可或缺者。 10.美國憲政史對於第一修正案中言論自由的詮釋,正與上述兩派別欲保護的價值與政策手段相呼應。言論自由的兩種詮釋為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前者強調個人的自由、理性與自主,後者則強調社群、民主與公共事務。從個人主義的詮釋角度,認為言論自由是為保護個人自主權,憲法指出「國會不得立法限制」,即是保護個人免於政府不義的侵害。但是,集體主義的詮釋角度則主張營造良好的言論環境以健全民主,認為集體公民的福祉優於個人自主,但當代媒體的商業本質與集中趨勢,反而是破壞言論自由的集體利益,因此政府應該採取措施,否則即是對保護言論自由的懈怠。也就是說,言論自由並非個人自主,也不是媒體不受管制的自由,而有公共利益的考量。國家作為集體利益的代理人,實難在廣電管制中缺席。證諸各國歷史,自廣電媒體問世不久,國家便積極介入管制,影響廣電秩序之形成,即使是以民營廣電體制為主的美國,力主自由市場競爭,但是 FCC 仍維持主管廣電通訊之責,其地位並未因此受到動搖。另一方面,近年越來越多國家,尤其在歐洲,原本政府積極介入廣電管制的型態,逐漸注入市場自由運作的型態,獨尊公共電視的廣電環境,也形成公民營並行的雙軌制。民營廣電媒體盛行的美國,更為因應伴隨新科技而生的媒體整合的需要與利益,放寬對跨媒體壟斷、集中的限制措施。這些政策的調整形成降低管制(deregulation)的風潮。但是,降低管制並不表示國家的介入就此消失,或規範性機制就此撤離;相反的,隱含著企圖在市場經濟論與社會價值論中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以重定遊戲規則。 11.新聞自由不代表媒體不受規範的自由 「新聞自由」就代表媒體可以不顧報導品質,甚至散播假新聞嗎? 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本身的親中立場,包括在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聲稱六四天安門事件「沒有死那麼多人」英國《金融時報》即報導,中天和中視新聞編輯主管直接接受中國國臺辦打電話下達指令進行編採。2019 年,中天用超高新聞時數比例報導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創造出「韓流」,因此被網友稱為「韓天」,還屢屢發生以不實新聞刻意誤導、影響選情、甚至抹黑我國駐外人員等等事件。中天種種製造社會混亂、製作假新聞的劣跡,都使人對該台新聞報導的真實性及客觀性失去信心,而中國對臺灣的政治、軍事威脅,也讓中天的強烈親中立場籠罩上危害國家安全的疑慮。旺中集團在 2008 年接連併購中天、中視、中時,2011 年向 NCC 申請併購中嘉,被形容為「媒體巨獸」,而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本身的親中立場,引發各界憂心中國利用旺中集團旗下媒體,控制臺灣新聞、破壞臺灣民主。2012 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也顯示了社會對於財團透過併購,壟斷媒體而造成新聞自由被打壓的恐懼。香港第一家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自 1998 年中國政協常委劉長樂透過港商介入經營以來,多年間受到多位親中資本家(蔡衍明也是《亞視》大股東)的嚴重影響,新聞部被干預、自製戲劇節目幾乎消失。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於 以《亞視》的公司管理不符理想等理由,向香港特首建議在 2015 年 11 月《亞視》執照到期後不予續牌,《亞視》遂在 2016 年 4 月 1 日停播,結束 58 年歷史。 11.本組織認為 台灣從無線電視老三台 到有線電視數百台 充分保障個別電視台的新聞自由和促進市場競爭 確有形成社會亂象的偏差甚至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 所以必須妥善管理新聞台的社會價值而善盡社會公益與責任 政府主管機關應該依據法律 事實 專業表現 違法狀況 予以審查 作出符合國家安全和利益 全民公益的決定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新聞電視台 依據專業公正客觀的審慎評鑑後 關掉表現不好的電視台不予換照 也不會損害新聞自由和人民知的權力 這是確保整體新聞自由環境和規範媒體經營者合法合規的必要行政管理 因為關掉作假新聞的不好業者約束所有業者善盡報導事實真相的責任 更是保障所有人接受新聞自由傳播真實的權利 品質不好的新聞媒體頻道就必須淘汰 沒有萬年新聞台才是真正媒體言論自由的真實落實 參考資料 1.全面真軍》了解中天換照事件,拒絕被帶風向 - 2 小時前 2.自由開講》毫無「事實查證」與「社會責任」的中天,若換照被拒也是剛好而已 - 3 小時前 3.廣播與電視‧ 第二十六期民95年1月 頁51-75 國家管制與言論自由—從衛星電視換照爭議談起 洪貞玲 4.沃草【下架中天】觀點/拿「新聞自由」當理由,就代表中天能夠不受 ... - 3 週前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林鄭:港深可成雙引擎 發表研究報告 1.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990年代後期深圳迅速崛起,成為廣東第二大經濟重鎮。香港和深圳是中國大陸的門戶和中轉站。中國大陸出口的商品,大多經深圳輸港。2003年《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協議達成。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的範圍擴大到全市。2010年8月,國務院制定《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將吸收香港的制度化建設經驗,成為金融、法治、人才新特區。2019年8月,中央公佈《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擴大深圳在金融上的開放,準備在未來一旦香港亂局不止,深圳將可取而代之,減少對香港依賴。內地政治學者認為,這是因應香港局勢、提出的應急性的辦法,實際上是新建一個內地版「一國兩制」,即在深圳建立「新香港」。 2.2013年廣東省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占絕舉措而提出騰籠換鳥策略。“籠”是對區域空間的形象化表達,“鳥”指的是產業。“騰籠換鳥”即由於土地資源、環境資源及其他資源的限制,該區域遷出或淘汰區域內低端產業,引入併發展高端產業,從而完成區域內的產業置換、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心珠三角地區人口過度密集,產業勞動密集的加工生產環節轉移到東西兩翼,同時引進高新技術、金融、服務等產業,這樣,在資源、勞動力、市場分額等方面都得到比較好的、合理的安排。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光機電一體化、精細化工、環保科技、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航天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等,有助於提高珠三角的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群體。 3.改革開放後,深港經濟關係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香港產品市場的北移,銷往深圳;第二階段是198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新界的製造業轉移到了深圳;第三個階段是服務業的北移,香港人民轉往深圳消費。深圳經濟總產值從2001年不及香港的18%,到2010年香港的62%,再到2015年香港的92% 。2015年,在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力排名中,深圳首次超越香港成為全國第一。2017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以全年平均匯率計算,嚴格意義上仍低於香港。 4.習近平出席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大會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亦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林鄭表示,留意到社會上對於港深之間合作,主要有三種看法,一是香港已經處於落後位置,未來已無太多機會,競爭力已大不如前,甚至已被深圳超前;二是香港仍有優勢,其地位不會改變;三是港深各有優勢,可互補不足,達至互惠共贏局面。她說,自己較認同第三個看法,認為香港有很多傳統優勢,特別在一國兩制下保留了很多固有特色及優勢,一直與國際接軌,以中國香港名義加入不少國際組織及簽定雙邊貿易協議。但林鄭坦言,同意競爭力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應提升自身競爭力,至於深���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後,確是創造了很多奇蹟,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學習,她希望香港與深圳可打造「雙城經濟」及發揮「雙引擎」效果。 5.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BBC中文分析說,習近平演說稱香港配合深圳等地的大灣區發展。「北京的意圖很明顯,如果深圳有能力,最終是想取代香港,但現在是沒辦法短時間內取代香港,改革開放多年來,每年引進的外資,有六成至七成是經香港引進。這情況暫時沒法改變,無論深圳做多少金融改革,短期內也不會超越香港,」「但香港自己本身的實力,在港府和北京摧殘下正在減弱,特別是《國安法》之後,外國把香港等同中國其他城市,香港的特色愈來愈小,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就算沒有大陸其他城市去競爭,香港也會慢慢衰敗。」 6.中國獨立時政評論人吳強對BBC中文分析說,習近平以深圳為主題談粵港澳大灣區,談改革開放,香港已經被他置之度外了。但是最重要的,自由派、改革派、國際社會對中國所期待的,並不是分權改革,真正中國需要特區的,或者說特區的意義,是香港這樣的特區,但香港事實上已經被「一國一制」,「一國兩制」的意義已經在消失,往「一國一制」方向發展。中國已經在放棄香港這樣一個最大的特區。香港特區的意義其實是中國內地最稀缺的一個東西,「是自由,以及民主的參與」。香港民主參與很有限,但其實有相當自由的基礎,制度的基礎。深圳現在開始談改革開放的制度,但其實中國真正缺的是自由的制度,以及逐漸擴大的民主。「香港是一個模式,內地最稀缺的實際上是這種自由和民主,但是習並無意在中國搞這種自由的特區,哪怕是保留香港這樣一種特區,他都不願意。」 7.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於二○一七年重新組建,擴編為正軍級的司令部,擔負兩棲登陸、反登陸、搶佔島礁、海岸防禦等作戰任務。習近平視察部隊後表示,海軍陸戰隊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要加快推進轉型建設,提升作戰能力,努力鍛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應、全域運用的精兵勁旅。央視晚間新聞聯播播出習近平視察部隊時,背景搭配海軍陸戰隊進行搶灘、登陸的演訓畫面。值此兩岸關係緊張之際,解放軍第七十三集團軍日前才與陸航、特戰、炮兵、電子對抗等部隊舉行針對台灣的立體聯合作戰登島演習,引發連想。 8.本組織認為 當香港被一國一制後 逐漸失去國際化和自由化 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而中共將深圳香港化並取而代之 弱化香港強化深圳有助於中國一國一制的統戰 中國不要一國兩制的樣版看板的香港 所以港深不會是愚婦林鄭所言的雙引擎 所以兩岸統一後 循此模式 福建省亦可取代台灣特區 中國傾向武力統一遠大於和平統一 中國認為台灣未來將由台海戰爭決定而非台灣人民決定 香港人的願為英(希望香港維持英國殖民地不要回歸中國) 台灣人的天然獨(認為台灣已是主權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當然不必被統一回歸中國) 是共產主義和大中國民族主義所難以統戰 所以兩岸和平統一比登天��難 武力統一反而較有機會 參考資料 1.習近平稱深圳重要引擎林鄭:港深可成雙引擎仍未定赴京日子 香港01 - 3 小時前 2.習近平南巡:深圳會否取代香港? BBC中文網 - 6 天前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台灣主權未定論須人民自決 發表研究報告 1.人民自決(英語:Self-determination),或稱民族自決,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是指「在沒有外部壓迫或干擾的情況下,人民可以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據的原則,稱為民族自決原則;人民可自由決定自決權的實現方式,或是自決後的結果:從原國家獨立、與原國家組建聯邦、成為保護國、某種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與原國家完全同化。然而,《聯合國憲章》和其他決議對這一原則(如以自決的方式來取得獨立)並沒有堅持要求或者需要強制執行。此外,根據占領地保有權原則,一個國家成立後,其原有的管轄範圍將成為新的國界,而不管原有管轄範圍內的人民是否有共同的語言、種族和文化。在1993年簽署的《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強調「考慮到受殖民統治或其他形式外來統治或外國占領的人民的特殊情況,世界人權會議承認各民族有權依照《聯合國憲章》採取合法行動,實現他們不可讓與的自決權利」的同時,該宣言也規定「這不得被解釋為授權或鼓勵採取任何行動去全面或局部地解散或侵犯主權和獨立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統一」。 2.《聯合國憲章》第一章第一條第二款規定,聯合國的三個宗旨第二宗旨為「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友好關係,並採取其他適當辦法,以增強普遍和平。」《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第一部分第一條第一款中規定,「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五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國籍。任何人的國籍不得任意剝奪,亦不得否認其改變國籍的權利。」 3.台灣主權未定論之說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初期,由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於1946年提出該論述。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局局長與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都在1948年也提出過。1949年更有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表示:「在對日和約簽定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美國國務院新聞事務特別助理公開表示台灣與戰時的庫頁島一樣,「其最後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 4.1950年美國總統發表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中正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在台灣行使權力。美國國務卿當日稍後也闡釋表示: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對於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認為控制中國大陸的那個不友好的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認,因此他們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主權未定論之起源。 5.依國際法而言,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1951年日本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但是在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 。《舊金山和約》簽訂時,絕大多數簽約國代表的共識為台灣的地位暫時未定。而美國則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的部份為從未正式執行的意向聲明,且視《中日和約》未處理台灣主權,並認為台灣主權未定。(1952年中華民國負責《中日和約》簽訂的外交部長說明:「在現行情況下,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群島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日和約案卷第54冊載明:「查金山和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而未明定其誰屬,此點自非中日和約所能補救。」) 6.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並驅逐蔣中正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建交國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許多國家確實在建交公報中承認,也有一些國家僅在建交公報中表明「理解與尊重」(例如:日本)、「認知」(例如: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從未實際統治台灣;以及中華民國政府於實質統治之外,是否具有法律形式上正當統治權源仍有爭議。1978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和平友好條約 ,亦未在條約中提及台灣的主權歸屬。日本的解釋是,日本已經放棄台灣主權,所以無法再對台灣主權置喙。 7.台灣主權未定論的國際法認定觀點,軍事佔領或非法軍事戒嚴統治均不等於領土主權移轉。依國際法實踐及學理,戰爭所導致的領土主權移轉需經正式國際和約或條約承認規範才能合法決定確立,而二戰後從無任何國際規約將臺灣領土移轉給任何中國政權。日本於《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放棄」臺灣、澎湖的主權後,臺灣、澎湖主權未定,有待解決。《舊金山對日和約》是迄今處理台灣歸屬之效力最高的準則。 8.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台灣為其實際管轄、有效統治的領土,也認為擁有中國大陸的主權。雖然外蒙古宣布獨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並行使主權,但曾歷經數十年不被中華民國政府所承認。目前以中國國民黨主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遇上述問題試圖將土地的「治權」與「主權」分開論述,說明「主權及於整個中國,治權僅只於台澎金馬」。在理論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宣稱其政府主權包含整個中國,而兩岸政府相互不承認彼此的「國家」地位,就目前上一些國家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地位,而包含聯合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實際上緣於主權的不可分割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主權是重疊的,區別在於他國承認哪一個政府為中國主權的代表。