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目標極簡,找到自己想幹的事兒的簡單方法
我以前寫的極簡習慣裏,喜歡把極簡衣著之類的當做第一條,因為極簡衣著比較直觀,便於大家理解和操作,好像大家也挺喜歡的,後來我發現這樣做是不妥的,因為衣著這類事情當然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生活經驗告訴我,精簡並找到自己唯一的核心目標才是最重要的,這就像一艘船必須知道自己唯一的目的地一樣重要,不然,那艘船隻能隨波逐流永遠到不了岸,只能在無盡的黑暗裏遭遇淒風苦雨……
我之所以不喜歡說夢想這個詞兒,而喜歡說目標這個詞兒,是因為夢想這個詞兒太夢幻了,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是可以量化的,而夢想不是。比如我想今年掙到 100 萬,比如我想今年減肥 10斤等等,聽起來就比較靠譜。而夢想這詞兒,聽起來和做夢太有緣分了,我不喜歡。
我發現很多人說自己迷茫,或者事多抓瞎,私下多聊一些,往往就發現是目標出了問題,而究其根源,往往又是認不清自我,或者錯把他人的期望當做自己的目標了 — — 比如家人朋友都期望你買房買車或者娶妻生子,又或者太貪婪奢望太多不懂精簡而眉毛鬍子一把抓,總而言之,往前看,覺得前程迷茫,看當下,又缺乏激情的人……很多時候都是目標出了問題。要過上極簡快樂的生活,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精簡目標。
有一次,我看特斯拉電動車的老闆馬斯克的訪談,覺得很有感觸,主持人問馬斯克:“您對自己的孩子有什麼要求和期望?”
馬斯克的回答是:“我希望他們有自己的目標……”
事實上,馬斯克也總是給自己設定雄心勃勃堅定清晰的目標:比如要將人類打造成星際公民,要推動電動車在地球上的普及等等,當然,他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而我自己對身邊人的觀察,發現那些沒清晰堅定目標的人,往往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有些人的生活甚至是空虛無聊以至於犯罪的,可見目標的重要性。
我每年年末都會花一個星期總結一年的得失,也會看看以前幾年自己的日記,記得去年年末翻前幾年的年度計畫時讓我吃驚不小,因為我以前的目標清單居然那麼複雜混亂,比如我有一年的目標清單居然是這樣的:
1,開發一款下載量百萬的 APP軟體
2,找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
3,增肌 10 斤
4,學會一件樂器
5,成為拳擊高手
6,寫一本暢銷的小說
7,英語辭彙量達到 5 萬
用我一個很尊敬的長輩的說法就是:“你這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做事缺乏重點啊……”現在成熟點看,這裏面最大的問題是目標不夠精簡,目標太多,而且每一個難度都很大,能實現其中兩三個都很難,更不要說同時實現這麼多困難而且相互矛盾的目標了。用我當時一個女性朋友的話說就是:“你其實挺有潛力的,但是,你的問題在於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目標不明晰堅定嚴重困擾著我的生活,我其實挺努力的,但是我的生活並不如意,我並不開心。後來,我開始大量閱讀相關的書,並請教一些朋友,同時不斷反思,我發現自己的問題是目標太多,不夠精簡,我在同時追兩只兔子!不,很多時候甚至是同時在追一群兔子,結果當然是徒勞無功的。
我們人類天性就容易貪婪,最常見的表現是在物質層面我們喜歡買很多東西,在目標上,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麻煩在於,目標比較抽象。懂得篩選和精簡目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兒了,因為,這事兒幹得不好,那就真的是滿盤皆輸了。因為我們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們不可能同時完成很多目標,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利用我們此時此地手頭上僅有的一點時間和資源去完成那一個核心目標。
經過很多閱讀和思考,我逐步有了一套自己的簡化篩選目標的思考框架,下麵我會逐步結合案例給大家展示 — — 就以上面我這個過去的目標清單為例,我們來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並問自己這麼三個問題:
1,我想要幹什麼?
2,我生活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3,我能幹什麼?
