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huayiydenianhua · 2 months
Text
砥砺实干提信心 团结奋斗谱新篇 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科界热烈反响
惊蛰时节的北京,春雨飘落,神州大地绿意涌动。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部署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学界热切关注,受访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全面、准确理解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献智献策。
  坚实成绩积淀未来发展底气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到,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稳健与务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走出新冠疫情的影响,实现了总体回升、稳健向好的良好开局。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安全发展、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进展。报告综合概括了我国具有的显著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这是我们持续发展的信心与底气所在。
  简约,务实,为民,干劲,信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华用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他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印象。他说,报告传递了政策取向,激励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各种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认为,教育乃国之根本,如果可以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的内卷问题,还可缓解中考“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巨大压力。此外,如何提高文科生就业、提升社会对文科的认知度,仍有赖我们共同努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道久说,报告全面总结了“家底”,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报告将重心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从而能够做到具体深刻又深入人心。
  报告关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容,令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国文印象颇深。他谈到,2023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工作稳中有进,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高质量发展经济,必须坚持整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杨瑞仙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呈现一幅全面、细致、务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在多个方面作了重点战略部署。其中,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布局。
  奋发有为实现预期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有关指标,如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速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这一目标兼顾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及“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考虑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是一个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目标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认为,这一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仍在5%左右,客观上具备实现该预期增速的条件。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助于提振各方面信心,目标设定有助于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建议,未来需要适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更加注重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稳定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增长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宏观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重大部署引发广大学者共鸣。洪向华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特点: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新质生产力应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高效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郭道久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坚定决心和信心,坚持自主创新才有未来。另一方面,要坚持长远规划、重点规划和推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适度考虑传统产业的逐步更新调整。
  把人民需求变为美好现实
  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的“民生清单”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对于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未来继续发力。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根据中国粮食产销格局演化提出的重大政策创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提出,要构建中央财政垂直补偿、省际政府横向补偿相结合的利益补偿总体架构,建立粮食产销区粮食供需联动与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政策工具和路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保障体系。
  民生事关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生活、生计。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教授胡玉鸿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贯彻底线思维,以“保基本、兜底线”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而且应当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有预期才会有信心与安全感。”郑功成特别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改善社会预期,将稳预期列为出台政策的“三稳”之首,这是针对当前社会预期偏弱问题的合理且正确的取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民生之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认为,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完善地方党委政府教育履职考核的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依法办学。
  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压舱石”。黄国文表示,改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和促进增收。
  当前,社会治理创新已经融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体规划中,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之一。郭道久认为,高质量的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社会力量完全可以在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踔厉奋发谱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以学术报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中国绘就“实景图”贡献社科力量。
Tumblr media
0 notes
huayiydenianhua · 2 months
Text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⑧】全面提升“三农”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思路。日前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三农”工作要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浙江省20年前开始、延续发展至今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创造形成并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理念、方法论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农民主体、群众视角,把群众真实需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乡村建设的效果农民可感可及;坚持示范引导,群众参与;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将整体长期规划与当前局部的具体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稳扎稳打、分阶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明确建设重点,差异化推动建设发展;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督促考核和激励动员等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要更好地衔接年度工作与乡村振兴长期奋斗目标,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避免碎片化偏离方向;更切实地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需求满足,更好地保证乡村振兴工作和项目安排符合各地的实际,减少项目选择和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多地采用示范引导而非强制的工作方式,组织和推动乡村建设和治理,提高乡村振兴的效率和质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稳定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
  2024年全国“三农”工作,要求采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策略。
  第一,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其稳定信心、稳定物价和稳定社会基本盘的作用。为此,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二,继续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业已证明有效的帮扶措施,持续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第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求切合实际,提高产业发展数量、质量和环境友好性,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第四,根据人口变化和乡村振兴目标,合理调整各地村庄、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规划和布局,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同时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第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切合“三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
  改革,是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中的一抹亮色。会议提出要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针对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重要创新政策和举措。
  其一,根据粮食产品的特殊性和长期存在的粮食产销利益关系失衡问题,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现行国家财政体制条件下,增加粮食产销利益处理的新途径新机制,补充现有机制的不足,寻求解决长期以来未得以解决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问题,化解区域间利益冲突。但是该机制的试点和实施,需要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内粮食生产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要处理好横向利益补偿与纵向配置之间的关系。
  其二,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基本制度,探索和建立对包括有劳动能力在内的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综合帮扶的制度、政策和工作体系,这对于防返贫以及配合和支持实现共同富裕中保底(线)、提低、降差(距)的目标与要求,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其三,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新的动力、源泉和资源基础。这就要求根据新的形势,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增加农村人口的增收机会,提升农民创收能力,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效益和回报。
  其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乡村治理,推动建立平安、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良好的乡风村俗,重新建构农村的社会信任和权威,就地处理好农村基层的矛盾和纠纷,促进乡村文明进步。
Tumblr media
0 notes
huayiydenianhua · 2 months
Text
高质量教育托举希望与明天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时表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更好的教育。从“上好学”到“学得好”,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几年间,云南省教育事业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不断发力,群众急难愁盼的“揪心事”变成“暖心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幸福底色更足。   强供给 实现“上好学”   3月1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嵩明中学正式揭牌启用,家住嵩明县职教新城附近的刘先生盼来了期待已久的新学校。他说:“再过一年,孩子就要上初中了,现在名校办到了家门口,太好啦。”   为回应人民群众享有优质教育的期盼,嵩明县还先后引进了北大金秋燕园明阳学校、师专附小优质教育资源。一年内,三大优质教育品牌落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了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近年来,为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切实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云南省加快补齐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更多群众。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组建由优质学校牵头的义务教育集团263个,2272所义务教育学校深入推进管理、教学、教研紧密融合和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办好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建立“五个一批”帮扶机制,实现普通高中帮扶县域全覆盖、61所三级及以下等级公办薄弱高中受帮扶全覆盖;创新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设立1000个“省管校用”专项编制,依托一级一等、二等高完中和优质初中,对口帮扶69所普通高中、55所初中,涵盖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加大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建设力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2021年以来,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655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13万个,实现30万人口以上县设置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   筑牢教育保障底线,通过“互联网+控辍保学”系统开展日常监测,持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健全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落实资助资金467.04亿元、资助学生3099.64万人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促进青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提质量 实现“学得好”   在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中心完小四一班的教室里,一堂特殊的课后服务课程正在进行。揉泥—造型—制模—彩绘,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制作步骤,一步一步走进泥塑的奇妙世界。   课程以“美育+泥塑”为主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工艺走进校园,有效丰富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对家乡的热爱。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区各学校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设计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让“双减”政策奏响校园生活“欢乐颂”。   为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双升”,云南省省级每年安排奖补资金4亿元,推动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99.2%;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率先推进中考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大幅提高体育分值,增加艺术和劳动教育分值;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选课走班、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自主命题等有关工作,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建成云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覆盖教师65万、学生128万,有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云南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21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43个党组织60名党员荣获全国、全省“两优一先”表彰,涌现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朱有勇等一批教师模范代表;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省州县校四级联动教师培训体系,开展“万名校长”、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等引领性项目,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面向14万名乡村教师全面实施生活补助政策,每年表彰500名从教20年以上优秀乡村教师,每人给予10万元奖励。   云南省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3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11个,组建生物医药产业等6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以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121”工程,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等重点工作,A类学科增加至4个,国内一流以上专业占比提高到7.1%。
Tumblr media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