然而主權重疊之認定實際已違反主權的排他性原則。 9.中華民國政府為流亡政府或殘存國家論:台灣目前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流亡政府經常發生於戰時的佔領,而有時亦是內戰、革命、軍事政變,或廣泛相信某執政政府為非法的後果。流亡政府的效力主要依靠它所能獲得的外國政府支持,及其國家本身的人口。流亡政府的運作,通常假設有一天將回到它們的國家並重新掌權。殘存國家是一種失敗國家,它近似於流亡政府,都自認為是正統政權,宣稱自己擁有全部國土的合法權利,並認為有一天將會重新控制所有的國土。在國際上,因為國力不強,只得到部份國家的承認,在國際外交上受到很大限制。它與流亡政府主要的不同,殘存國家仍然控制自己國土的某一個部分,流亡政府則已喪失了全部國土的控制權,在外國政府的領土中運作。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及其中華民國國軍屢嘗敗績,大部分領土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手。1949年中,國都南京失陷,中華民國政府輾轉於12月遷至台北。於1971年失去其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並於2005年最後一次公告其法理領域行政區劃。 10.獨台是臺灣一種政治主張與意識型態,主張台灣在現有中華民國的國家架構下,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追求統一,實際上為完全獨立之國家。認同臺灣繼續以「中華民國」做為國號之流派,有時被傳統獨派稱為「華獨」。獨台和華獨基本主張差不多,但是獨台較傾向於一中一台路線(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另一邊為台灣不屬於中國,因此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國際關係),而華獨則較傾向於兩個中國路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政治現實上作為兩個政治實體),也就是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是兩個獨立的國家。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被視為華獨,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是有關中華民國現狀的政治論述。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此觀點認為由1988年李登輝政府上台開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便開始了「第二共和」時期;在此之前的蔣中正、嚴家淦和蔣經國當政時期(1928年至1988年),則是「第一共和」時期。1991年5月1日以後的中華民國,在這之後,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已經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時又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因此,中華民國「所建構出來的國家機關只代表台灣人民,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與中國大陸人民完全無關」。 11.2020年10月24日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和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4日公布台海安全民調發表會,民調詢問「美國增加對台灣的軍售,希望把台灣打造成對抗中國的堡壘。如果中美發生衝突,影響台灣安全,您是否願意與美國並肩作戰,對抗中國?」,民調結果有高達58.7%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有24.6%不願意。近期台美關係升溫,若兩岸爆發戰爭,也有55.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會出兵協助台灣」,有32.8%認為美國應不會出兵。而在民眾對保衛台灣安全的態度上,如果因為「台灣宣布獨立,而引發台海戰爭」,有高達6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若情況假設為「中國主動出兵攻打台灣」,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的比例提升到77.6%。這份民調顯示,面臨中國大陸的威脅,台灣民眾保有高度自我防衛決心,且對於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具有一定程度的信心。民眾對於「近期兩岸關係緊張,應該歸咎於誰」似乎有共識,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主要應歸咎「中國大陸的壓迫」(51.9%),認為是「民進黨政府挑釁」(17.3%)及「美國挑撥」(14.6%) 的比例皆不到2成。根據民調,大部份台灣人民都願意為台灣主權獨立和前途自主而戰,拒絕中共以戰促統。 12.中國近期頻頻以軍事恫嚇台灣,展現敵意,兩岸情勢也越趨緊張。美國前國防部長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日前投書《華爾街日報》,以韓戰為例,呼籲華府改變對台政策,明確承諾會協助台灣防衛中共威脅,並表示台美軍方應制定計劃,強化台灣防禦能量。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公開表示,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武力犯台的最大顧忌,就是成功機率有多高,其中最大考量就是美國對於兩岸軍事衝突的反應,「現在該是美國具體承諾協防台灣的時候了」。「2020年台灣在印太地區會議」在線研討,美國退役海軍四星上將埃利斯(James Ellis)曾擔任美國「獨立號」航母戰鬥群的司令,在1996年台海危機,指揮美國「獨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台海。特別強調,「即使美國願意去協防台灣,如果沒有能力,也沒有用。」目前,解放軍擁有比台灣多6倍軍艦、6倍的戰鬥機和8倍的坦克。台灣的戰鬥意願,看起來不太堅定,儘管台灣長期以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刺蝟」,軍事開支佔GDP不到2%,也沒有訓練有素和積極的後備力量。許多內部人士對台灣堅持到底的能力感到悲觀,更何況還要問美國人民是否會冒著高水平的戰略風險來支持干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台灣必須要自備撐至少三十天的自衛國防實力和現代化作戰能力,至少必須5%的國防預算,才可能號召吸引美日西方國家的協防,維持台灣主權獨立的國家地位。 13.1999年2月美國國防部應國會要求所提出《台灣海峽安全情勢》報告。描繪出中國侵略台灣的三種戰略想定:透過兩棲及其他海空武力侵略台灣。對台灣實施商業禁運,迫使政治讓步。對台灣人口、軍隊資產及經濟建設實施空中或飛彈襲擊。該報告重點在於兩岸軍力的即將失衡。1999年3月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漢姆斯(Jesse Helms [R-NC])提出參議院版本的《台灣安全加強法》(Taiwan Security Enhancement Act, TSEA)。漢姆斯以台灣關係法的基礎,在法案中進一步強化對台灣的防禦。具體規範事項如下:美國在台協會增派國防部技術人員;總統就台灣軍售要求、國防需求,及任何拒絕、延後、或修改其需求的理由提出報告;國防部在諮詢國務院後,提出美台軍事人員訓練交流計劃、提交報告,並予以實行;建立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與台灣軍隊直接溝通管道;售予台灣陸基與海上戰區飛彈防禦(TMD)系統,以及飛彈系統所需偵搜通訊系統;分享衛星預警資料;售予台灣防空武器,如AIM-120 AMRAAM空對空飛彈及空中預警管制系統;售予台灣海軍防禦系統,如柴電潛艦、反潛系統、神盾驅逐艦及聯合作戰通訊系統。法案意義除了在於大幅度強化台灣國防,雙方軍隊交流及直接溝通管道的建立,使得美台已等於建立實質軍事同盟。尤其在法案條文中提到「台灣最終地位應由台灣人民表達同意決定」,更是在《台灣關係法》之上對台灣地位更進一步的提升。眾議院版本則由狄雷在1999年5月提出。2000年2月,眾議院版本以341票贊成,70票反對,23票棄權通過。贊成議員中有200位是共和黨、140位是民主黨(1位無黨)。投下贊成票的包括今日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然而較早提出的參議院版本卻始終停留在委員會的階段,《台安法》遂胎死腹中。 14.在2000年2月眾院通過《台安法》後,國家安全顧問柏格建議柯林頓,若是參院也通過,應行使否決權。部份國會議員也配合阻擋《台安法》通過。最知名者當屬民主黨參議員的拜登。在1999年8月參院外交委員會針對《台安法》的聽證會中,拜登的發言「我擔心通過這項法案不但不會加強台灣安全,反而像是在北京面前抖紅布,使得中國不得不開戰。首先,這項法案中包含的安全措施都已經規定在《台灣關係法》裡了。我再重複一次,S. 693號法案提及的內容都包含在《台灣關係法》裡了。事實上,這項法案裡若干加強事項,早就是政府對台安全政策的一環。第二,這項法案錯誤地總結,台灣的安全主要繫於其軍事能力。嚇阻是台灣安全的重要一環,事實是沒有任何武器能保障台灣安全。台灣安全在於其民主政府形式、與中國成長的經濟、文化、及政治接觸、最後也在於美國對台灣問題和平解決鑑定的承諾。最後,這項法案時機非常不合時宜。沒有一個議題比台灣更有可能將美國與中國帶進衝突,就是美國帶給北京一個強烈的印象,就是美國對中國是敵對的,或者美國尋求分裂中國。」拜登在2001年5月《華盛頓郵報》上刊登「台灣議題上不那麼機靈」:「美國過去曾有『戰略模糊』政策,亦即我國保留使用武力守護台灣的權利,但不言明在什麼情況下我國可能或可能不介入台海戰爭。在外交上,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與有義務守護台灣理論上有著天壤之別。總統不該將我國進入台海戰爭的能力自動讓渡給台灣,更不能給中國」。當美中台三方正就《台安法》折衝之際,美中之間也正為是否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進行談判。後任歐巴馬時代駐中國大使的民主黨籍參議員博卡斯主張,美國應專注於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談判,並反對通過《台安法》。當中國與台灣共同加入世貿組織時,兩岸互動將更緊密。美國國會通過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法案後,數位民主黨議員表示抗議。佩洛西認為該法案將威脅台灣的主權完整與安全。 15.拜登上任後會採取什麼樣的對台政策?美台關係不會像過去4年般充滿「外交突破」。近年來,美中進入戰略競爭時代,美國內部也對中國政策進行全面反思。中國對台灣的打壓及在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侵犯作為,讓美國國會反中情緒高漲。對抗中國不再是共和黨專利,民主黨也開始加入批評中國行列,並積極立法反制北京作為。1979年美台斷交,美國國會推動「台灣關係法」以維繫後續美台關係;投票贊成通過法案的其中之一。拜登過去多次重申信守台灣關係法,這部作為美台過去40多年交往基石的法律,可說是拜登在處理台灣議題上堅定奉行的寶典。1999年時,「台灣安全強化法案」聽證會中大力提出反對。就是因為他在乎台灣安全也信守台灣關係法,因此對法案持嚴重保留態度。「通過法案非但無法強化台灣安全,反而等於是在北京面前甩弄紅披風(意指如鬥牛士激怒鬥牛般),要中國向前衝。」單靠武器數量再多都無法確保台灣安全。在他看來,台灣安全是來自其民主治理模式;與中國日益增加的經濟、文化與政治往來;以及美國長年信守台灣問題須和平解決的承諾。 1998年,當時共和黨參議員提出共同決議案,重申美國對台灣關係法承諾,拜登表決時投下贊成票。2001年3月參議員聯名致函總統,呼籲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拜登也是其中一員。2001年時,拜登曾因美國是否有「義務」防衛台灣,槓上時任總統小布希表示美方有此義務,且會「竭盡所能」協助台灣防衛。拜登隨即投書「華盛頓郵報」,批評小布希打破美國長年戰略模糊政策。他說,在這政策下,「美方保留動用武力防衛台灣的權利,但不說明在何種情況會干預,抑或是不干預台海戰爭」。拜登指出,美國自廢除1954年與中華民國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後,「就沒有義務防衛台灣」。台灣關係法是明定,美國總統有義務在台灣安全受到威脅時通知國會,而總統與國會應依據憲法程序,決定美方要做出何種適當回應。他強調:「依據憲法與台灣關係法條文,美國軍隊是否防衛台灣一事,總統應交由美國人民與國會(決定)。」2001年時,拜登出席華府「全國記者俱樂部」表示,戰略模糊有其必要性。依據台灣關係法,美方支持「一中政策」,但兩岸應透過對話決定雙方如何和平統一。若中國大陸試圖用武力而非對話達成目的,美方會在物資方面透過軍事方法阻止此事發生;但台灣也不應片面宣布獨立,因為美方不會願意為此上戰場。如此一來才不會鼓勵任何一方採取魯莽作為。如同在其他情況下,美國會依據雙方作為與當時情況保留動用軍力的權利。「過去7任總統任內都是這樣處理,未來也該繼續維持。」2001年時,美方出售先進神盾級 (Aegis)飛彈驅逐艦給台灣表示,除非美方認為台灣需要神盾系統且進行此軍售對美國有利,那才應該出售,而不應該是為了「給中國一個教訓」。他說:「若我們只是想給他們(中國)點顏色瞧瞧,應該做符合美國利益又能達到此目的的事。」2005年中國實施「反分裂法」,明定特定情況下得以用「非和平方式」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拜登隨即與10位跨黨派參議員聯合提出決議案指出,任何以非和平方式並在沒有台灣人民明確同意下,試圖決定台灣未來的行徑,皆會引起美方嚴重關注。「威脅對台灣動武,只會造成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緊張情勢升高,阻礙兩國對話,也會破壞區域和平與安全。要求美國總統向中方表達「嚴重關切」,並鼓勵兩岸在平等與沒有前提情況下展開對話。 16.蓬佩奧(Mike Pompeo)接受電台節目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訪問時,主持人修伊特提問時說,中共內部有激進派有「瘋狂言論」,主張在必要時以武力奪回台灣,蓬佩奧是否認為中共應該清楚體認美方各黨派對台灣的承諾。蓬佩奧答覆時說,應該要把話講清楚,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雷根政府制定對台政策所做的工作時就承認這一點,過去30多年美國兩黨政府皆遵循這項政策。美國兩黨確實有此共識,台灣是民主典範,中國應該要履行對台灣人民的承諾,而美國也透過軍售履行對台灣的義務,目的是要兩岸之間的承諾能夠實現。國務院發言人答覆媒體詢問時,除了重申一貫的說法,提到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項聯合公報,並加上了時任美國總統雷根給台灣的六項保證。這些保證其中一項是美國對台灣主權的立場沒有改變。(1982 年針對台灣安全提出「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包含 美國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未同意就對台軍售議題向中國徵詢意見、不會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擔任斡旋角色、未同意修訂「台灣關係法」、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不會對台施壓並要求台灣與中國進行談判) 將近40年來,美國政策一直是以1979年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1982年雷根向台北提出的六項保證為指引。美國長久以來採行一個中國政策,這跟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明顯不同,在一中原則下,中國共產黨主張對台灣擁有主權。美國對台灣的主權不採取立場。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於台灣問題要以和平方式解決,不使用脅迫手段,而且方式必須讓兩岸人民都能接受,正如同北京所承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聲稱,出於一己的政治私利,置中美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於不顧,顛倒黑白、編造謊言,目的是誤導輿論、擾亂視聽,進一步破壞中美關係、損害台海的和平穩定,他的險惡居心早已大白於天下。中方「正告蓬佩奧之流」,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都會遭到中方的堅決回擊,也「阻擋不了中國統一的歷史潮流」。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蓬佩奧多次就台灣問題發表錯誤言論,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蓬佩奧的言論違背事實,違背國際社會基本準則,違背美國政府對中方作出的承諾。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民進黨當局頑固倚美抗中、倚美謀獨,進行謀「獨」挑釁,「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7.至今,一些主張「一個中國」的人士認為「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另一方面,中華民國作為事實上獨立的政治實體,在外交領域受到「一個中國」政策制約。此外,有觀點認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與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不同,已非國民黨失權之前的「中華民國」,經由1996年總統直選的民主方式出現的中華民國實質上是臺灣,而非中國;亦有觀點認為「中華民國」已於1949年滅亡,現已不存在,國際社會不承認「中華民國」,國際公認的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可證,因為複雜的歷史因素造成台灣主權論述是紊亂而不確定,所以需要人民自決來確認決定。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主席代表本組織和國際維安任務發表聲明(其個人立場完全相同) LOOK: Duterte visits parents’ tomb in Davao ahead of nationwide closure of cemeteries ABS-CBN News - 11 小時前 法國報紙摘要 - 習近平準備推出“2035願景”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1.~16.同前 17.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不變共識是特朗普提議的和平談判絕對不可行 必會像習近平訪菲給台階落入緩兵之計和連環詐騙套利的陷阱 全世界(尤其中美)都不必給菲律賓任何東西 菲律賓國會也不必給其修憲任期延長 以損害菲律賓國家人民為時間代價 由菲律賓人去死讓國家更弱更窮去承擔 交由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執行處死由繼位總統 或兩年後大選新任總統 或 其自行停損來解決問題 這樣不但穩贏不輸也可得到龐大的其他效益和好處 本組織不支持美國總統大選的特定候選人更不助選 本組織完全接受美國人民最終決定結果 保證無條件接受被視為右派參選人特朗普落選 最後辯論完特朗普被共和黨民調專家認為將敗選 本組織和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將和美國充分合作台灣牌和香港牌來牽制防堵習近平對菲律賓南海主權放水 中美貿易戰被特朗普玩爛已是無效無用武器 中國應該不希望再看到香港願為英和台灣天然獨繼續強化為主流民意和被國際廣泛接受 本組織完全不怕中俄提供菲律賓疫苗 必會破解損害其疫苗療效 中國必須正視政治副作用和後遺症 一國兩制會被踐踏而港台愈來愈獨 習近平訪菲中國被打成半條命中國國家人民陪葬結果是被設局連環詐騙套利 菲律賓付不出錢紅十字會應該停止新冠病毒相關檢測治療 不管那些公開數據為何 菲律賓人民和杜特蒂個人去死 完全不會影響或改變本組織或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任何處分執行 菲律賓是個窮國弱國 武器科技嚴重落伍 毫無國家安全可言 只有無能小丑當總統 在國際被圍毆揭穿偽強人假像 才會殺自己人民出氣和模糊焦點 只有面對現實事實投降或是被處死 全世界沒人在乎菲律賓人去死 兒童青少年又怎樣 那是被政客當人肉盾牌被新冠病毒當人肉標靶的敗戰童子軍武器 當然是傻偪小丑杜特蒂要自負全責 杜特蒂父母的墳墓又怎樣? 