想清楚了這三個問題,你對自己的主觀欲望,現實問題,客觀能力都會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了,做出的決策就不至於那麼不靠譜,你就容易得到一個簡單清晰的目標了,生活的一切都會隨之變得簡單輕鬆了。
下麵我們就舉例細細分析這三個問題:
一,我想要幹什麼?
這個是主觀欲望上的事兒。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列出自己想要幹的事兒,最好是一個清單,可以是 5 件事,也可以是 10 件事兒,先不要管能不能實現,你就不管不顧的先寫出來,關鍵是不遺漏,這裏還是以我上面的年度計畫為例:
1,開發一款下載量百萬的 APP軟體。
2,找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
3,增肌 10 斤。
4,學會一件樂器。
5,成為拳擊高手。
6,寫一本暢銷的小說。
7,英語辭彙量達到 5 萬。
列出我們想幹的所有事情後,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我生活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人生有太多問題,我們往往容易被各種問題弄得焦頭爛額,也許你現在正面臨著諸如男友要分手,體重要減20 斤不然身體吃不消,公司業績差要倒閉了你的工作岌岌可危,首付還差 10 萬……等等問題,面對一卡車的問題,你不可能什麼都做,我們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了主要問題,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理性實際點看,最好一段時間內只處理一個主要問題,比如一年內,只幹一件大事兒,集中力量解決主要問題,就像打仗一樣,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這樣才能贏。
我們每個人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一個主要的大問題,比如學生一般都是學業問題,年輕人一般都是事業問題……比如:張三今年最大的問題是想考上清華,但是兩科成績還需要加強,老李最大的問題是要減肥 30 斤,因為醫生說他身體太胖心臟問題太大了,他必須減肥,不然今年都有可能猝死……王五今年最大的問題是必須掙到100 萬,因為他上有老媽病重,下有兩個娃娃要上學……
還是以我自己這個年度清單為例,我寫這個年度計畫的時候,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是:我是一個工作才兩年的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房租貴得嚇死人,而且日常消費也高,而我的工資也只是中等,而我事業上有較強的企圖心,我對自己的未來很焦慮,所以,我最大的問題還是事業方面的問題,我想做大事業掙大錢。
我現在想來當時最明智的做法,還是先解決事業問題 — — 提高技能,努力工作,多多掙錢,才是上策。畢竟那時候我即使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我要是沒錢沒時間陪她的話,估計也不長久,所以,找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這事兒很明顯不是主要問題,成為拳擊高手,對於我只是一個小心願 — — 靠這個掙錢也不實際,這個也排除……
增肌 10 斤瘦體重,學會一門樂器,對於追女孩子確實有用,但是,對於解決我最大的問題 — — 事業問題,好像也沒什麼作用,所以,能解決我當時主要問題的事兒,清單裏也就只有另外幾個和工作相關的事兒了:
1,開發一款下載量百萬的 APP
2,寫一本暢銷小說
3, 提高英語能力,英語辭彙量達到 5 萬。
好吧,精簡掉那些和工作掙錢不相關的目標,現在事情開始變得簡單了,對吧?是的,很多時候,人只要肯直面自己的實際問題,問題就會簡單很多。然後接下來,進入我們精簡目標的第三步:
三,我能幹這個嗎?