誰在乎? 我們完全不在乎菲律賓人或小孩去死 玩人肉盾牌是絕不會有用只會死得更慘 特朗普自己被切割甚至即將落選也無法要本組織和聯合國與菲律賓進行和平談判 更何況是管不了移民局和拘留所官僚的杜特蒂 怎還會不要臉不知廉恥不自我反省要求國際幫你管教移民局和拘留所? 所以菲律賓和杜特蒂必須依照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制度規則解決童子軍陪葬的嚴重問題 也就是只有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成功 2035願景就是習近平想當皇帝至該年 這是中國的家務事與本組織完全無關 習近平領導中國是福是禍當然必須由全中國人自負全責 習近平自己要當皇帝會笨到自宮把南海主權和資源割讓給傻偪小丑去當修憲任期延長的裝飾品把自己變太監? 南海那些不毛之島或油氣資源對美英法等西方國家而言只是肉湯肉屑 更何況窮國弱國菲律賓沒錢買軍火武器或付出兵協防打仗的保護費 而台灣是大塊肉在台海戰爭的存亡關鍵之際當然可以舉國去付買軍火武器或出兵協防打仗的天價保護費 這才符合西方國家的發展或核心利益 也符合印太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國際關係 二次大戰後的舊金山和約 日本和美英法千方百計不把台灣主��歸還中國即足以證明台灣的戰略價值和防衛關鍵 台灣人民和世界他國都不希望兩岸統一當然必須尊重人民自決 而現在中國四面楚歌與國際嚴重對立 當然是自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以來的最佳國際局勢和最好自決時機 南海那些無人島礁依據國際法主權認定而歸屬中國 Complaint Paolo Bureau of Immigration Philippines [email protected] 日期:2020年11月2日, 上午9:39 I against following defandants cheated cigirattes (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 and outstanding payment ( REPUBLIC ACT NO. 386 AN ACT TO ORDAIN AND INSTITUTE THE CIVIL CODE OF THE PHILIPPINES CHAPTER 4 Extinguishment of Obligations SECTION 1 Payment or Performance ) : 1. Italian Paolo has P40,000 Balance more 6 months no pay. He said "He will get money from bank to pay " this July. He called his friend Swede Mike to help him to get money. Mike said " Paolo will transfer p250,000 from his Italian bank account to BPI bank Magallanes South Branch, then transfer to bank account of Mike's girl friend to bring money to Paolo." this July. I wait 4 months (July ~ October ) until now, Paolo still does not get any money. If Paolo has money more p250,000 in the Italian bank account and his transfer money slip is no problem ( write and post ), staff of bank receives and processes paper to transfer money 1 or 2 months enough. So Paolo had some mistakes or problems to get money from Italian Bank. I asked Mike and Paolo Why? this October. Paolo said "He will check the bank." Paolo's good friend British guy said "Rich guy, Paolo borrowed a lot of money from other people and bought his food on credit this year, but all no pay..." "Before, he is a rich guy to buy and pay." "So, many people borrowed him money or give him buying on credit like you and me." It is enough to prove that he has money to pay balance and cheat cigirattes. Bureau of Immigration Philippines [email protected] 日期:2020年11月2日, 下午2:46 · Dear Sir/Ma'am, Good day! This is to respectfully acknowledge receipt of your email. This will be forwarded to our Central Receiving Unit (CRU) for proper disposition. Thank you. Paolo knew he be filed case... He said, "He want to get money and pay his balance p40,000". His friend Allen holds his ATM card to get money to give him before. His phone has Allen's phone number in admin office.... But, He asked Spy to give me phone number. Spy told him "No"... Then Spy told me" He has no money " "Don't ask Allen's phone number to get money to give him".... It is trouble.... because, somebody doesn't agree Paolo to get money... So, Paolo has no money to do anything... I will check Warden, Rickey, Team leader.... Who order Spy to block Paolo to get money? 本組織發言人 Mike拒絕協助 Bush留下未完成任務 原因其有別的事要忙 1.之前 Kevin 還有p2,000 未付(已執行完成半年尚未付清) 2.Bush p12,000 都未付(還未執行) 3.Paolo p40,000 都未付(未取到款) 4.再用報告通知 Ricky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主席代表本組織和國際維安任務發表聲明(其個人立場完全相同) LOOK: Duterte conducts aerial inspection of typhoon-hit Catanduanes, Albay INQUIRER.net - 13 小時前 Duterte designates Galvez as COVID vaccine czar INQUIRER.net - 11 小時前 新冠病毒新變種肆虐歐洲 福奇悲觀美國疫情 鉅亨網 - 4 天前 譚德塞也自我隔離了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Why many Filipino Americans are still voting for Donald Trump Rappler - 4 小時前 1.~16.同前 17.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不變共識是特朗普提議的和平談判絕對不可行 必會像習近平訪菲給台階落入緩兵之計和連環詐騙套利的陷阱 全世界(尤其中美)都不必給菲律賓任何東西 菲律賓國會也不必給其修憲任期延長 以損害菲律賓國家人民為時間代價 由菲律賓人去死讓國家更弱更窮去承擔 交由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執行處死由繼位總統 或兩年後大選新任總統 或 其自行停損來解決問題 這樣不但穩贏不輸也可得到龐大的其他效益和好處 本組織不支持美國總統大選的特定候選人更不助選 本組織完全接受美國人民最終決定結果 保證無條件接受被視為右派參選人特朗普落選 最後辯論完特朗普被共和黨民調專家認為將敗選 本組織和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將和美國充分合作台灣牌和香港牌來牽制防堵習近平對菲律賓南海主權放水 中美貿易戰被特朗普玩爛已是無效無用武器 中國應該不希望再看到香港願為英和台灣天然獨繼續強化為主流民意和被國際廣泛接受 本組織完全不怕中俄提供菲律賓疫苗 必會破解損害其疫苗療效 中國必須正視政治副作用和後遺症 一國兩制會被踐踏而港台愈來愈獨 習近平訪菲中國被打成半條命中國國家人民陪葬結果是被設局連環詐騙套利 菲律賓付不出錢紅十字會應該停止新冠病毒相關檢測治療 不管那些公開數據為何 菲律賓人民和杜特蒂個人去死 完全不會影響或改變本組織或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的任何處分執行 菲律賓是個窮國弱國 武器科技嚴重落伍 毫無國家安全可言 只有無能小丑當總統 在國際被圍毆揭穿偽強人假像 才會殺自己人民出氣和模糊焦點 只有面對現實事實投降或是被處死 全世界沒人在乎菲律賓人去死 兒童青少年又怎樣 那是被政客當人肉盾牌被新冠病毒當人肉標靶的敗戰童子軍武器 當然是傻偪小丑杜特蒂要自負全責 杜特蒂父母的墳墓又怎樣? 誰在乎? 我們完全不在乎菲律賓人或小孩去死 玩人肉盾牌是絕不會有用只會死得更慘 特朗普自己被切割甚至即將落選也無法要本組織和聯合國與菲律賓進行和平談判 更何況是管不了移民局和拘留所官僚的杜特蒂 怎還會不要臉不知廉恥不自我反省要求國際幫你管教移民局和拘留所? 所以菲律賓和杜特蒂必須依照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制度規則解決童子軍陪葬的嚴重問題 也就是只有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成功 2035願景就是習近平想當皇帝至該年 這是中國的家務事與本組織完全無關 習近平領導中國是福是禍當然必須由全中國人自負全責 習近平自己要當皇帝會笨到自宮把南海主權和資源割讓給傻偪小丑去當修憲任期延長的裝飾品把自己變太監? 南海那些不毛之島或油氣資源對美英法等西方國家而言只是肉湯肉屑 更何況窮國弱國菲律賓沒錢買軍火武器或付出兵協防打仗的保護費 而台灣是大塊肉在台海戰爭的存亡關鍵之際當然可以舉國去付買軍火武器或出兵協防打仗的天價保護費 這才符合西方國家的發展或核心利益 也符合印太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國際關係 二次大戰後的舊金山和約 日本和美英法千方百計不把台灣主權歸還中國即足以證明台灣的戰略價值和防衛關鍵 台灣人民和世界他國都不希望兩岸統一當然必須尊重人民自決 而現在中國四面楚歌與國際嚴重對立 當然是自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以來的最佳國際局勢和最好自決時機 南海那些無人島礁依據國際法主權認定而歸屬中國 會呼風喚雨的傻偪小丑杜特蒂去看他所造成的颱風摧毀菲律賓國土要菲律賓人去死的成績 因為他損害國家傷害人民就可藉此去要脅強迫美國詐騙套利中國南海主權資源 自欺欺人作修憲任期延長的白日夢 選個疫苗沙皇演小丑耍猴戲裝瘋賣傻就可嚇唬新冠病毒解決菲律賓新冠疫情嚴重問題 那福奇譚德塞都應該來菲律賓找疫苗小丑拜師學藝 弱國窮國菲律賓不要再自欺欺人裝瘋賣傻丟人現眼 這只會讓全世界更看不起菲律賓更討厭菲律賓人而已 特朗普會不會為了菲律賓陪葬即將揭曉 本組織和國際右派不必靠特朗普依然強大 所以完全不必甩特朗普的愚見給其台階和平談判而被設局詐騙套利 希望特朗普如果敗選就乾脆爽快承認 留下漂亮身影 不要像菲律賓特朗普杜特蒂輸不起歹戲拖棚禍國殃民 留給自己和支持者尊嚴顏面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右派(保守)主義 發表研究報告 1.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是政治思想、動向及運動的一種,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因不滿新左派的改革所產生的政治思想。Irving Kristol被認為是該思想的先驅,將「新保守主義者」定義為「被現實搶劫的自由主義者」。在1960年代的美國開始出現,並於1970年代成型,共和黨在尼克森後成為主要推崇黨派,在已故總統里根、前任總統老布希及小布希執政期間,在外交政策均推崇「新保守主義」,目的是維護美國企業在國外的利益,強調干涉主義。新保守主義認同為保障美國的國家利益及維護國際地位,有必要介入別國的事務。這在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充分體現。已故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也屬於新保守主義。因為共和黨和小布什政府2000年代發動的多場對外戰爭,使新保守主義在國內逐漸不受歡迎。在2010年代具右翼民粹主義色彩的茶黨運動崛起後影響力逐步減少,茶黨運動不但激烈批評奧巴馬推動的全民健保,更主張消滅教育部、國稅局甚至聯邦儲備局。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參選並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後,不少新保守主義者強烈反對特朗普,約翰·波頓選擇加入特朗普政府。新保守主義者普遍認為民主黨在不現實的國內改革及和平外交理念方面,已經往左翼走得太遠了。尤其反對總統林登·約翰遜推行的「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該運動旨在消除美國的貧困與犯罪率。但運作得很糟糕,許多項目沒有任何實際成果。城市變得更亂,教育標準下滑,醫療補助驚人地昂貴,並產生了一個依賴福利的貧困階層,人們缺乏工作的動力。「積極的歧視性政策」(平權法案)似乎給少數民族在工作方面以更優惠的待遇,有時甚至超過了訓練有素的白人。在學術職位的分配方面,新自由主義者、白人、男性教授有時不得不與非洲裔、拉美裔和高學歷女性共同爭奪教職,因而可能有逆向歧視的出現。 2.舊保守主義 (Paleoconservatism) :亦稱為傳統保守主義及憲政保守主義,是是主要存在於美國的一種保守主義政治哲學思想。1980年代興起,強調基督教文化傳統和傳統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性。強調嚴謹闡述美國憲法,尤其是關於聯邦權力的部份,主張限制聯邦政府的權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信奉自由放任市場經濟,蔑視及不信任聯邦政府。在經濟方面自1980年代成為共和黨的主要政策,反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公有制與社會福利,捍衛私有產權、小政府大社會、徹底的自由市場經濟,減稅、縮減政府開支和社會福利、取消奧巴馬健保計劃、維護公平的國際貿易等。其宗旨是限制政府的權力,強烈反對政府干預人民生活。主張多種族、平等主義的多元文化國家本身就不穩定。普遍是孤立主義者,避免受他國影響,反對美國過分介入別國的事務,這在20世紀的初期是共和黨的主流。在21世紀,舊保守主義與新保守主義在軍事干預及干涉主義立場對立,在移民,平權法案,對外援助等,以及社會及經濟領域的觀點與自由派相對立,但舊保守主義反對自由貿易及支持貿易保護主義。強調傳統價值,有限政府,公民社會,反殖民主義,反社團主義,反聯邦主義, 同時提倡宗教意識,地區,民族及西方文化特性。 3.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新古典自由主義、自由人主義、放任自由主義、自由意志論、自由至上主義、自由至上論,是一套把自由奉為核心原則的政治理念及運動,其主張把人的政治自由及自主權最大化,並強調選擇自由(英語:Freedom of choice)、自由結社、個人判斷的重要性。儘管大多自由意志主義者會對政治權威(英語:Political authority)及國家公權力持懷疑態度,但他們對於該反對哪些既有經濟及政治制度存有內部分歧。各個自由意志主義學派對於公權力及私權力的合法職能存有不同看法,不過他們往往會要求限制或廢除具有強制性的社會制度。1980年代前,自由意志主義者原本是共和黨的支配力量,曾是共和黨的保守主義主流價值。自由意志主義者強烈反對民主黨自1930年代推行的新政,反對政府干預市場經濟,強烈反對共產主義。反對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後,賦予女性和少數族裔優惠待遇的積極平權措施,直至1970年代曾經是共和黨支持的主流政策。但自1980年代後,基於自由意志主義者強調個人主義的公民自由意志,在社會議題上,如不反對女性的墮胎選擇權及LGBT權利等(這方面與自由派相同),認為這是對公民自由的干涉,與保守派持對立的立場。這導致自由意志主義的派系在共和黨逐漸失勢,但他們在美國東北州分仍有一定影響力。 4.基要保守主義(Christian right):基督教右派是一個極保守並帶有歧視性的政治派別,其特點是對社會保守政策的強烈支持。基督教右派主要通過宣揚基督教的傳統價值來影響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將他們對基督教教義的理解實行在國家和社會層面。在美國,基督教右派是以福音派新教徒和羅馬天主教徒為核心的一個非正式的政治聯盟。基督教右派尤其受到主流新教徒、猶太人和摩門教徒的支持,而這三者在政治上均持保守立場。美國的基督教右派政治運動源頭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且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非常有影響力。其影響力部分來自於基層活動和圍繞社會問題動員選民的能力。基督教右派在學生在校禱告問題、人工智慧、胚胎幹細胞研究、同性戀權益、安樂死、避孕、性教育、墮胎和色情等議題上持保守立場並積極推廣其立場。基督教右派一詞最常與美國的政治聯繫在一起,但在其他基督教占多數的國家的政治派別中也能夠找到類似的基督教保守派。認為美國是一個基督徒建立的國家(認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禁止建立國教所指的是宗教組織而非宗教),應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及教會組織在社會的角色,贊成由教師帶領的公立學校禱告時間,反對墮胎及同性婚姻,尋求制定法規減少大眾媒體的褻瀆或性別牽扯。主張政府介入社會公共領域及政治事務,並對抗自由派主導的民權組織。支持者主要是美國的基督教福音派大型教會,他們主張動員支持者進入共和黨,推動他們的保守社會意識形態,抗衡自由派。1976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得到基督教右派的支持,主要是因為他廣受好評的宗教皈依。在美國,基督教右派自1980年代起,某種程度在政治上支配著共和黨。現時不少共和黨候選人的政綱均反對墮胎和同性婚姻,他們依靠保守派和福音派教會的動員支持而當選。不過,也有共和黨人不認同他們的做法,如貝利·高華德。高華德認為宗教右派對於個人的隱私和自由都構成了威脅。此外,一些共和黨內的溫和派也批評基督教右派干預他們的自由意志。