這個就是客觀實際方面的事兒了,人貴自知,但是這事卻是最難的,因為人都是容易盲目自信的,因此,必須老老實實的掂量自己的能力,幹不了的事兒,想也沒用。對於精簡目標來說,這個環節相當關鍵。
我們先說說認識自己這事兒,我覺得這值得好好說說。我的觀點是:我們有必要逐步把自己培養成自我認知方面的專家,清晰的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尤其是優勢,因為這件事情,對於生活相當重要,因為自由幸福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優勢上的,而不幸困窘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認不清自己的優勢上的,所以,怎麼強調注重自己的優勢都不過分。諷刺的是,我們的教育教我們加減乘除教我們認識日月星辰,卻並沒有教我們認識自我。
我認為在中學和大學開設一門自我認知的課是極度有必要的,當然,這是幻想。正因為如此,認識自我才會顯得更加重要,因為除了自己,沒人會幫你認識自我。
以前看《喬布斯傳》的時候,我總是驚歎喬布斯和搭檔沃茲的完美配合,這兩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具有極清醒的自我認知:喬布斯有技術功底,但是只是一個二流的工程師,但是,他又是一個極具藝術氣質的文青,品味一流,能說會道,魅力四射,極度擅長煽動操控他人,簡直是天生的銷售大師。
而他的朋友沃茲呢, 沃茲 尼亞克是出生在頂尖工程師家庭的技術天才,像小白兔一樣單純可愛人畜無害,但是,他是一個肥胖害羞的傢伙,是一個社交白癡,同齡人都在談戀愛的時候,他還是一個靦腆害羞沒獻出初吻的乖寶寶,但是,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在電腦設計方面已經是一個世界級的技術專家了。
他們搭檔創辦蘋果電腦的時候,沃茲把技術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他設計的蘋果電腦技術上領先全球,喬布斯負責聯絡銷售同樣風生水起,他們二十多歲的時候,已經是億��富豪了,可以說是極端的成功了。
我經常想,如果反過來,如果他們兩個認不清自我,沃茲去做銷售,喬布斯去研發技術,或者兩個人什麼都做一點,就算極端努力,估計也沒戲,最好的情況估計也只能是半死不活的撐著不倒閉而已,那樣的人生是艱難而痛苦的,更無獲得輝煌成功的可能。
再舉個例子,如果在原始社會,一個瘸子認不清自我,去追兔子,而且還自信地追多頭兔子,那麼結果一定是令人沮喪的,還有可能會把另外一條好腿都給摔瘸了。
那麼一個聰明的瘸子會怎麼選擇自己的生存之道呢?聰明的瘸子會選擇釣魚,穩坐釣魚臺才是他的強項,你看,換個角度,和正常人相比,在釣魚臺上坐著,瘸腿反倒是一種優勢,因為他不擅長走,但是他擅長坐啊。所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哪怕你有巨大的劣勢,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卻是巨大的優勢,想想你自己最大的劣勢吧,也許裏面就蘊藏著巨大的優勢。
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去認識自我並找到自己的優勢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問自己這麼兩個問題:
1,你有什麼事情是自己喜歡做的,並且長期堅持在做的?哪怕別人不給你錢,你也一直在做的?
2,你有什麼事情比周圍所有人都做得更好?你有什麼技能是周圍人都稱讚的?
好好想想,也許是寫作?也許是敲代碼?也許是炒菜……當然,人很多時候難免主觀,這個時候就需要不斷的在現實裏去測試自己的能力了。
比爾 蓋茨年輕時自認為自己的數學很好,自我感覺好的要死,後來才發現有同學數學天賦甩自己幾條街之後無比沮喪,乖乖的轉換到寫代碼的跑道上來 — — 這方面他是天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如果蓋茨不轉換跑道,估計今天的蓋茨只能成為一個鬱鬱不得志的三流數學家了,今天這樣呼風喚雨怎麼可能?
所以,如果你喜歡某件事情,想幹某件事,並自認為能幹好某件事兒,但是現實殘酷地告訴你:很多人在這方面比你有天分多了,你只是一個二流角色你並沒什麼競爭優勢的時候,請慎重考慮是否值得再堅持?有時候甚至要勇於放棄,切換到自己更有優勢的跑道上來,才能讓你光芒萬丈!不然,你只能終身默默無聞。可以說,我們眼中閃耀著光芒的人,無一不是靠自己的優勢走出來的。
麻煩在於,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喬布斯蓋茨那麼幸運,或者有那麼好的直覺,能在那麼小的年紀就有那麼清晰的自我認知,有沒有更靠譜的方法呢?有的!管理大師德魯克有一篇廣受好評的雄文《管理自己》,英文叫做《Managing Oneself》。此文刊登在2008的《哈佛商業評論》上,號稱是 《哈佛商業評論》“有史以來”重印次數最多的文章。
他推薦的發現自我優勢的方法是這樣的: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去做某件自認為有優勢的事情,年末再來根據自己的表現給自己打分,如果你表現得如魚得水,那恭喜你,你就是這塊料。而如果是差強人意特別吃力的話,就別自我欺騙了,也許你這方面基礎太差,天分太差,沒有競爭優勢,也許換領域是更好的選擇。
用德魯克的方法,每年年末給自己一個總結,兩三年下來,我相信你就會很清楚自己擅長什麼,以及不擅長什麼了,進而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了。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在說我擅長做的,我能做的,怎麼不問問我想做什麼?對不起,在成年人的世界裏,你想做什麼,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就像上面說的,你必須得搞明白自己的現實問題和自己的優勢,不這樣做,就像你想從三樓往下跳一樣,現實會教訓你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比如我很喜歡喬丹,我的一大夢想是去美國打 NBA,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身高不到185,我目前為止花在籃球場上的時間還不足 100 個小時,我運球都不溜,那麼我把去美國打 NBA當做目標,那就有點像神經病了,要麼就是喝多了。
所以,很多時候對於成年人來說,要多問問自己擅長幹什麼,想幹某件事情,而又不擅長某件事,那就要小心了,因為,你很有可能在異想天開,避開這個領域才是聰明實際的選擇。
當然,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兒說他想去美國打 NBA,你是不能說他在說夢話的,因為他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那些素質和技能,他有很多彈性空間。而成年人的世界是殘酷的,你就像被逼上格鬥場的格鬥士,你只能打量邊上有什麼東西,也許是一把短刀,也許是一根木棍,手頭有什麼你就要盡力揮動起來……盡力去贏得這轉瞬即逝的生死搏鬥。格鬥士面對的是其他格鬥士的刀劍,而成年人面對的是房租,養家糊口,人生苦短……
那麼,成年人還有沒有可能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呢?有,但是也是有條件的。比如喬布斯十八九歲的時候的一大夢想是去日本永平寺禪修,但是被他的禪修導師乙川弘文阻止了,乙川弘文建議他在美國邊工作邊禪修。後來,喬布斯二十多歲蘋果公司就上市了,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億萬富豪了,這時喬布斯是有條件去日本長期禪修的,只要他想,就可以。
我想,如果他在蘋果上市之後,再去鑽研禪修,以他的聰慧和資本,一定可以鑽研得很深很透,足以獲得巨大的成功。也許沒有後來的 iPhone 和 iPad,但是,也許會有一本深刻的禪修巨作,一個人成功之後,就更容易在下一個領域成功,也有更多機會去做自己想幹的事兒。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馬斯克,這傢伙少年時代就是一個電動車狂熱分子,十幾歲的時候,他遇見漂亮女孩兒不是開撩:“你好漂亮,你的眼睛好迷人啊……”這類浪漫的話,而是:“你知道電動車嗎?”
這是一個電動車狂人,對吧?他大學畢業後打算去斯坦福讀個和電動車電池相關的博士以便於將來造電動車,但是,此時電池技術進展緩慢,而他又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窮學生,他如果埋頭搞技術,好的結果,當然是發論文有成果了,但是僅此而已,他依然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而如果是壞的結果呢 — — 極有可能三五年研究下來毫無進展,那他那時候可能三十了依然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理工男罷了,女友可能都會跟他提分手了……
但是,他看到當時互聯網行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有些同齡人已經是億萬富豪了,而他自己又擅長軟體編程 — — 雖然是自學,他依然是一個技術高手,所以,他就投身軟體行業自己創業了,後來果然大獲成功,28 歲的時候就成了億萬富豪了!