1992年,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海灘的全國基督教聯盟公司開始製作選民指南,並在紐約羅馬天主教大主教的祝福下分發給保守的基督教教會,包括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督教右派組織有時會進行民意調查,以確定哪些總統候選人將得到基督教右派成員的支持。喬治·W·布希的選舉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白人福音派選民的壓倒性支持,他們占23%的選票。2000年,他獲得了白人福音派投票的68%; 2004年,這一比例上升至78%。近幾十年來,許多福音派宗教權利的新教支持者對以色列國給予了非常強烈的支持,鼓勵在美國政府中支持以色列。 5.經濟民族主義: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前白宮顧問班農為主,主張「美國優先」及經濟民族主義,反對多邊主義及多邊跨國協議制定的自由貿易(如TPP),主張由國家對國家雙方制定的公平自由貿易,反對跨國國際組織介入。批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認為墨西哥的工人搶去大量美國的藍領工人就業機會。社會議題上強調種族、宗教及文化上的美國身份認同,反對多元文化主義、反對賦予來自墨西哥等國的非法移民居留權、反對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等。針對非法移民和邊境安全的看法,他要驅逐所有非法移民,在美墨邊界建立邊界牆,對外國穆斯林進入美國進行臨時禁制。他稱從墨西哥邊境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為美國帶來犯罪問題。班農對另類右翼運動的某些參與者身上存在他口中的「種族民族主義」傾向予以了批駁。他稱對民粹主義和美國民族主義的興趣,在於限制其眼中的全球化的腐蝕效應。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 發表研究報告 1.密歇根州(16票)威斯康星州(10票)拜登反領先且已贏了。在內華達州(6票),拜登也贏了。 2.賓夕法尼亞州(20票) 拜登已贏了。但該州法定差距小於0.5%將重新計票 3.喬治亞州(16票)目前點票逾94%[99%],特朗普 50.5%[49.3%] 2,380,946[2,454,207] 拜登 48.3% [49.5%] 2,278,123[2,461,455] 拜登6千票領先;該州表示差距小於0.5%將重新計票。 4.特朗普稱自己在北卡州取得勝利。北卡州(15票)目前點票逾94%,特朗普 50.1% 2,732,104 拜登 48.7% 2,655,392 特朗普領先1.4個百分點 約8萬票。未考慮郵寄選票因素。 5.根據開票和郵寄選票的趨勢估算 拜登已拿下威斯康星州(10票)密歇根州(16票) 內華達州(6票)和賓夕法尼亞州(20票)。 喬治亞州(反超前) 拜登目前已有290張選舉人票,特朗普則有214張選舉人票。拜登已超越當選門檻270票。拜登已宣佈當選美國總統 而特朗普說不會罷休,特朗普現在應準備敗選感言,不要再誤國誤民禍國殃民。 6.《離總統只差一步:那些輸掉大選卻改變國家的人》(Almost President: The Men Who Lost the Race but Changed the Nation)一書作者法里斯(Scott Farris)的說法,1960年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尼克森(Richard Nixon)輸給民主黨的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時德克薩斯和伊利諾兩個紅州都翻藍,且出現投票舞弊指控,尼克森相信選舉舞弊可能性,以0.2%普選票差吞敗的尼克森,之所以願意承認敗選,是因為他意識到如果沒有承認失敗的風度,那他的政治生涯就結束了。如果他這次表現得輸不起,將嚴重影響他的孩子從政,「我認為只要他目光放遠一點,就會了解『我需要說些什麼,做一個輸得起的人。』 7.美國鐵鏽帶工業州的翻盤,足以說明特朗普普保護主義是保護海外全球化的企業家而不是保護美國本土的藍領勞工。 對於選民,尤其是渴求政經新秩序的低下階層藍領選民,除了實際工資增長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規管保障他們工作,避免國際貿易政策及自動化又會否將他們的工作淘汰。美國政府三十一年來第一次的大規模稅務改革,便明顯地偏袒企業,以“減稅將刺激企業投資”邏輯的政策。美國貿易逆差更創歷史新高,總貿易逆差一年上升接近10%,反應其無意實行民粹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而是另一種保護主義,對企業的出口貿易保護措施和犧牲本土工廠來刺激出口。特朗普認為在經濟增長,股市上揚,宏觀經濟前景樂觀,負擔得起的消費者購買更多舶來品而非增加儲蓄,“美國製造”標簽只是基層支持者的一廂情願。無意轉移政策重心去實踐獲低下階層選民的意識形態競選承諾,只擺出外國廉價勞工移民的投訴抱怨而已,但這可救不了他們的生計,當然更救不了特朗普的選票。本組織認為特朗普學歷是被公認為世界頂級機構的商業教育在大學部,MBA和EMBA皆排名第一的學校。自從排名在1986年開始, 每年都位於學術排名屆的榜首。根據《富比士》,金融業的億萬富翁的商學位來自該校友佔了絕大部分。但經過最佳學校的經濟專業訓練後, 特朗普的經濟學養平庸, 最嚴重是邏輯推論有嚴重經濟謬誤, 去全球化的新貿易保護的新重商主義 再讓特朗普主義的政治投機亂搞 必當特朗普的炮灰 全球化的受害者原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 但現在事實證明卻是美日等全球化最強的中產和中下階層 因為跨國企業掠奪大部份是原本區域經濟活動屬於他們的工作機會和所得 透過全球化轉給開發中國家的低工資人民 7.特朗普如果不認輸、不搬出白宮怎麼辦?美國總統職大典在1月20日國會大廈。拜登可以直接去就職大典宣誓就職總統。特朗普的任期到明年1月20日中午12點。若特朗普真不願搬出白宮,只要當天時間一到12點01分,就是老百姓,平民不能侵入官署,到時維安人員會把其趕出去。 民主黨的拜登宣佈取得勝利,但特朗普以選舉存在舞弊為由,拒絕宣佈敗北。為爭取連任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手段是法庭鬥爭。律師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指出,最多10個州存在舞弊嫌疑。在拜登目前穩獲勝利的東部賓夕法尼亞州提起訴訟,將最多讓90萬票無效。另一個手段是要求重新計票。在威斯康辛州和喬治亞州進行重新計票的可能性很大。賓夕法尼亞州也可能由選民提出重新計票。哈佛大學的史帝芬·安索拉貝爾(Stephen Ansolabehere)教授指出「(通過重新計票)最多只會相差500票左右」,認為特朗普難以實現反轉。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主席代表本組織和國際維安任務發表聲明(其個人立場完全相同) Duterte not in a hurry to abrogate VFA: Palace pna.gov.ph - 1 天前 Philippine military says it benefits from VFA with US, but will respect Duterte's decision ABS-CBN News - 3 小時前 Duterte gov't may reconsider ban on joining South China Sea drills CNN Philippines - 23 小時前 Palace: Duterte can work with any US president Manila Bulletin - 5 小時前 习近平称未来10年中国累计进口有望超22万亿美元 将构建更加开放的双循环 路透 - 13 小時前 美國大選:拜登稱相信自己終成贏家,呼籲美國人重歸團結 BBC 中文网 - 7 小時前 1.~17.同前 18.代表本組織先祝賀 拜登總統候選人即將成為美國總統當選人 菲律賓是個麻煩製造者 不斷挑撥美中關係甚至為其戰爭 特朗普在1月主張和平談判被拒而請辭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領導人 在2月就被傻偪小丑杜特蒂脅迫終止 VFA 來談判 MDT修改包括南海 在6月攤牌 本組織主張美國和菲律賓談判修改 VFA MDT即比照杜特蒂國事訪美而永遠喪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合作資格(永久有效) 杜特蒂即暫停 因為特朗普剛復自用不斷主張和平談判而與本組織決裂 終究連任失敗付出這輩子的最慘痛代價 可說是杜特蒂害特朗普總統落選陪葬 本組織主張在中菲南海主權爭議選邊政治性補貼中國來換取中美貿易戰的對美國較有利解決 本組織也承認海牙仲裁是廢紙的現實和事實 因為中國拒絕承認和接受而菲律賓無法執行 本組織希望和美國合作促使聯合國國際維安任務成功 也希望拜登不要重蹈特朗普覆轍而將來成功連任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決策會議授權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特朗普被社交平台下架 發表研究報告 1.1月6日在美國國會舉行兩院聯席會議審議和認證各州選舉人團票的同時,特朗普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支持者集會,在演講中多次重覆關於2020年大選舞弊的無證據指稱,宣言「永不會認輸」。他同時呼籲支持者遊行至國會。 「我們會朝國會大廈走去,我們要為我們勇敢的參議員和眾議員們加油。我們可能不會為其中某一些人打氣,因為軟弱之人永遠奪不回自己的國家。你們要展示實力,你們必須堅強,」他當日對數千名支持者說。「我知道在這裏的每個人即將朝國會大廈走去,和平地、愛國地讓你們的訴求被聽見,」特朗普在演講中希望支持者和平表達訴求,但同時使用了「我們要更奮力地戰鬥」等用語。特朗普演講結束後,近千名抗議者趕往國會山聲援共和黨辯論。隨後就發生了佔領國會、暴力示威的一幕。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美國大選結果,衝突造成5人死亡,事件震驚全球,各方將矛頭指向特朗普。此外,美國前第一夫人、奧巴馬妻子米歇爾上周更發表聲明,要求各大社交媒體製定政策,永久封鎖特朗普。 2.Facebook在闖入國會事件發生後,立刻出聲明譴責,並稱「是一種恥辱」,正積極審查和刪除相關違規內容,但沒有把特朗普直接從社交媒體上移除,僅禁止特朗普在Facebook帳戶上發布帖文24小时,以及刪走特朗普的錄影演說片段。美國時間7日,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指出,相信若果在這段時間,容許特朗普繼續使用Facebook,及Facebook旗下Instagram,會釀成太大風險。因此將凍結特朗普帳戶延長最少兩星期,直至總統權力交接完成。Facebook營運總監桑德伯格周一表示,目前未有計劃解封特朗普帳戶,並進一步移除特朗普支持者「停止竊選」的口號,認為有煽動暴力的成份。由於特朗普持續在Facebook發表對大選以及國會暴亂事件的虛假指控,Facebook才做出凍結特朗普社交帳戶的決定。特朗普無法透過Facebook新成立的監督委員會對封鎖其帳戶的決定提出上訴,直言「即使是美國總統亦不能凌駕Facebook的政策」。 3.Twitter在事件爆發後曾封鎖特朗普帳戶12小時,並要求他移除3篇涉及暴力的帖文。更警告假如再違反公民品德或者用暴力威脅,將永久刪除賬號。而目前特朗普的Twitter帳戶已獲解封,並發布首則推文,形容國會山莊發生的事件「極其惡劣」。不過特朗普在獲解封後發表兩則帖文後,Twitter最新在1月8日再發表公告永久封殺特朗普的賬戶。特朗普透過官方帳戶表示,「我們不會被滅聲」,批評Twitter沒有言論自由,並透露考慮於不久的將來建造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特朗普競選團隊用的帳戶(@teamtrump)後來發布「總統特朗普的聲明」,指控Twitter禁止言論自由,並與民主黨和激進左翼合作使他滅聲。帳戶隨即被停用。Twitter解釋永久停用特朗普私人帳戶決定時提到,經過審視特朗普於帳戶最近的帖文,以及相關情境之後,公司認為帳戶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暴力,因此決定永久停用帳戶。特朗普並形容支持者是「美國愛國者」,認為有關說法「有可能啟發其他人重複1月6日的暴力行為」。 4.YouTube表示特朗普演說片段涉嫌違反散播選舉詐騙的守則,故已經在平台上移除相關片段。TikTok宣布將刪除特朗普對支持者的演講短片。另外也將暴動者使用的特定標籤如「#stormcapitol」和「#patriotparty」降低其內容在平台中的可見性。不過仍會保留一些發生在國會大廈的短片,僅刪除試圖煽動、美化或推廣暴力的短片。直播平台Twitch宣布,特朗普的賬戶號將會無限期停用。而目前特朗普的賬號仍可找到,而過往儲存的影片和資料依然可用。但賬號被禁用後,特朗普將不能在進行任何直播。Snapchat宣布,禁止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發文。電子商務軟件公司Shopify也在美國時間7日,下架特朗普集團和特朗普競選團隊運營的網店。Shopify發言人表示,特朗普違反了該公司的政策,即禁止其平台上的零售商宣傳或支持宣揚暴力的組織,因此將終止與特朗普有關聯的商店上架。線上支付平台PayPal已凍結了特朗普帳戶的資金與一個為特朗普支持者籌集資金的賬戶;Stripe則已禁止特朗普的競選團隊網站及線上籌款部門使用該公司的服務,切斷特朗普團隊接受捐款的途徑。 5.Google最新宣布,鑑於目前的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所以暫時將Parler從Play App Store下架,直至問題得到解決。Google在聲明中指出,Parler持續有煽動暴力帖文,強調對不良內容實施嚴格審查。Parler行政總裁John Matze向《路透》表示,蘋果同樣要求公司修改內容審核政策,否則Parler App 將會在 24 小時後從App Store下架。Amazon Web Services將於美國10日,停止為Parler的網站與應用提供服務。AWS向Parler高層發信指出,近期該平台發布明顯地鼓勵暴力行為,並批評Parler並未遵守AWS的服務守則,因而決定停止服務。 6.法國財經部長勒梅爾對推特、臉書等禁止特朗普賬號感到震驚,他在法國電台揭露“網絡寡頭威脅國家和民主”,“唯一合法的”可以規範數字空間的只有“掌握主權的人民”,“國家”和“司法”。法國政府發言人Attal在歐洲一台對推特的決定表示“很難受”,他認為,已經成為公共空間的網絡就這樣讓一個人從社交網絡消失,這提出了一個由法律確立的特別標準缺失的問題。法國左翼的社會黨第一書記弗和認為:一個企業的老闆差不多擁有了決定誰可以有言論自由的壟斷權。法國激進左翼領袖“法蘭西不屈服”梅郎雄指“他們把特朗普的言行舉止作為借口,用來控制公共討論空間”;極右翼的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娜.勒龐都對社交巨頭的審查做法表示抗議,認為此舉是對民主的暴力,顯示這些私企集團“自認他們已擁有國家權力,而這差不多是真的!”。中左的『世界報』社評題為『特朗普被推特和臉書驅逐:社交網絡在放任和審查之間游移』,“以為解決癥狀足以治癒疾病將是錯誤的。今天,替代真相已成為民主制長期以來低估的政治武器,民主制面臨著巨大挑戰。切斷這種以謊言為食的憤怒的聲音是很誘人的。但是真正的問題是要問,為什麼有數百萬人願意相信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只要有一點點與他們所想聽到的東西相符。右翼的『費加羅報』的社評則以『特朗普被“虛擬警察”審查』為題指出:“恰恰是無篩選製造了社交網絡的強大無比,問題就在這裡,它們因此免去了媒體應承擔的編輯責任,後者必須對發表的信息和觀點負責。這一系統走到了自身邏輯的盡頭。通過單方面的決定,社交網絡加速其域外特權的終結。國家的和國際的規範已成必須。” 7.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總理辦公室發言人對外表示,梅克爾認為「言論自由的權利極其重要,因此川普總統帳號遭到永久封鎖很有問題。」不過梅克爾同意推特把川普推文標註起來,但封鎖帳號這樣的限制言論行為,應該交由法律決定而不是私人公司。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言人塞柏特表示,梅克爾認為川普的帳號遭到永久封鎖是有問題的。他還說,言論自由有可能被干涉,但要符合立法機關界定的管制範圍,而非由社群媒體公司的管理階層來決定。德國國會議員齊默爾曼表示推特的決定很有問題,現在人們必須質問基於什麼法律、基礎以及這對社群媒體平台意味著什麼。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韋伯也表示,歐盟不能讓臉書和推特決定他們自己平台言論自由的疆界。歐盟推動數位監管的官員布雷頓在專欄中指出:「一個科技巨頭的執行長可以拔掉美國總統的擴音器本身就令人困惑。」他表示這顯示出平台的力量,也呈現在數位空間中我們社會深層的脆弱性。「我們必須提出監管規則」已提兩項歐盟加強管制數位巨擘的提案,他認為,推特這次的決定完全有別以往,並投書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指出這是「社群媒體的911時刻」。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批評推特根據「情感和個人政治偏好」做出這種「令人無法接受的審查制行為」。曾任歐洲議會議長的西班牙博雷利也表示,美國發生的事情給歐洲巨大的警惕,歐洲需要更好地監管社群媒體上面的內容,但同時尊重言論表達自由。監管不可能只看私人公司設下的規則。 8.川普長子小唐納.川普推文說:「言論自由已死,被左派霸王把持了。」律師朱利安尼則問到:「下一個被噤聲的會是誰?」蓬佩奧透過私人帳號而非國務卿帳號發文說:「可悲的是,左派這種伎倆也不新了,他們好多年來都是這樣讓反對者閉上嘴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克魯茲則說,推特和其他社群媒體的決定「可笑,而且相當危險。為什麼,一小撮矽谷的億萬富翁可以壟斷政治言論?」 9.美國「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保障科技企業不用替用戶所發布的內容負責,且得以審查內容。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干擾或禁止向政府請願的權利。哥倫比亞大學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所長賈米爾·賈弗解釋「政府行為者必須遵守第一修正案,但私營公司卻不需要。」「因此,總統不能根據別人的政治觀點來屏蔽他們的社群媒體帳戶,但Twitter可以以任何它想要的理由來屏蔽別人。理智的人可能會對Twitter禁止川普是否正確有不同意見,但毫無疑問,Twitter在法律上有權利這麼做。」聯合國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第十九條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明確提出了「言論自由」的定義。《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第十九條指:人人有主張及發表自由之權;此項權利包括保持主張而不受干涉之自由,及經由任何方法不分國界以尋求、接收並傳播消息意見之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指:一、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二、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此種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不分國界,尋求、接受及傳播各種消息及思想之自由。三、本條第二項所載權利之行使,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故得予以某種限制,但此種限制以經法律規定,且為下列各項所必要者為限:(一)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二)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風化。根據自由論壇組織(英語:Freedom Forum Organization),法律制度和社會大眾也會認識到言論自由的局限,特別是當言論自由與其他價值或權利衝突時。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但它不是絕對的,不能被用作發表暴力、誹謗、侮辱或淫穢言行的理由。成熟的民主國家只有在面臨高度威脅的情況下,才有理由禁止可能會激起暴力、損害他人名譽、推翻合憲政府或鼓動淫蕩行為的言論。民主國家一般也禁止煽動種族或民族仇恨的言論。可以按照「傷害原則」或「犯罪原則」來限制言論自由,例如禁止發放色情或煽動仇恨的言論及信息。限制言論自由可通過法律制裁或社會的反對,或兩者兼有。而限制言論自由的規範是即使在緊急情況下公開表達意見也不會被完全壓制。在美國,法院藉由累積許多言論自由的案例,發展出一套規則,稱之為雙階理論(The Two Level Theory),以決定哪些言論受法律保護。這理論認為「淫蕩、猥褻性言論、粗俗言論、誹謗性言論、侮辱或挑釁性言論,並未涉及任何思想及意見之表達,而無任何社會價值,即使可能為社會帶來利益,其利益也明顯小於限制這些言論所欲維持之社會秩序及道德規範」。 10.本組織認為 依據美國通訊端正法第230條保障科技企業不用替用戶所發布的內容負責,且得以審查內容。依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禁止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政府行為者必須遵守第一修正案,但私營公司卻不需要。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指:一、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二、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此種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不分國界,尋求、接受及傳播各種消息及思想之自由。三、本條第二項所載權利之行使,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故得予以某種限制,但此種限制以經法律規定,且為下列各項所必要者為限:(一)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二)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風化。根據自由論壇組織,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但它不是絕對的,不能被用作發表暴力、誹謗的理由。成熟的民主國家只有在面臨高度威脅的情況下,才有理由禁止可能會激起暴力、推翻合憲政府的言論。可以按照「傷害原則」或「犯罪原則」來限制言論自由可通過法律制裁或社會的反對,或兩者兼有。美國法院雙階理論,以決定哪些言論受法律保護。挑釁性言論,並未涉及任何思想及意見之表達,而無任何社會價值,即使可能為社會帶來利益,其利益也明顯小於限制這些言論所欲維持之社會秩序及道德規範」。... 特朗普演講內容清楚鼓動民眾佔領國會導致暴動,非法惡意阻撓宣布選舉結果,一個失敗者毫無風骨的舉動更盡顯一個政客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自私自利,完全違反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網路社交平台將其下架是完全合法合理且符合公共利益並不損害特朗普不當逾矩的言論自由。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中國半導體產業競爭 發表研究報告 1.在 IC設計工具 EDA 2019年Synopsys、Cadence和Mentor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32.9%、22.9%和10.2%,各家在部分領域又具有絕對優勢,尤其高端複雜的芯片設計。2019年全球EDA市場規模為102.5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亞太地區增速最快,達到13.6%。三巨頭在中國市佔 85% 中國 EDA約10%。由於 EDA行業技術壁壘高,人才奇缺,全球從業人員約2.5萬人,中國僅1500左右,其中1200人在國際大廠的中國研發中心,本土業者只有約300人。另外,EDA還存在著研發投入大,投資週期長、技術產品更新特別快等特點。在EDA領域,短期內的大額投資是沒有作用的,EDA的人員數目增加,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快速達到的,因為EDA的研發人員與其它領域的研發人員不太一樣,它的培養週期和成長周期較長至少約10年。作為國內最大的EDA廠商,華大九天也只能提供1/3左右的EDA工具,近十年時間 ,研究人員總投入不到5億人民幣 , 而“全球最大的EDA公司一個月投入就是5億, 一年投入11億美元 , 差距確實很大 。廣立微電子的良率優化在部分細分領域具有優勢,只在局部形成了一定的突破,無法支撐全流程設計。概倫電子在SPICE建模工具和噪音測試系統有領先優勢被稱為業界標準。其他廠商是乏善可陳,也只是充分反應此產業已被幾家國際大廠壟斷掌握的全球現實而已。 2.在 IC設計產業 海思已成長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的IC設計公司,是首個將5G無線芯片組商業化以促進5G行業發展的公司。海思自研的基於ARM架構的高性能麒麟CPU芯片,奠定了華為手機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王者地位。自主研發的鯤鵬系列服務器CPU芯片全面的應用於華為鯤鵬服務器中,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和中國電信的採購項目均獲較大的份額。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是中國第二大IC芯片設計公司,已躋身全球5G芯片第一梯隊。由展訊和銳迪科兩家公司合併而來,聚焦於2G/3G/4G/5G移動通信基帶芯片的自主研發與設計,物聯網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之所以會這麼受關注,主要因為海思被制裁,中國需要第 2 個可提供類似本土晶片的公司,但其技術層次遠不如海思,產品以低階定位,雖然在新興市場的市占率很高,但獲利極低。2019年8月發布虎賁T710高性能AI應用處理器,憑藉優異的架構和算力,在國外跑分大賽中榮登榜首。2020年2月發布新一代5G SoC移動平台虎賁T7520。採用6nm EUV先進工藝。截至2018年底,紫光展銳已經成為印度市場最重要的芯片供應商之一,佔據著40%的市場份額。在非洲市場,每年有1億多台手機採用。同時,大力拓展東南亞、拉美等市場,並取得了一些成績。龍芯中科是國產CPU芯片設計龍頭企業,相繼研發龍芯三個系列高性能CPU處理器芯片,採用了RISC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雖然主頻、算力及功耗與國外的Intel、AMD有較大的差距。但龍芯的研製成功,讓復興號高鐵實現了100%國產化,四代機殲20相控雷達和北斗衛星都裝上了中國芯,打破了國外CPU的在中國的壟斷。韋爾股份收購豪威與思比科,圖像傳感器成為核心增長動力,利用豪威的全球研發團隊及3,600多項國際專利,成為全球前三的圖像傳感器供應商。客戶主要涵蓋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國產安卓手機廠商。汽車領域擁有寶馬、奔馳、大眾、豐田、特斯拉、比亞迪等客戶。A股收入規模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領先於第二名超過一倍。匯頂科技是是世界人機交互及生物識別技術的領導者,全球安卓手機第一大指紋識別芯片供應商,2017年成為全球指紋識別芯片龍頭,市佔率達到31%。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穿戴產品等指紋識別技術。產品已經廣泛應用於華為、OPPO、vivo、小米、Samsung、Google、Amazon、Dell、HP、LG、一加、Nokia、ASUS等知名品牌。2019年8月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語音及音頻應用解決方案"產品線,切入音頻放大器領域的物聯網市場。兆易創新主要做存儲芯片,MCU和傳感器。其中存儲芯片,NOR flash國內市場佔有率為第一,同時也是全球排名第三,2018年市場份額18.3%,排名全球第三。Arm Cortex-M MCU市場,2018年公司銷售額排名第三,市場佔有率9.4%。2018年觸控芯片全球市場份額為11.4%,排名第四;指紋芯片全球市場份額為9.4%,排名第三。已積累1,195項國內外有效的專利申請,已完成"存儲+控制+傳感物"三輪驅動的物聯網佈局。收購電容觸控晶片和指紋識別晶片供應商思立微積極優化透鏡式光學指紋產品。卓勝微電子已成為射頻前端國產芯片的領先企業,產品覆蓋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等。君正集成電路是國內領先的處理器芯片廠商,深耕MIPS指令集處理器芯片領域多年。完成對北京矽成的收購,有DRAM、SRAM、FLASH、ANALOG四大產品線,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控醫療、通信網絡、消費電子等領域,其中DRAM、SRAM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客戶包括Continental AG、Delphi、Valeo、Panasonic、Siemens、Bosch等。聖邦股份致力於高性能、高品質模擬集成電路芯片設計研發。目前擁有16大類1,200餘款在銷售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控制、醫療儀器、汽車電子等領域,以及物聯網、新能源、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無人機、機器人、5G通訊等新興電子產品領域。瑞芯微在消費電子領域,和百度、喜馬拉雅、海信、格力、美的、科沃斯、宏碁、索尼、OPPO 等國內知名品牌合作,推出各種智能音箱、智能電器以及手機適配器等產品;在收銀機、商業顯示、工控板等領域,成為國內領先的方案供應商。合作客戶有大疆、商湯科技、億聯、騰訊、商米、研華等。晶晨半導體專注於多媒體智能終端SoC芯片設計領域,率先採用先進的12納米技術製造工藝,客戶小米、阿里巴巴、百度、海爾、TCL、創維、中興通訊、谷歌、亞馬遜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俄羅斯電信、印度Reliance等電信運營商採用智能機頂盒產品。地平線具有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設計能,設計開發智能駕駛和AIoT,合作夥伴包括奧迪、博世、長安、比亞迪、上汽、廣汽等國內外廠商。IC設計是兩岸差距最小,中國已部份達到世界水準的產業。台灣IC設計廠商將是「中國國產」的進口替代政策扶植大陸廠商的最大受害者。 3.中國大陸晶圓製造第一梯隊包括中芯國際、紫光、華虹和華潤。紫光專注內存產品,華潤屬IDM,中芯國際和華虹作晶圓代工。中芯國際是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廠,3座8英寸晶圓廠,4座12英寸晶圓廠。其中,8英寸產能共計23.3片片/月,12英寸產能10.8片片/月。總產能47.6萬片/月( 折合8英寸)。為客戶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納米。中芯自2019年底宣布14奈米進入量產後,2020年仍致力於發展12奈米、N+1、N+2製程,預計2021年量產N+1製程;2022年量產N+2製程(約莫等於台積電7nm)。中芯的客戶以中國IC設計業者為主,2020年第3季其香港及中國地區營收佔比達69.7%、歐洲11.7%,而受到中美科技戰和中國半導體政策自主化影響,北美區域營收已自2018年第3季33%,大幅降低至今年第3季18.6%。2019年全球排第五,中國第一,全球市佔率5.1%。華虹半導體在上海金橋和張江建有三座8英寸(200mm)晶圓廠(華虹一廠、二廠及三廠),月產能約18萬片;在無錫建有一座12英寸(300mm)晶圓廠(華虹七廠),月產能規劃為4萬片。上海華力隸屬於華虹集團,擁有華虹五廠、華虹六廠兩座12英寸全自動晶圓廠,可以靈活調配產能,產線良率指標達到業界先進水平。華虹專注於8英寸和12英寸利基型舊製程工藝,投資晶圓廠舊設備。華虹的產品及客戶都不屬於主流單一產品,但因為產品多屬於多樣少量的客制化產品,反而讓華虹的業務相對穩定。不光是產品分散,客戶也非常分散,沒有一家客戶占比超過10%,前三大客戶占比約20%,前15大客戶占比約50%,其它的50%是另外300多位客戶所構成。市佔率全球第七,中國第二,全球市佔率1.5%。 華潤微電子專注特色工藝是國內規模最大的 IDM 模式的半導體公司。���功率半導體佈局全面,產品種類包括 MOSFET、IGBT、SiC、SBD和 FRD 等。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提供-100V 至1500V 範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MOSFET 產品。目前全球主要功率半導體公司均是 IDM 模式。針對客戶定制化需求, IDM 模式能協同優化設計與製造環節,縮短產品開發時間。由於功率半導體電路相對簡單,晶圓製造和封裝環節對產品最終性能影響相對較大,技術含量相對更高,因此包括前道晶圓製造和後道封裝環節在內的製造環節在功率半導體中佔有更高的附加值。採用IDM 模式有利於積累製造經驗,形成技術優勢,將功率半導體的設計研發與製造工藝及封裝工藝緊密結合,透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建立起工藝的 IP(知識產權)壁壘,形成核心競爭力。功率半導體器件可用於幾乎所有的電子製造業,按照下游應用領域,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包括工業控制 23%,消費電子 20%,計算機20%,汽車電子 18%,網絡通訊15%。 細分產品,MOSFET 在功率器件中的佔比達到 41%,整流橋 21%,功率模塊佔比 23%,IGBT 則為 7%。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仍歐美日企業主導,英飛凌19%,安森美 10.0%和三菱7.0%市佔率 。前十大公司合計市佔率達到 58.9%。新能源汽車等下游應用有望推動 2021 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 441 億美元。功率器件技術水平更新慢,國產技術水平與國際一流縮小;國內企業在配合客戶做定制化開發上更具優勢。國產有望實現逐步替代,下游客戶為保障供應鏈安全給予國內企業更多機會。提供特色工藝晶圓代工、 IC 封裝及測試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從而縮短供應鏈,更好保障客戶的供應安全。特色工藝製程在國內需求旺盛,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裡,特色工藝製程都將保持良好的供需格局。為目前國內最大的6英寸晶圓代工企業,月產能21萬片,8英寸代工生產線目前月產能已達6.5萬片,製程技術提升至0.13微米。出於經濟考慮,8 吋特色工藝製程晶圓廠擴產多采用二手設備,曾先後購入 Hynix 設備、德國生產線設備等二手生產設備。全球晶圓代工收入破紀錄,而8吋晶圓產能吃��,已經從2019年第二季度持續到現在。長江存儲隸屬於紫光集團,主要產品包括了 NAND 快閃記憶體以及 DRAM 的製造。2019 年起開始量產記憶體,一期產量為每月 10 萬片,二期工廠完工後,產量將增至每月 30 萬片。去年首次成功出貨 64 層 3D NAND,今年 4 月還宣布研發出 128 層 3D NAND,但仍落後同業,國際業者主要生產 92 / 96層的 3D NAND,並增產 112 / 128 層 3D NAND。技術幾乎都是自行研發,同時也布局多項專利,比如說獨家的 Xtacking 晶片堆疊技術,可以將邏輯與記憶體分開製造,並在晶圓製造完成後再合併起來切割封裝,可明顯增加性能表現,在中國四大半導體業者中與國際競爭者的差距最小。長江儲存80%的製造設備來自美國和日本,儘管中國一些供應商在蝕刻、清洗、鍍膜等領域已有所突破,但並未設定國內優先採購目標,因為這麼做是「不科學的」。在先進製程技術的發展,需要設備跟材料的支援。全球唯一能提供EUV(極紫外光)設備的艾司摩爾(ASML)。另外規模較大的有應用材料、科林研發、東京威力科創(TEL)及科磊(KLA),佔了市場約66%的份額。2018 年中國整體半導體從設備、設計到製造的自給率仍僅不到 15%,導致中興被美國制裁後,根本無法從中國供應鏈取得足夠晶片的窘境,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弱點暴露無遺。美國制裁中芯國際,即便其中有不是美國企業的供應商,也會因為簽訂了瓦聖納協定 ( Wassenaar Arrangement )的關係,限制具敏感性的高科技若是要輸往中國,都必須要經過申請並核可後才行。瓦聖納協議由美、英、日、韓等世界主要國家簽署,原先主要以管制傳統武器及軍商兩用貨品出口的條約為主,後經多次修訂,增加包括加入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輸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伊拉克等國家的條文。目前有42個國家簽署該協議。另外,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 進入該清單的機構、企業和個人,將被剝奪在美國從事貿易的機會。 也就是說,“實體清單”被視為黑名單,將切斷列入黑名單實體與所有境外上游供應商的交易,只要技術達25%含金量源自美國,則阻斷其產品取得及研發。 美國該實體清單之限制,不僅限制美國本土企業,還延伸到對外國企業的交易限制,即所謂的“區域外適用”。 4.封測行業的特點是資本密集、技術更新快,規模和資本優勢至關重要。全球前五大廠商占有65.8%市場份額,而前十大廠商占有81%市場份額。目前中國市場供不應求,急需打通國內產業鏈,目前國內自給自足率大約在40%,形成國產替代,擁有更多的機會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中國IC封裝業起步早、發展快,但目前仍以傳統封裝為主。雖然封測四強 (長電、通富、華天、晶方)通過自主研發和兼並收購,已形成先進封裝的能力 ,但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長電科技於2015年收購星科金朋成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封測廠。通過高集成度的晶圓級WLP,2.5D / 3D,系統級(SIP)封裝技術和高性能的倒裝芯片和引線互聯封裝技術,涵蓋了主流集成電路系統應用,包括網絡通訊,移動終端,大數據存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等領域。現在中國,韓國,新加坡擁有三大研發中心及六大生產基地。新加坡廠擁有扇出WLCSP的eWLB和封裝能力,江陰廠擁有先進的存儲器封裝,韓國廠擁有SIP FC和系統封測能力,已切入韓國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供應鏈,客戶包括三星和等LG。未來推進韓國5G封裝內天線(AIP)業務。另外,5G結合中國國產替代助推的需求將產生質的飛躍。主要先進封裝,佔封裝業務的93.74%,且重心主要在海外市場,其銷售營收佔比為78.88%。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的85%已成為公司客戶,如高通,博通,三星,聯發科等。SIP將不同用途的芯片整合於同一個系統中,在系統微型化中提供更多功能,而且還使得原有電子電路減少70%-80%。先進封裝技術引領封裝行業發展趨勢,是未來低功耗,高性能,小型化終端應用的必然選擇。中芯國際與長電科技聯合成立的中芯長電發布了超寬頻雙極化的5G毫米波天線芯片晶圓級集成封裝SmartAiP。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是長電科技目前持股超10%的第二大股東,長電科技高管包括董事長,CEO均有中芯國際背景,中芯國際現任董事長同時擔任長電科技董事長。 通富微電現為全球排名第六,中國大陸排名第二的封測龍頭之一。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大基金為第二大股東。公司於2016 AMD年憑藉收購蘇州和檳城工廠各85%股權,成為AMD核心配套封測商,佔據AMD 80%-90%封測需求。