而他之後再投資互聯網和電動車 — — 此時,他的資源足以讓他做他最想做的事情了,其結果是,現在他旗下的特斯拉電動車正在引領新能源電動車的潮流,幫助人類從對石油燃料的依賴中擺脫出來。
你看,有時候,不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情,而是曲線救國 — — 利用你現有的優勢去獲得第一次成功,才是更實際理性的做法,這樣,你反倒有更多機會去做自己當初最想做的那件事情了。所以,對於成年人來說,最明智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現有的優勢,結合此時此地的機會,努力去獲得第一次成功,成功後會獲得巨量資源,這樣,你會更容易獲得下一次的成功。
還是回到我舉例的那個年度計畫清單吧:
1,開發一款下載量百萬的 APP軟體
2,寫一本暢銷小說
3,提高英語能力,英語辭彙量達到 5 萬
怎麼從這三個選項裏再精簡呢?既然我說了,我這一年最大的問題是事業和經濟問題,那麼,很明顯的,最明智的方式就是以自己的優勢去工作去掙錢。我掂量自己的實際能力,我即使英語辭彙量達到 5 萬,也不能靠此掙錢 — —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英語功底並不是那麼好,所以,提高英語這方面的事兒還是暫時放放,這個事兒也排除了。
寫一本暢銷小說,對於那一年的我來說也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我當時只是有一個作家夢,但是小說市場競爭激烈,我並沒有把握寫一部暢銷小說,因為就我當時的人生經歷來說,我好像還沒什麼值得一寫的故事 — — 對於一個剛入社會兩年的人來說,我還是一個沒故事的人,我又怎麼能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呢?
而我面對的實際問題來說,我非常想證明自己非常想掙大錢,所以,對於我最大的問題而言,寫小說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因為很明顯,一個沒故事的人,寫出一個蹩腳的三流故事並不能算什麼作為或掙到大錢。
而開發 APP ,卻是我當時的激情所在,我也有自己的創業點子,這是我最想幹的事兒,而且這事兒我也能幹得了,我當時的開發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我當時幹的是iOS 開發,而我認識一個做Android 開發的朋友,他也有創業的想法,而且對行銷推廣有經驗,而且他已經拉到一個做律師的土豪朋友入夥,所以,我們幾個湊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個不錯的團隊了。
所以說,開發一款下載量百萬的 APP,才是我最想幹的事兒,同時,也是能解決我當時最大問題的解藥。所以,這才應該成為我那一年唯一專注的核心目標。
從極簡的角度看,最好是把這個事兒作為我這一年生活的主要目標,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這件事情上。等到解決了這個問題,那我就有錢有時間去幹諸如請個老師成為拳擊高手,找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之類的事情了,這個時候去幹這些事兒成功概率也更高。而如果不懂得精簡,同時做這麼幾件難事兒,其結果只能是: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沒做好。
那是不是說,除了開發 APP 這件事兒,我就別的什麼都不幹了?也不是,我的意思是,在這一年內,我的生活只有這一個焦點,以此事為核心,任何和這件事情起衝突的事兒,我都會儘量讓著這件事兒,這件事兒是優先順序最高的,時間和精力也是用得最多的。
如果生活只有這一件事兒,也未免太枯燥了,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為自己設定一項挑戰來讓生活變得更值得期待,和上面一樣,這件事兒,最好也是你想幹的,同時也是能幹得了的。比如我給自己的另一大挑戰是:增肌 10 斤肌肉。
我為增肌 10 斤這個挑戰做的事兒,其實並不佔用多少時間,一般是每天早上在家做半小時力量訓練,外加注意飲食多喝蛋白粉飲料罷了,僅此而已,很簡單,每天花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是 1 小時左右罷了。
某天刷新聞,我看到了紮克伯格的年度挑戰,突然感覺我和他的理念不謀而合,他生活的主要目標,首先是管理好 FaceBook 這個巨無霸公司,毫無疑問,他會花大部分時間用在這個事情上,但是,除此之外,他每年新年伊始都要宣佈自己的一項新年挑戰,以保持自己的個人成長。