六大工廠,分別為:總部南通崇川、南通通富、合肥通富、通富超威蘇州、通富超威檳城、廈門通富。國內唯一高端CPU、GPU封測平台,具有完整的倒裝晶片封測服務,除了接受AMD絕大部分訂單,公司也積極承接國內外客戶高端FCBGA、FCLGA、FCPGA的封測業務。在晶圓級封裝和晶圓凸塊占比約4成,覆晶封裝(FC)占比約2成,QFN封裝占比約1成多。並積極布局存儲器封測領域,存儲器領域封測市場巨大,目前全球該細分領域封測廠商主要集中在韓國和美國,布局該領域能實現國產替代的先發優勢。第一大客戶 AMD在購買約一半的產品服務,卻佔絕大多數賒銷,AMD上市公司對的依賴可見一斑。2019年,險些虧損,依靠所得稅轉回得以扭虧為盈。創立之初是中外合資,第二大股東為外資富士通中國,但現已清倉出局。華天科技以傳統封裝為主,在TSV,FoWLP等先進封裝技術積極佈局。早在2018年就通過了華為,蘋果,三星,OPPO,小米等主流公司的審核。2019年收購了世界知名的馬來西亞半導體封測供應商友尼森(友尼森)75.72%流通股。擁有凸點,SIP,FC,MEMS等先進封裝技術和生產能力。同時,友尼森公司在馬來西亞,中國成都,印度尼西亞設有集成電路封裝基地。客戶來源分佈十分廣泛,歐美市場收入超過60%,合作企業博通,Qorvo,Skyworks等公司實力強大,均為全球著名領先的射頻方案提供商,此次收購也能有效提升營銷渠道和全球市場影響力,加快了完善全球化產業佈局的步伐。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通過尋求國內客戶增量訂單與華為全面深度合作,成本管控得到加強,產能利用率提升。目前成本管控水平在“三巨頭”中算是做得非常出色,盈利水平甩開了另外兩家公司一大截,未來要想進一步提升競爭能力,鞏固優勢,就必須提升營收規模和在高端技術跟上步伐。所以加碼研發,持續加大在5G、大數據、高性能計算、IoT、汽車電子等領域的研發佈局及投入,現已掌握了MCM(MCP)、BGA/LGA、3D、SiP、MEMS、FC、TSV、Bumping、Fan-Out、WLP、Memory等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技術以擴大業務和營收。晶方科技是國內第一家從事影像傳感芯片(CCD和CMOS)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WLCSP)是全球在影像傳感芯片應用領域唯一同時具備8英寸12英寸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能大規模量產的技術,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佔40%以上。全球唯一12寸WLCSP的服務,良率也已達到99%。產品主要包括影像傳感器芯片,生物身份識別芯片等,該產品廣泛應用在手機,安防監控,身份識別,汽車電子,三維傳感等電子領域。三家主要客戶市場佔有率超過75%。包括索尼50%,三星20.5%,豪威11.5%等芯片製造廠商。晶圓級封裝技術最早起源於以色列的公司EIPTA(2005年創立持股35%,目前是晶方科技二股東,正在進行清倉式減持)。2019年1月收購荷蘭Anteryon佈局3D攝像頭區域,進一步拓展在工業,汽車等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汽車ADAS圖像產品認證壁壘最高,技術要求高,因而車載CMOS封裝單價高。高端芯片封裝,存在技術壁壘,毛利率超過同行在40%左右,而國內封測公司多在10%-20%之間。 5.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最初只有不過幾十家稍有競爭力的公司,而激烈的競爭導致目前全球僅剩為數不多的幾家半導體設備製造企業,寡頭壟斷讓後來者望而卻步。不同於晶元設計行業的輕資產特點,半導體設備本來是一個投入巨大,開發一個高端的半導體設備,往往要五年到七年的時間。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企業分別為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中電科電子裝備集團,盛美半導體和拓荊科技。北方華創在電子工藝裝備成為營收主力,占比達到了75%以上。在技術水準上,已形成28奈米設備供貨能力,14奈米工藝設備進入客戶工藝驗證階段,12吋刻蝕機、PVD、ALD、單片退火系統以及LPCVD設備進入積體電路主流代工廠。主要客戶為中芯國際以及長江存儲、華力微電子等業者。雖然已經開始創造營收,但主要獲利仍來自中國政府補貼。真空裝備收入佔比約12%,主要產品包括:晶體生長設備,釬焊工藝設備,真空熱處理設備,燒結工藝設備等,服務於材料處理行業,主要客戶包括隆基股份,寶光股份 ,西部材料,安泰科技等。中微半導體具有自主研發功能的科研企業,研發了多款具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設備,並在全球範圍內申請了1200餘項專利。公司自主研發的5奈米(5nm)刻蝕機,已經通過廠商實用的驗證,即將在日後投入生產,提供華為、蘋果及高通等公司5奈米的晶片,該公司已在中國刻蝕機市場上的佔比高達80%,突破海外的壟斷。電漿蝕刻機從65奈米、14奈米、7奈米到5奈米,已被一線半導體大廠採用,主要客戶有台積電、SK 海力士、聯電、中芯、長江存儲等。MOCVD 設備逐步替代進口設備。在國內藍光氮化鎵LED市場,中微佔有率達80%以上,成為全球MOCVD設備領域的兩強之一。獲得三安、華燦等大陸LED大廠採用。上海微電子的微影設備方面目前可提供90奈米的乾式光刻機,已開發成功28奈米浸潤式深紫外線(DUV)光刻機,明年可以量產。雖然比起國際頂尖工藝還有幾代的差距,但作為純國產的光刻機,從90納米28納米到這個進步已經不是飛躍能形容的了。現已成為封測龍頭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80%,全球市場佔有率也有40%,同時旗下LED / MEMS /功率器件光刻機性能指標領先,LED光刻機市佔率第一。中電科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減薄設備,QFN切割設備,全自動引線鍵合設備,全自動劃切設備,高密度倒裝設備,晶圓切割設備300毫米,300毫米超薄晶圓減薄拋光一體機等已 陸續實現產業化封裝設備累計銷售2000餘台套,已經批量應用於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蘇州晶方等國內知名封測企業 - 在高端封裝設備領域,電科裝備已經形成局部成套的供應能力。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清洗設備,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濕法設備的研發生產,是國內少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半導體企業,客戶有國際知名的芯片廠商,全球儲存器龍頭海力士,更 重要的是,盛美對於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配套作用。包括長江存儲,華虹集團,中芯國際,合肥長鑫等。目前在國內的國產清洗設備市場中,盛美佔據80%左右的市場份額。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也是高度集中,DNS(迪恩士半導體),日本東京電子,LAM,韓國SEMES合計市佔率就達到90%以上。拓荊科技是一家半導體薄膜生產設備研發商,致力於研究和生產的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行​​業專用薄膜設備,現已形成2-12 PECVD設備英寸12英寸ALD設備,薄膜設備OLED,3D NAND薄膜 設備產品系列,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先進封裝TSV,光波導,LED,OLED顯示等高端技術領域。薄膜設備是集成電路四大核心設備之一,設備需求占到產線的20%。技術產品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現已申請專利360餘項,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2017年年公司獲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6.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確定回鍋中芯擔任副董後,同樣出身台積電的中芯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向董事會閃辭,蔣尚義將成為其頂頭上司,介入原由其主導的研發體系,及技術發展路線不同,都是主要因素之一。梁孟松擔任聯合執行長 3 年期間,完成 28 奈米至 7 奈米,共 5 個世代的製程技術開發,雖帶領中芯在先進製程進度大躍進,但受到美國對中芯祭出制裁影響,梁孟松擅長的製程微縮逐漸面臨瓶頸。而蔣尚義選擇回到中芯非常熱衷先進封裝與小晶片 (Chiplet) 技術,將直接影響梁孟松主導的製程微縮路線,轉而著重朝系統整合路線邁進的先進封裝與小晶片 (Chiplet) 技術 。 台積電研究發展組織系統整合技術副總余振華表示,Chiplet 概念就是把一顆 SoC 分成好幾個晶片,維持每顆晶片效能,但成本可以更低,是 SoP(System on Packaging) 的概念。由於摩爾定律遭遇的瓶頸越來越多,在「後摩爾定律」時代,是將原本封裝在一顆晶片中的功能,拆成好幾個晶片後再整合,這種系統整合技術,開始成為半導體技術的主流路線之一。另一個原因是 AI 與 5G 已成半導體產業最大推手,但對性能要求嚴苛,且為縮減體積,也開始朝系統整合技術努力。英特爾的18核心SKYLAKE微架構處理器藉由將核心(以及其他功能)拆分為能按照需求在封裝平台上整合的一個個小芯片,能提供優化較窄範圍應用的靈活性。這方法會有額外的新成本,也還有一些技術挑戰有待克服,但其潛能肯定存在。英特爾一直透過兩種分別名為Foveros以及EMIB(嵌入式多芯互連橋)的封裝技術積極推廣此一想法,都已經有芯片量產。 AMD也在這個領域十分活躍,其新款禪3架構設計就強調了小芯片方法的可擴展性.AMD將設計分為運算核心芯片(計算芯模,CCD)以及獨立的I / O功能芯片(命名為比較沒創意的IO裸片,IOD)。將命名常規放一邊,新型Ryzen 5000芯片就是一個很好的小芯片整合以及處理器核心擴展範例。首先Ryzen設計只要添加第二個CCD就能增加更多核心,針對特定需求將核心數量加倍。其次,Ryzen是從異質角度來看整合的一個範例──其處理器裸晶是以台積電的7納米工藝生產,IOD小芯片則是以GlobalFoundries的的12納米工藝生產,這就是新典範能承諾的前景。中芯國際在被美國制裁拿不到極紫外光 EUV面臨製程微縮技術瓶頸難以向5奈米,3奈米邁進。從AMD技術發展Chiplet當然成為突破的發展方向。其實Chiplet的概念最早源於1970年代誕生的多晶片模組,即由多個同質或異質等較小的晶片組成大晶片,也就是從原來設計在同一個SoC中的晶片,被分拆成許多不同的小晶片分開製造再加以封裝或組裝,故稱此分拆之晶片為小晶片Chiplet。由於先進製程成本急速上升,Chiplet採不同於SoC設計的方式,將大尺寸的多核心的設計,分散到較小的小晶片,更能滿足現今高效能運算處理器的需求;而彈性的設計方式不僅提升靈活性,也能有更好的良率及節省成本優勢,並減少晶片設計時程,加速晶片上市的時間。綜合而言,相對於SoC,Chiplet將有設計彈性、成本節省、加速上市等三大優勢。小晶片技術係透過封裝的手段,將可能來自於不同製程、不同材料的個別晶片設計置於中介層基板(interposer substrate)之上,因此所衍生出的商機,主要包含先進封裝與ABF載板的新增需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預估,全球基於Chiplet技術所製造的半導體晶片可服務市場規模,將由2018年6.45億美元成長至2024年58億美元。其中MPU晶片可服務市場規模則由4.52億美元,提升為24億美元,持續占最大分額。隨著圖形處理、安全引擎、人工智慧(AI)整合、低功耗物聯網控制器等各種異構應用處理器需求的提升,預估2035年全球Chiplet可服務市場規模將一步提高至570億美元。 7.日刊工業新聞 7 日報導,台日將攜手於先進半導體進行合作,台灣台積電計劃在 2021 年內於茨城縣筑波市新設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研發中心,而東京威力科創、SCREEN Holdings、信越化學、JSR 等日本設備、材料商也將參與,共同研發先進半導體細微化、封裝技術,且台積電也計劃於 2025 年興建位於日本的首座半導體工廠、新廠可能落腳於日本北九州市。使用於 5G、AI 的先進半導體是美中貿易摩擦的主戰場,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近來動作頻頻,而希望拉大與對手差距的台積電與希望將先進半導體國產化並與美國等國建構對陸包圍網的日本形成共識。上述技術研發中心內��設置試產產線,除了細微化所必要的成膜 / 洗淨技術外,也將研發晶片 3D 封裝技術,且目標在 2025 年實用化,而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將透過「後 5G 基金」等管道對上述台日合作提供援助。台積電也計劃在 2025 年於日本興建半導體工廠,新廠目前最有可能的落腳處是「北九州機場舊址產業園區」,不過新廠將生產需鉅額設備投資的半導體製造前端工程、還是進行封裝等後段工程將待今後再行敲定。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占台積電總銷售額的60%,而蘋果仍然是其第一大客戶,占了台積電年總產量的23%,而大陸則占到其總產能的20%,中美加起來就超過了8成,日本客戶占台積電的比重則僅有5%。全球第四大半導體供應國日本,也警惕到扮演國家戰略性行業的半導體在地化完整供應鏈建立之重要性,畢竟2020年日本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占率僅有9.1%,低於美國的42.9%、台灣的19.7%、韓國的15.9%,況且日本半導體企業型態多集中於IDM廠,比重高達91.5%,其他則為Fabless的5.5%、半導體封裝及測試的3.0%。日本早於2020年下半年就開始積極邀請台積電赴日本設晶圓廠,台積電不但成為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美日也皆期望藉由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或高階封測的優勢,來架構當地半導體供應鏈的競爭力,當然也希望成為美、日制衡中國發展策略的一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分析指出,台積電先進封測主要以智慧手機與資料中心等應用為主,客戶有蘋果與超微等,日本相關需求相當有限,台積電在日本設先進封測廠與實際市場需求有差距。英特爾的失誤造就了台積電,因為三年前晶圓代工是其到口肥肉。台積電成為地緣政治的玩物,被列入戰略目標當成軍事武器工廠,真正戰爭就是幾顆導彈就全毀了。日本半導體其實是被美國聯合次要敵人韓國給打垮的。日本半導體只有固守設備和材料,然後出售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到美國設廠是商業導向服務大客戶,但到日本設廠就是完全政治考量,護國神山只是笑話台積電泛政治化只是被當成標靶,晶片不是核子或生化武器嚇不了人的,哪天中共翻臉了操了松江廠和南京廠送給中芯國際不是不可能。 8.中芯國際2018年5月向ASML訂購價值1.2億美元極紫外光(EUV)光刻設備,就因瓦聖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以及美國政府在背後施壓,中芯國際的採購至今仍等待荷蘭政府核准。武漢弘芯挖角了台積電負責人張忠謀的左右手蔣尚義來擔任CEO。當初為了搶攻7奈米製程,在2019年年底購入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竟然在今年初以人民幣5.8億元(折合新台幣約25億元)的估值,抵押給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西湖支行,該台光刻機甚至全新尚未使用。中芯在剛上任的副董事長蔣尚義的牽頭下,將與 ASML 進行獲取 EUV 設備的談判,這對於中芯的先進製程發展至關重要。雖然就目前來講,DUV 的確能夠用到 7 奈米,但 5 奈米以下,還是要靠 EUV 才行。就算不量產,若沒有 EUV 來進行理論驗證,中國半導體晶片就只能在 7 奈米階段徘徊。不過目前來看,ASML 仍是有意向中國售出更先進的曝光機(光刻機)設備的,但礙於國際形勢與美國法規限制,所以多有考量。而蔣尚義卻似乎有一定的信心能談成,相當值得關注。這本非僅憑個人交情就能談妥的事,但只要雙方能坐下來談,的確有可能尋求繞過法規的出貨辦法。尤其現在川普已經下台,拜登一般被認為較沒有那麼激進,若 ASML 真找到管道出貨,美國方面反應可能沒那麼快。如今甚至有傳言指出,當初武漢弘芯的那台核心設備真的是 EUV,只是官方不願意證實而已,當然這樣的傳言,可信度並不高,不過仍彰顯了蔣尚義在曝光機供應鏈上有很深厚的人脈。總而言之,中芯找蔣尚義回鍋,主要原因在於因應美國制裁,應非空穴來風。但可能要徹底的化整為零,才有可能避過法規,若真的能夠透過蔣尚義廣泛的人脈獲取足夠的零組件,並且說服 ASML 協助在中國境內進行組裝,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彭博社本星期報導,荷蘭曝光機製造商 ASML 總裁兼 CEO 彼得·溫寧克(Peter Wennink)表示,由於荷蘭政府仍然沒有頒發出口許可,ASML 至今還無法向中國出口最高階產品:極紫外(EUV)曝光機。EUV 對中國出口,已成為美國嘗試聯手歐洲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戰略之一。溫寧克說:「荷蘭、歐洲和美國政府就這項技術的戰略有非常深入漫長的討論。我們預計,美國對中國的基本看法不會隨著新政府改變。眾所周知,中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封鎖 EUV是 中芯國際跨入晶圓製造先進製程 5nm的殺手鉗 解禁代表之前中美貿易戰白打了
0 notes
tw-trend-blog · 6 years
Text
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壞──「民主制度」或許無法逆轉,但它不曾、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作者: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Tumblr media
這週的專欄,我們來非常「政治不正確」地挑戰一個話題:「民主制度」。
作為一個出生在解嚴後的孩子,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民主制度」有多好多不容易、投票權是人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是底層人民不被菁英侵犯的保障⋯⋯等等。
不只是台灣,全球對於民主制度,都曾經抱持著非常樂觀的期待。 1991 年冷戰結束後,代表「民主制度」的美國,打敗了代表「獨裁專制」的蘇聯。日裔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在這背景下,也寫了一本非常著名的暢銷書,叫做《歷史的終結》。 福山認為,「美式民主制度」就是人類最好的制度——美國走在世界之前,其他國家終究也會效法美國——最終人類的歷史,將會終結在全球實施民主制度,從此再無戰亂紛爭,人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隨著美國霸權的崛起和冷戰勝利的傲慢情緒,讓美國人加倍興奮地在全球推銷自己的政治制度。美國的眾多次殖民地,諸如台灣、日本、南韓、菲律賓、拉丁美洲各國,長期以來也都被美國「制度輸出」了一把。
但採用民主制度,真的為所有國家帶來了富裕跟繁榮嗎?且不說別的國家,光是美國自身內部的階級、種族、地域對立就按壓不著了。而領導國家的人物與其說是「政治家」,如今更像是「實境秀明星」。總統的權力不再來自妥善治理國家,而是娛樂民眾。 這就是「人類最好的制度」、「歷史的終結」了嗎?
這十年內,對於民主制度的質疑越演越烈。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脫離了歐盟,德國難民問題失控,美國選出了個拼命「拉仇恨」的民粹主義者,日本的經濟衰落仍然看不見頭,俄國從冷戰後的民主化,又再次走回了獨裁⋯⋯。
我們普遍認為,經濟富裕和民主制度是相伴相生的,在民主指數排行榜上排名前三名,也的確是北歐的富裕國家。然而,在「專制國家」的行列中,偏偏又出現了中國和新加坡兩個經濟強盛的「異類」,這又要怎麼解釋呢?
民主制度是人類最優越的政治制度嗎?或者它正在走向敗亡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民主的起源說起。
2,500 年前的雅典城邦
還記得初中的歷史課本上寫道,民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雅典城邦。但課本沒告訴我們的事情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跟現在的民主制度根本是兩回事:
首先,雅典不是每個人都有投票權的。你必須是個「有錢的成年貴族男性」才能投票,窮人、女人、奴隸是沒有投票權的。現在常有人說:「民主(Democracy)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這是錯的。最早的「民主制度」,只是菁英男性的決策方式。
雅典人搞出了這套制度,有沒有讓他們強盛起來呢?沒有。
西元前 431 年,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爆發了一場長達 20 多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其中雅典採用的是前述的「民主制度」,而斯巴達採用的是相對「集權專制」,接近寡頭統治的制度。
要知道,打仗打得其實是「經濟實力」,而雅典當年比斯巴達有錢得太多,照道理來說是佔絕對優勢的。然而,這場戰爭卻以斯巴達戰勝告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當然,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條件很多,但雅典式民主制度的弱點,卻也在這場戰爭中顯現出來——雅典城邦的海軍強,而斯巴達的陸軍強。最初,雅典的執政官伯理克利(Pericles)制定了「長牆堅守」策略,讓人民躲在城牆後面,使用雅典強大的艦隊來慢慢磨滅斯巴達。
可惜,這種龜縮政策儘管有效抵擋了斯巴達的陸軍,卻讓人民逐漸不滿,加上都市內爆發瘟疫,於是在政敵克勒昂推動下,伯理克利被推翻下台。而之後上台的克勒昂卻缺乏軍事才能,導致雅典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不斷失利。
而在此之後,雅典城邦內更陷入了無窮無盡的「黨爭」和「政客內鬥」,公民大會選出了好幾輪的領導者,「長征」了多次,最後都被斯巴達給勦滅了。
這場曠日費時,長達 20 幾年的戰爭,最終以「民主富有」的雅典城邦敗給「專制貧困」的斯巴達結束。這樣的結果可能讓我們現代人不解,但其實雅典和斯巴達之戰,早已在2,500年前,便展現出「民主制度」的各種毛病:
富有且相對民主的雅典,把能量都耗在內鬥上。由於缺乏具有權威的領袖,在戰爭期間,雅典的決策始終搖搖擺擺,缺乏決斷。且由於民主制度是人人負責,其實就相當於沒有人負責。公民們投票選出了譁眾取寵,只會討好選民的無能政客,而這些政客最終帶領雅典走向毀滅。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我們小的時候,應該都曾讀過兩位西方哲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故事。他們都正是誕生於前述伯理克利「雅典式民主」時代的哲學家,同時,他們都是反對民主制度的。
蘇格拉底之所以被處死,是因為他公開批評政府、反對民主制度,並告誡年輕人不要讓雅典被暴民統治,因而被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失敗後的雅典人「公審」,並在多名雅典政治人物的「運籌帷幄」下,被雅典的法庭以「不���誠」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審判,洩憤處死了。
而他的學生柏拉圖,親眼見證了雅典的戰敗和老師的死亡,在他書寫《理想國》(The Repubic)的時候,也同樣鄙視民主制度——柏拉圖認為,理想上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是不受既有階級限制的「哲學家皇帝」,他必須有同理心去理解底層人民的辛苦,也必須有上層階級的統治眼光和手腕。
他將「哲學家皇帝」定義為「那些愛好真理的人」,並且需要兼備「專業」與「德性」——他曾說過:「既然船隻航行需要由船長來領導;醫病需要醫生,均非人人都可以進行,那麼統治亦然。」《理想國》裡也有很大部分的篇章,在講述如何透過「教育體制」,培養出適合擔任統治者的「哲學家皇帝」。
在柏拉圖眼中,這樣的理想君主是沒辦法透過民主制度選出來的,因為人民並沒有如此的眼光。柏拉圖認為,民主制度產生暴民,而暴民選出暴君。透過民主制度產生的暴君甚至更可怕——因為他是沒有辦法被推翻的。
因此在雅典滅亡後的整整一千多年裡,民主制度一直被藏在歷史的垃圾堆裡。甚至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像是彌爾頓、洛克、孟德斯鳩、伏爾泰,以及被視為「啟蒙運動代表人物」、「現代民主思想奠基者之一」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其實都認為民主制度是不可行的:
舉例來說,雖然盧梭的《社會契約論》(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一直被當做近代民主制度的理論來源之一,但連當年的盧梭自己,也認為民主制度不可行——
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強調「天賦人權」,全體公民為主權者,國家代表主權者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是基於主權者自願放棄個人自由,立法規範全體,而達成「集體自由」的手段,且如果政府或掌權者違反了公意,公民就有權利重新尋找統治者。
然而,盧梭同時也指出,多數人民是愚昧、盲目的,國家必須要由道德「賢者」來統治,絕對的民主制度,需要太多預設條件和「美德」,實現全民民主非常困難。
就連在民主聖地美國,最早的開國元勳們,在提到民主的時候,也總是將之與動盪、愚蠢、暴民政治聯繫到一起。而美國最早的政治制度,其實也是為了「防範民主」,而不是為了「推廣民主」而建的。
而儘管隨工業革命後,民主已成歐美不可抵禦的浪潮,古希臘人對於民主制度的憂慮卻也一一成真:遠的不說,後來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的希特勒,就是靠全民選舉上位的,百分之百正當合法,但百分之百地殘暴血腥。
美國人發明的「半調子民主制度」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不對啊!世界上現在最強盛的美國,實行的不就是民主制度嗎?你說民主制度有缺陷,那為什麼美國這麼強盛呢?」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一點,那就是美國並不是因為民主制度而強盛的,世界上有很多實行民主制度依然貧困混亂的國家,政治制度跟國家富裕,從不能簡單劃上等號。
舉個例子,離美國不遠的阿根廷,在 20 世紀初的時候,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在 1912 年,阿根廷更實施了當時拉美諸國最先進的民主制度。到了 1946 年,平民支持的貝隆(Juan Domingo Perón)透過民主選舉方式上台。
一上任,他便開始積極實現政見,具體地「實踐人民的意願」——沒收外國資本、提高關稅壁壘、提高勞工的基本薪資。
但他「實踐人民的意願」結果,卻是毀滅性的:沒收外國資本導致資產外逃、提高關稅導致對外貿易衰退,提昇勞工薪資,導致企業和國家的負擔加重,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 直到今日,阿根廷仍盡失往日榮光,變成了一個經濟失敗、財政不彰的落後國家,半數的阿根廷人處於貧困線下——在「民主制度」下,阿根廷的政客投多數選民所好,實行了災難性的政策。你說「實踐人民的意願」有錯嗎?沒有啊。但是往往人民不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把鏡頭帶回美國。是的,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確為它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但是,美國一開始實行的是「共和制」而不是「民主制」。我們常常把這兩者混淆,但依據孟德斯鳩的理論,共和指的是「權力分散制衡」,而民主指的是「人人均有權力」。這兩者其實是不同的。美國的開國元勳們,其實更一直是把民主制度當做洪水猛獸,堤防死守的:
在美國最初打敗英軍時,其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北美 13 州的民軍組成的軍事聯盟,民軍領袖們,相當於一個個的「軍事貴族」。但為了要凝聚一個統一的國家,開國元勳們搞出了一套「兩院制度」,來擺平各方的利益。美國有兩個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在參議院,每個州有兩個席位;而在眾議院,席位按照每個州的人口分配。
「這樣的話,豈不是人口少的小州,在參議院佔便宜了嗎?」沒錯。因為共和制度的重點,就是「權力均衡」,弄出一套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可以接受的制度,公不公平倒在其次。
常有人認為民主制度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但就算在最強盛的美國,也從來就不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在一開始,只有富有的白人男性才有投票權,黑奴跟女人都只是白人男性的財產,是沒有投票權的。直到 1920 年代,才達成真正的「人人可以投票」。
不提小州在參議院選舉佔便宜,美國總統的選舉,由於每州的選舉人票是贏者全拿,所以有好幾次都發生某候選人贏了全國超過半數的選票,卻輸了總統選舉。譬如這次柯林頓輸給了川普。
你說這樣公平嗎?當然不公平。但是共和制度的精神不在於「公平」,而在於搞出一套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制度。
「想出兵打誰就打誰」的美國總統,權力制衡只是空談
而美國憲政中最重要的「權力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原則,其實也沒有真正有效地制衡被稱為「全球最有權力的個人」——美國總統。
最明顯的例子,在「戰爭權」上: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中即明文規定,將宣戰權歸於國會:“ To declare War,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and make Rules concerning Captures on Land and Water⋯⋯ ”。
然而,在美國歷史上,對外進行的大大小小共 100 多次戰爭中,其實真正透過國會對外宣戰的,一共只有 5 次:1812年美英戰爭、1846年美墨戰爭、1898年美西戰爭、1917年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1941年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料來源)
其餘包括越戰、韓戰,以及近年的波灣戰爭、反恐戰爭等無數戰役,美軍其實都是在美國總統的命令下,直接對外進行戰爭;或逕行出兵後,再由國會進行追認。
美國總統可以任意對外發動戰爭;可以不經國會與外國簽訂行政協議;可以任命聯邦的高級官員和最高司法官員;可以任意拒絕簽數國會任何法案;可以建議和委託立法。
說穿了,美國總統除了只是名義上不是皇帝,且不能世襲之外,其實就是皇帝,甚至是全世界的皇帝。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國一開始要搞出一個半調子的民主制,而不直接搞君主制呢?
現代民主制度的最大妙用:防止革命
當我們回過頭去看歷史,為什麼「雅典式民主」消亡過後一千年,民主制度又被人類從歷史的垃圾箱裡挖出來,當成靈丹妙藥來使用呢?原因是,一千年後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發現了民主制度最大的用處:防止革命。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自從農耕文明誕生後,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同一個循環不斷地回放:
一個「革命領袖」組織農民起義,推翻現有統治者。新帝國成立後,君主分封土地。在一開始,土地財富分配得比較平均,加上戰後人口銳減,所以每個人都能夠吃飽穿暖。
但一兩百年過去後,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形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而戰後承平時代激增的人口,超過土地能夠負載的最大數字,於是一群沒飯吃的農民開始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而這時候,只要碰上什麼天災人禍,譬如小冰河期、乾旱水災或是外敵入侵。這個農業帝國的平衡就會崩壞,農民起義的循環也就會再來一次。
這種革命-人口激增-生產力不足-饑荒-革命的死循環,在工業革命誕生前,是不可能消失的,因為平民要多生孩子多種地,而土地能支撐的人口數,終究是有限的。
然而,在工業革命後,單位土地的生產力激增。終於人類走到一個生產出的糧食,足夠餵飽所有人的時代了,多餘的勞動力甚至可以到工廠裡,製造更多的商品和機器。
工業革命的生產力暴增,為革命的「死循環」提供了解藥——只要統治者能夠把資源分配到所有人的手裡,避免權力和財富的過度集中,就能夠長治久安地統治下去。
在這個背景下,讓平民投票選出統治者,能讓統治者心有顧忌,在吃肉的時候,也要分點湯給被統治者喝;而人力是工業生產重要的一部分,維持雙方的平衡,對統治者也有好處。打個比方,平民是被圈養的綿羊,統治者是割羊毛的牧羊人。牧羊人無論怎麼殘忍,總會留給綿羊一條生路。維持羊群的穩定。
而讓平民投票,除了有助於分配資源、遏制權力和財富過度集中外,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樹立「執政合法性」。
在過去,執政合法性往往是通過宗教取得。譬如中國皇帝老愛說自已是天命之子,埃及法老說自己是太陽神轉世,歐洲國王說自己是君權神授。講白了就是一句話:「你們這些老百姓都要乖乖聽我的,因為是老天爺派我來統治你們的。」
但到了工業革命以後,平民的自信與權力增加了,無條件信仰宗教的人少了,「君權神授」的那套玩不動了。政治菁英們於是用民主制度來代替「君權神授」。
用最直接粗暴的語言來解讀,就是:「反正你們這些死老百姓每幾年投一次票,投出來的不管好壞,都是你們自己選的,怨不得人。」——透過投票儀式,當權者被人民授了權,就因此有了執政的合法性。
當時,美國的開國元勳對這套體系是很有信心的。原因是執政菁英根本就不認為平民有辦法動搖自己的統治根基。
在美國開國元勳們的想法裡,反正不管平民們怎麼選,國會議員和總統還是都得從同一個政治菁英的小圈圈裡選出來——美國有五個著名的政治菁英家族,一共出了八位總統和無數的政治人物(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甘迺迪家族、布希家族、柯林頓家族)。
看倌們想想,在沒有報紙、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的年代,真正的平民草根階層,其實是很難從政、很難打進統治圈子的——是的,你可以選擇自己要的總統和國會議員,但是這些人選早已是政治菁英圈層內定、收編後的結果。
美國政治菁英通過牢牢掌握住兩黨的「提名權」,自信能夠避免民主制度的弊病:讓無知的暴民毀掉國家。對於政治菁英來說,選民像散沙一樣四散全國,根本不可能形成什麼「統一的意見」。選舉的作用只是每隔四年來做場戲,走走過場,確認正當性;同時給兩黨施加點壓力,照顧一下百姓。
可惜,當初設想良好的制度,現在面臨崩潰了。
現代民主制度的崩壞
時間走到 2018 年,現代民主制度已經像是一頭無人控制的猛獸,遠超過當初設計者的想像了。
由於網路、電視、媒體的興起,交流信息變得空前的容易,這也使得廣大的平民,能夠快速凝聚共識,對政治菁英施加壓力。那怕,平民所凝聚的「共識」,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災難性的。
拿前年的「英國脫歐」打比方,貧困郊區的窮人想要報復倫敦的富人,並認為英國脫歐後,能夠「把消失的工作拿回來」——但其實,英國脫歐後,富人的損失遠沒有窮人慘,窮人的工作機會反而更加少了。
脫歐公投當時,英國的政治菁英們不斷地對貧窮地區的選民呼籲,要他們不要衝動,不要投票脫歐——但是沒有用,民主制度還是實踐了「選民的意志」。那怕,選民的意志終究害慘了自己。
在英國旁邊的德國,也正在遭受民主制度的反撲。
全球 GDP 排名第四的德國,境內有將近 1,300 萬名接受社會福利的窮人。說是「窮人」,但說真的,他們一點都不窮。
一對有兩個小孩的德國夫妻,如果失業在家,能夠從政府得到每個月將近 2,000 歐元的補助,足夠維持一家的開銷。而部分人長期失業在家,日子過得反而比出去認真工作還要好,索性就賴在家裡遊手好閒當懶漢了。
你說所有失業者都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嗎?其實並不是。德國許多地方都需要勞工,甚至還得從外國招募員工。但對於那些躺著吃福利的人來說,領失業救濟過得比工作還要爽,為什麼要去工作呢?
為什麼會造就這種畸形的福利體制,說到底還是因為民主體制。政客們為了要爭取選票,一旦給出去的福利,就不能收回來,門檻還得越來越低——這便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負擔。如果有任何政治人物看不下去,想要反其道而行因而得罪選民,則無異於政治自殺。
越過太平洋,我們來看看全球民主聖地:美國。 2017 年美國選出了一個非典型的總統:唐納.川普。說他「非典型」,是因為他不是傳統的兩黨政治菁英家庭出身,而是靠著網路傳播,靠著草根平民的支持上位的。
這是美國的開國元勳們從來沒有想過的事:平民百姓真的可以靠民主制度,造統治階級的反。
唐納.川普的支持者雖然老是被美國的主流媒體「黑」,說是又老又窮又失業的憤怒白人男性——但這不正是民主制度的支持者們,老是愛掛在嘴上說的,「底層人民的聲音」嗎?
很有意思的是,之前歐巴馬和柯林頓的支持者,大都是沿岸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收入選民。講白了,就是「既得利益者」和「富裕菁英階層」。他們一天到晚喊著民主價值,但民主制度真正讓平民選出了一個能代表底層心聲的唐納.川普,菁英階層卻又哭天搶地的說「民主已死」。
說白了吧,民主從來就是一塊遮羞布——只要選出菁英階層滿意的人物,那就是「民主精神」,就是「公民素質」;但只要選出了讓他們跌破眼鏡的人物,就是「暴民政治」,就是「民粹主義」,就是「民主已死」。
現代民主走到今天這一步,各式各樣的缺陷已經千瘡百孔,暴露無疑了。我們對民主制度逐漸失去了信仰,但挺無奈的,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制度去取代它,也只能湊活著用了。
就像盧梭說的,真正嚴格的民主制度從前不存在,以後也不會存在。民主制度太依賴於人類的美德和睿智,但這兩樣東西,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罕物。
所以,將來的世界會生成怎樣呢?
雖然預測未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們不妨猜上一猜:
首先,目前仍然是獨裁的國家,將來要實現民主化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就上我先前說的,工業化後現代民主的誕生,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要遏制革命的發生。統治者通過給人民分蛋糕,鞏固執政合法性,���定被統治的臣民。
而民主化的發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
第一個前提:人民有辦法推翻政府。
直到一百年前,餓壞的農民還可以揭竿而起,用鐮刀和土槍打敗正規軍。政治菁英才搞出了民主制度這套東西,作為平衡雙方的工具。然而到了今天,一群烏合之眾的貧民幹的過正規軍的機槍、坦克、甚至導彈嗎?隨著平民和政府的武力差距越來越大,迫使執政者分享政治權力給平民的動機只會越來越小。
第二個前提:統治者需要人民。
在過去,統治者需要平民生產。平民是被圈養的綿羊,統治者是割羊毛的牧羊人。牧羊人無論怎麼慘忍,總會留給綿羊一條生路。畢竟羊群要是造反了,就沒有羊毛可以割了。然而時至今日,隨著工業自動化的逐漸發展,人力作為生產資源的重要性逐漸降低,「生產羊毛」的變成了機器。對於統治者來說,還有什麼動機要分權沒有生產價值的平民呢?
簡單來說一句話:你打不過我,對我也沒有利用價值。那我幹嘛要分享權力給你?
而當前已經民主化國家的人民,就比較「幸運」了:因為民主制度一旦建立,賦權於民,要再收回就很難了。對於老牌的民主國家來說,由於政客的執政合法性來自於選票,更會持續不斷地去討好平民。
隨著網路的興起,平民更可以高效地集結在一起,力量甚至會蓋過傳統政治菁英的小圈子。
但衍生出的壞處是,民主國家的政治,越來越像是一場沒有營養的真人秀。因為對於艱深的治國議題(外交、經濟、國防、法律等等),絕大多數的大眾是沒有那個專業知識和熱情,去一一鑽研了解的。
於是政客自然而然傾向找些能夠挑動平民情緒,或看似「利多」的空洞口號,例如:「福利」、「減稅」、「正義」、「禁槍」、「拼經濟」、「拚外交」、「讓全世界看見我們」、「讓我們再次偉大」⋯⋯,來吸引平民的眼球和認同。
於是不分中外,當今民主政治下的政客們,一個個都變成了「娛樂明星」:因為他們的權力來源是「娛樂平民」,而不是真正長治久安地把國家治理好。現在唐納.川普動不動就要炒個新聞,每隔幾小時就要發一條推特,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說到最底,「民主」還是比「專制」有著無可替代的好處:至少防止統治者殘害百姓的這條底線,民主制度相對容易守住。在民主國家裡,國家機器去大規模傷害平民的機率被降到了極低——因為統治者一旦這麼做了,就會很快遇到執政合法性流失的危機。
只是,如果平民透過這樣的制度,不斷地犯下短視的錯誤,不斷地傷害自己呢?