下麵是他每年給自己選擇的年度挑戰:
2012年,每天寫代碼
2013年,每天跟不同的人見面
2014年,每天寫一封感謝信
2015年,每兩周讀一本新書
2016年,跑步365英里……
這些挑戰,都已一一兌現。
除了主要目標外,再給自己設定一個次要的挑戰,可以讓生活更有動力,更有平衡性,也能保持自己的成長。當然,在時間安排上,我也會注意區分主次,比如,我會把 70%的時間分配在主要事情上 — — 比如開發 APP,另外 10%的時間分配在增肌 10 斤這個次要挑戰上,另外 20%的時間,就順帶做做其他小事情和休閒娛樂。
順帶做的小事情都是諸如下麵這些小事:
我依然會堅持學英語,我每天早上依然會用可哥英語之類的 APP 學 10 分鐘英語,我平時依然會聽聽英文歌作為消遣 — — 我相信堅持的力量,一天 10分鐘,堅持三五年,也很恐怖。我每天晚上依然會堅持寫10 分鐘日記,以提高我的寫作能力,隨著年歲增長故事增多,我相信我終有一天會寫出一本超酷的小說,誰叫我小時候有一個作家夢呢。而休閒娛樂,就是諸如和同事聚聚餐,和朋友外出約會等……
現實生活是問題成堆的,而且在這個到處是螢幕的技術時代更容易讓人欲念橫生……問題成堆,欲望多多,人就容易蒙圈,這種時代,更要記得事有主次,專注於主要目標,什麼都想要,是最愚蠢的,因為結果是你什麼都都得不到。
當然,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就像你不能只吃大米一樣,那一定會營養不均衡的,一天 24 小時只做一件事情,那也是不健康的,不然,肯定成為神經病……
所以,除了主要目標之外,你依然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能保持你個人成長的小挑戰,比如增肌 10 斤,或者每個月看3本書……但是, 記得這是次要的,不要為此而耽誤了最核心的目標。
另外,就像我上面舉的例子一樣,我依然會每天學幾分鐘英語,或者睡前寫寫日記,但是,這些事兒都只是順帶的小事,點到為止,不會花太多時間心力。如果這些事兒和主要事項有衝突,那麼毫不猶豫的,我就會犧牲掉這些次要的小事情,保住主要目標。
所以,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羅列出自己的目標清單,並結合自己最大的問題,再看看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好好考慮這三個因素,逐一刪減掉那些不合適的目標,直到精簡出最核心的目標,並在這一年中都專注於它!
反例是目標多了精力分散,先不要說你能不能實現那麼多目標,你確定你能記住它們嗎?相信我,不要去設定自己都記不住的目標。而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和精簡的核心目標,是更理性實際的,也是能給你帶來更多激情的,也是更容易實現的,這就是簡單的力量!
最後,我們再把減少目標這事兒歸納一下:
1,一年內,只專注於一個經過篩選的核心目標
2,再給自己設定一個次要的生活挑戰目標,以保持生活的激情。
內容節選自我的新書《少,就是多》,歡迎大���到這裡看全文:http://6tt.co/sfJn
2 notes · View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簡化作息:提高執行力最簡單的方法
以前,經常有朋友私信我:“我覺得你的《 10 條極簡習慣清單》挺好的,但是,我做不到,因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好吧,第一章,我們就先來解決執行力的問題,而且,方法也很簡單。
這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簡單但固定的作息表。例如我每天有一個5 點起,10 點睡的固定作息表,當然,季節不同會延遲或者提早一點,但是,基本都很規律,到點就睡,到點就起,簡單省事,同時每天堅持晨練,這些是我所知道的提高執行力最簡單,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1
現在的我,每天基本都會晨練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有一個5點起10點睡的固定作息表,偶爾應酬或者加班晚睡,但是基本保持這個節奏,午睡不超過 20 分鐘。早起晨練,除了能讓你早起並保持一整天的朝氣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忙碌一天之後,到了晚上 10 點左右你就會自然犯困昏昏欲睡,如此一來睡眠品質很高,日復一日,就會形成一個正向的迴圈。有這樣一個簡單規律的作息表,你對生活會更有操控感,做到了這點,就是你在過生活,而不是生活在過你。