結語
今天的專欄裡,我們簡單回顧了民主制度的起源,以及為什麼民主制度在近代又重新回到了歷史舞台。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在過去兩三年,我們見證到民主制度從神壇上走了下來,老牌的民主國家一個個陷入混亂。
但其實,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當初,民主制度是為了要解決特定社會問題,被政治菁英們從「歷史的垃圾堆」中給挖出來的。而隨著世界的不斷變化,原來的這套東西,也開始慢慢顯得不合時宜,變得不合用了。
我們所熟知的世界正在崩解,但新的秩序還正在建立當中。這中間一定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期,但我們仍然可以樂觀的期待。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壞──「民主制度」或許無法逆轉,但它不曾、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萬靈丹》,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台灣的選舉制度該向東協各國看齊!──「不在籍投票」,何時才能辦到? 從「賽局理論」看北市選戰的「三國演義」:各方的上中下策博弈,與最關鍵的變數 ──「荊州」選民
作者簡介:
劉庭安,1988年生,實作型的理想主義者,2017 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傑出青年 Global Shaper。曾任 IDEO 中國區商務主管、麥肯錫的產品分析師。現於一家電動車新創獨角獸任職,並為 Q School的創辦人,致力為台灣教育出下一代的創新領袖。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6 years
Text
【Yahoo論壇/華志豪】對中華民國先烈吐唾沫 不是台灣價值
作者為台北論壇基金會主任
Tumblr media
總統蔡英文出席忠烈祠秋祭典禮,擔任主祭官,但在儀式中播放國歌時,她全程緊閉雙嘴。
九三軍人節,蔡英文總統循例赴大直忠烈祠主持「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在典禮行將結束時,蔡總統竟然噘嘴,並疑似吐了一口唾沫。影片在網路上傳開後,軍人相關社群像是炸開了鍋,不僅退伍軍人同聲譴責,許多現役軍人私下也悲憤莫名。
民進黨中央及總統府發言人先後出來澄清蔡英文是「抿嘴」而非「吐口水」,並迫不急待的給反年改團體扣上「造謠抹黑」的帽子。這種鬥爭式反應,無疑是提油救火,坐實了蔡政府的心虛,也印證了蔡英文所謂的「謙卑」、「團結」都只是選票政治下的考量。
網路上流傳蔡英文噘嘴吐唾沫的那段影片,是一鏡到底,以目前的技術絕不可能剪接造假。民進黨發言人何孟樺說蔡英文是「抿嘴」,但把影片放大仔細檢視,蔡英文明明是噘起嘴,再把頭向右下方撇,做了一個吐唾沫的動作。這麼清楚的影像,民進黨竟能硬坳說是抿嘴,這位發言人若非無知,就是他的生理知識認知與常人不同。
再者,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說:「實際上總統活動全程並未開口,何來吐口水?」這更是笑話。各位讀者可以自己立馬試一試吐唾沫的嘴型,張著嘴能夠吐出唾沫來?顯然林發言人的生理認知也與常人不同。蔡政府團隊一向具有指鹿為馬的本事,選戰中扭曲對手言行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以為憑這一招半式從此就可闖天下。但是影片騙不了人,蔡英文對著中華民國烈士靈位吐唾沫的影像明明白白的在那裏,身為一國元首,何必敢做又不敢當?
另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是,蔡英文是以總統身分前往忠烈祠致祭,吐唾沫影片曝光後,竟然是民進黨中央忙著出來先回應,總統府卻好似沒事人似的。等到影片在網路上瘋傳,輿論一片撻伐之後,才好整以暇的召開記者會說明,足足比民進黨中央晚了一個多小時。這意味著在蔡政府心目中,中華民國的烈士魂,比不上他民進黨的選票重要。
其實,蔡英文吐唾沫的動作到底是有意,亦或是無心的習慣性動作,甚至是不是身體不適?總統府只要心平氣和地出面解釋清楚,強調三軍統帥無意冒犯先烈忠魂,就可以了平撫軍心士氣了。但民進黨中央和總統府的發言卻充斥謾罵、指控,先把反年改團體設定為萬惡的敵人,然後號召支持者群起攻之。這種鬥爭思維的言行模式,豈是執政當局應行之事?蔡總統在當選之夜說他與他所組的政府從此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但我們從這兩位發言人的言行裡,實在看不見謙卑所在!
蔡政府上台後,極盡能事的推行「去中國化」,在中華民國的忠烈祠裡,可能讓他感到不自在。但幕僚可能沒有告訴蔡總統,大直忠烈祠裡供奉的不只是在中國大陸壯烈成仁的烈士,也存在著位台灣這片土地犧牲的英靈。筆者在近三十年前就讀軍校時到忠烈祠致敬,曾特別注意烈士靈位的位置。記得當時在正中央(上下左右算來都是)位置的是羅福星烈士。
羅福星就是因為領導台人抗日而犧牲在這片土地上,「大湖英烈」事蹟至今為後人傳頌。當年將羅福星的靈位擺在那個位置,是刻意還是偶然,不得而知,三十年過去,亦不知羅烈士的牌位是否仍位居中央顯目地位。述說這段故事,重點在是要提醒蔡英文,身為中華民國元首,對於中華民國忠烈祠內供奉的烈士英靈事蹟,豈能如此無知。
近期以來,從薩爾瓦多斷交外交部長吳釗燮指控「薩國向我索要大量資金」的不當發言,到駐日代表謝長廷指稱「慰安婦銅像不利台日關係」,徐佳青關於「八二三砲戰與民進黨無關」的言論,賴清德的「上帝決定與下在哪裡」的說法,內政部長徐國勇的「治水像感冒無特效藥」,乃至於民進黨中央、總統府發言人一連串的情緒性發言,都是在撕裂著台灣社會的族群和諧,是破壞社會團結的頭號殺手。讓人覺得整個政府似乎得了「精神官能症」,在極端不穩定的情緒下推行國家大政。
蔡英文總統曾說要建立「台灣共識」,要建構「台灣價值」,並在國家遭遇歷次斷交危機時呼籲全國人民要「團結」。但是蔡總統必須明白,對中華民國的先烈噘嘴吐唾沫不是「台灣價值」,也建立不了台灣共識。縱容部屬顛倒是非,累積仇恨,除了製造對立,又能和誰團結?
對於政府的亂象,蔡英文應靜下心來好好盤整一下。蔡總統若有心團結社會,建立「台灣共識」,應考慮撤換不適任的官員及發言人,並利用國慶日談話鄭重向國人釋疑。若蔡主席在意的只是年選舉的選票,那就讓他們繼續瘋言瘋語吧。也許,那才是蔡英文心中真正的「台灣價值」!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0 notes
Text
臺灣壹周侃:壹部“九陽真經”,壹盤“珍瓏棋局”
連月來,“管中閔能不能上任臺大校長”成了熱議話題,壹路看下來,挺管、卡管人士各顯神通,劇情發展跌宕起伏,儼然可以拍成壹部狗血八點檔連續劇。最近,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因“卡管案”請辭,管中閔跟賴清德互引“九陽真經”比武過招,只是賴清德技不如人,弄巧成拙反讓蔡當局遭批“又狠又惡”。同樣給蔡當局招黑的還有“掌門人”蔡英文。雖然蔡英文矢口否認說過“特朗普是臺灣的棋子”,但關於“棋手”與“棋子”的話題最近還是在兩岸輿論場上持續發酵。與其在這沈溺於玩“文字遊戲”��蔡當局不如好好想想臺灣的前途命運究竟在於何處。
賴清德引“九陽真經”回應管中閔 蔡當局反遭批“又狠又惡”
由於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遲未上任,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最近的日子可不好過,更引發各界質疑民進黨當局幹預校園自主。迫於壓力,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為此請辭獲準。本著雖然人離場了,但戲得做足的精神,潘文忠發出請辭聲明,坦承因為管中閔案受影響而請辭,並說,希望壹切“政治操作”就此為止,言談仍辯解臺教育主管部門沒有錯。
美國vigrx plus 美國vigrxplus增大丸 vigrx plus增大丸 美國威樂 美國威大 威樂增大丸 威大增大丸 美國vigrx增大丸 Vigrx Plus台灣官網 Vigrx Plus哪裡買 Vigrx Plus效果 Vigrx Plus心得 Vigrx Plus副作用 Vigrx Plus藥局 Vigrx Plus效果怎樣 Vigrx Plus多少錢 Vigrx Plus價錢 Vigrx Plus價格 Vigrx Plus台灣專賣店 Vigrx Plus成分 Vigrx Plus拍賣 Vigrx Plus購買 Vigrx Plus訂購 Vigrx Plus怎麽買 Vigrx Plus圖片 Vigrx Plusptt Vigrx Plus推薦 Vigrx Plus真偽 Vigrx Plus正品 Vigrx Plus台灣 Vigrx Plus功效 Vigrx Plus療效 Vigrx Plus禁忌 Vigrx Plus壞處 Vigrx Plus藥效 Vigrx Plus使用心得 Vigrx Plus作用 Vigrx Plus哪裡賣 Vigrx Plus真的有用嗎 Vigrx Plus超商取貨 Vigrx Plus有用嗎 Vigrx Plus哪裡有賣 Vigrx Plus真的有效果嗎 Vigrx Plus哪賣 Vigrx Plus網購 Vigrx Plus總代理 Vigrx Plus哪裡買 Vigrx Plus吃法 台灣Vigrx Plus Vigrx Plus授權正品 Vigrx Plus查真偽 Vigrx Plus真假 Vigrx Plus用途 Vigrx Plus資訊 Vigrx Plus正品查詢 Vigrx Plus優惠 Vigrx Plus防偽 Vigrx Plus官網
潘文忠這麽有演員的進取精神,我等吃瓜群眾當然得捧場。對於潘的“落跑”,網友紛紛留言稱,“卡管仍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別走啊,黑鍋還要找人背呢!”“應該是潘找不到辦法繼續卡管,想趕快落跑”“不想背黑鍋,趕緊跳船的概念啊…”“哇…卡管戲碼…少壹味,這…這…怎麽辦啊!”
看著潘文忠的退場大戲,管中閔在臉書上引用“九陽真經”隱晦的表達自己的態度,“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言外之意:相信正義!同樣願意給自己加戲的還有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他看了管中閔的“內心獨白”,也引用“九陽真經”中的後兩句來“回敬”,“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壹口真氣足”,並表示,這才是武功中的“最高境界”。殊不知此番過招,賴清德竟被稱作是自作聰明,弄巧成拙。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指出,明眼人都知道,管爺的意思表示非常明確,他所做的就像壹般文人引用詩句或典故時,常常把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隱而不提,避免話講太白惹人尷尬。因此,只要讀過金庸小說的人都清楚,管中閔真正想表達的就是“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壹口真氣足。”
唐德明表示,明擺著管爺是想替蔡當局留壹點顏面,沒想到賴清德自以為聰明,竟然把形容蔡當局的下壹句經文公開,讓民眾都知道蔡當局“又狠又惡”,令人啼笑皆非,仿佛就怕別人不知道民進黨在政治上的狠惡,以及對臺大校長之位的“很餓”。
對此,島內網友也表示,“民進黨就是輸不起,倒要看看他們還能秀下限到什麽程度!”“沒有真氣護體的平民百姓,還是閃遠壹點好,免得被賴清德的‘九陽神功’波及,弄得方圓十裏,民不聊生!”
臺灣《中央網絡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潘文忠請辭,賴清德認為自己“任他狠來任他惡,我自壹口真氣足” 。賴清德的壹口真氣足,說明他是要“拔管”拔到底了,潘文忠不行,那就換另壹個來。否則,管中閔壹旦就任,那不只是賴清德壹口真氣泄,而是民進黨全泄了。潘文忠請辭獲準,但“拔管”案還未結束,只是開啟了壹個新篇章而已。
蔡英文說要臺灣當“棋手”?避免淪為“棋子”才是真
近日,有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說“特朗普是我們的棋子”的話題,格外火熱。這源於蔡英文9日接受島內電視政論節目專訪時的外傳的內容,後經媒體查證,蔡英文當天並未親口說出“特朗普是我們的棋子”,但她曾強調:“不要小瞧臺灣,我們也是棋手”。此時節目主持人說,“特朗普也是我們的棋子”,蔡英文接話說“我就順勢操作嘛”。盡管並未親口講出,還是被外界解讀,幾乎等同是對“特朗普是棋子”的默認。
雖然蔡英文矢口否認說過“特朗普是臺灣的棋子”,但關於“棋手”與“棋子”的話題還是在兩岸輿論場上持續發酵。臺灣《中時電子報》16日發表評論指出,即使蔡英文洋洋得意於“臺灣也是棋手”,也只不過證明她和綠營的思維仍在過時且危險的地緣政治棋局中轉圈。臺灣的前途命運並不取決於在中美博弈中爭當所謂“棋手”,而在於體認“兩岸壹家親”,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的確,很多人至今仍習慣於將復雜敏感的地緣政治博弈形容為“棋局”或者“牌局”,所以才會有“棋手說”或“棋子說”,以及形形色色的外部勢力打所謂“臺灣牌”。這壹邏輯不僅盛行於媒體和學界,連蔡英文這樣的主政者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評論指出,對臺灣而言,“棋局思維”不僅是落後的,而且是危險的。按照蔡英文的邏輯,臺灣固然有壹定的實力,偶爾或許也能當上所謂“棋手”,但實力差距與相互依賴的不對稱是明擺著的。更多時候臺灣只能看美國華盛頓的臉色行事,對美國的予取予求難以招架,對白宮的反復無常更是提心吊膽。往事不必再提,就看年初以來特朗普簽署所謂的“臺灣旅行法”,蔡當局和綠營歡呼雀躍,但也知道自己只是“棋子”,能不能真的實現高層互訪完全由美方說了算。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據說將赴臺出席AIT臺北辦事處新大樓落成儀式,表面上看蔡當局可以下壹盤“聯美制中”的棋,其實內心十分焦慮,既盼著歷史性訪臺,又擔心大陸強烈反制。“棋手”當得這麽左支右絀,連旁觀者都能覺得心累。
美國vigrx plus 美國vigrxplus增大丸 vigrx plus增大丸 美國威樂 美國威大 威樂增大丸 威大增大丸 美國vigrx增大丸 Vigrx Plus台灣官網 Vigrx Plus哪裡買 Vigrx Plus效果 Vigrx Plus心得 Vigrx Plus副作用 Vigrx Plus藥局 Vigrx Plus效果怎樣 Vigrx Plus多少錢 Vigrx Plus價錢 Vigrx Plus價格 Vigrx Plus台灣專賣店 Vigrx Plus成分 Vigrx Plus拍賣 Vigrx Plus購買 Vigrx Plus訂購 Vigrx Plus怎麽買 Vigrx Plus圖片 Vigrx Plusptt Vigrx Plus推薦 Vigrx Plus真偽 Vigrx Plus正品 Vigrx Plus台灣 Vigrx Plus功效 Vigrx Plus療效 Vigrx Plus禁忌 Vigrx Plus壞處 Vigrx Plus藥效 Vigrx Plus使用心得 Vigrx Plus作用 Vigrx Plus哪裡賣 Vigrx Plus真的有用嗎 Vigrx Plus超商取貨 Vigrx Plus有用嗎 Vigrx Plus哪裡有賣 Vigrx Plus真的有效果嗎 Vigrx Plus哪賣 Vigrx Plus網購 Vigrx Plus總代理 Vigrx Plus哪裡買 Vigrx Plus吃法 台灣Vigrx Plus Vigrx Plus授權正品 Vigrx Plus查真偽 Vigrx Plus真假 Vigrx Plus用途 Vigrx Plus資訊 Vigrx Plus正品查詢 Vigrx Plus優惠 Vigrx Plus防偽 Vigrx Plus官網
那麽,什麽才是臺灣正確的選擇?大陸其實早就給出了答案。評論強調,大陸多次指出,“兩岸同胞是壹家人,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臺灣的前途系於國家統壹,臺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中共十九大報告更是承諾,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到底是自我膨脹做“棋手”,繼續和美國勾心鬥角又狼狽為奸,還是選擇跟大陸做“家人”,進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就看蔡英文的“順勢操作”了。
時至今日,想當“棋手”的蔡英文還沒有想明白,“棄子方能成活”,破解這盤“珍瓏棋局”的關鍵就在於棄“獨”,在於回到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來。
國臺辦4月11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針對中美貿易戰,蔡英文說“不要小看兩千三百萬人,臺灣也是棋手,會順勢操作”,請問發言人怎麽評價?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我沒有看到詳細的報道。從經濟層面講,兩岸的經濟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臺灣某些人妄想利用中美貿易摩擦來幹壹些不太光明磊落的事情,我想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時我們也要再次告知臺灣當局,還是要回到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這樣才能避免淪為“棋子”的地位,也不需要去膨脹地講什麽“也是棋手”,我們壹起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來作出應有的努力。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