我給你們說說我的故事,我的編程技能是邊工作邊自學的,有多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必須說服自己,只有極端自律才能擠出學習時間,去面對那些對一個零基礎的人來說是難度極高的學習任務:全英文的教程,電腦原理,代碼練習,各種Bug 各種報錯,一直到有一天看到自己寫的代碼能跑起來,直到自己的第一款 APP 上架……
期間我每天 5 點起來去附近的公園跑步,然後回去沖澡,在上班前自學幾個小時,晚上自學到 11 點睡覺,期間公司有妹紙主動示好,我也如老僧入定般裝聾作啞,因為我必須專注,萬一遇到一個花心的,分手痛苦幾個月,那我的計畫就泡湯了。
一年後終於完成心願,當然期間各種堅忍細節不可勝數,但是,你要做成一件高難度的事情肯定要自律努力。
我意識到提高執行力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有一個簡單固定的作息表,是因為看過一個外國大學生的作息後受到的啟發,這哥們更極端,他每天 4點起來跑步,數年如一日,然後這哥們成績優異,在大學期間還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這還不算,他還用課餘時間寫了好幾本書,可謂執行力爆表,而他很多同宿舍的同學有些經常中午還起不來,還在每天感歎寂寞……我很欣賞這哥們身上自律堅韌的勁兒,心想,這方法其實很簡單啊,而我採用這樣的方法後,也是驚喜不斷。
其實,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這方法很多牛人都推崇,比如毛澤東和蔣介石都佩服的清朝強人曾國藩就曾說過一大名言:修身第一要義在於治懶,而治懶第一要義在於早起。
提高執行力的方法有很多種,我為什麼獨獨推崇規律早起的方法呢?因為這是最簡單的,你只要固定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就好了,基本上就管理好了自己,至少執行力都不錯。
而且,每天到點就做這個事情,就很容易形成習慣,而一旦形成習慣,一切都會自然滾動起來,因為有了慣性,你下次,下下次再做的時候就基本不用什麼意志力了。就像我們每天早上都會自然地刷牙一樣毫不費力——沒人覺得每天刷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吧?因為你已經習慣了,讓你不刷牙才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對吧?
早起運動也是一樣,早起運動剛開始的那兩天會比較痛苦,堅持一個星期,你就會開始享受早起的生活,你也會越來越喜歡晨練後朝氣蓬勃的感覺,相信我,早起運動後的感覺真的很好,你現在讓我一天不運動,我反而不舒服。
另外,我還有一個設定鬧鐘的好方法,就是我會把鬧鐘鈴聲設成自己的語音提醒。比如,我會給自己錄一段聲音檔,比如我會在錄音裏說:“喂,起床了!5 點了,快點起來,早上起來可以做很多事情呢,5 點啦!快點起來運動!”
這個設置也很簡單,你只要在手機的錄音軟體裏錄音,之後保存為例如“早起提醒”,然後,在鬧鐘的“選擇鈴聲選項”裏點擊“選擇本地鈴聲”,然後點擊“早起提醒”檔,那麼每天早上都有一個人在你耳邊親口提醒,多好!好過那些若有若無的鈴聲提醒。
這個設置也很簡單,你只要在手機的錄音軟體裏錄音,之後保存為例如“早起提醒”,然後,在鬧鐘的“選擇鈴聲選項”裏點擊“選擇本地鈴聲”,然後點擊“早起提醒”檔,那麼每天早上都有一個人在你耳邊親口提醒,多好!好過那些若有若無的鈴聲提醒。
當然,你的錄音可以自由發揮,你可以錄一些比較有刺激性的話,比如你可以錄成“老娘太胖了,我要在 10 月 1號前減肥 10 斤,快點起來,快點起來運動,6 點啦,快起來跑步。”
或者是“我要考清華,5 點啦,快點起來運動看書,早起都做不到,還���什麼清華?快點起來!” 我相信,只要這麼叫嚷一通,你絕對會精神大振!動力滿滿,狂奔 5 公里刹車都刹不住哈哈。
2
很多人有很多美好的願望,今天要英語辭彙量過5萬,明天要減肥 10 斤,後天要年入百萬……只是說說,沒見行動,或者激情燃燒兩天就完了……因為說到做不到,因為沒有執行力,因為沒有好的習慣!
有很多人會抬杠說,你說的輕巧,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會起不來了。如果你是全職的程式員,你不加班嗎?呵呵,那只是你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每個人都有意外的安排,都有特殊情況,都有現實壓力……比如你附近這幾天施工吵到你睡不好,比如你最近要加班一個星期, 比如你最近生了個娃……
你是一個成年人,這些特殊情況要你自己想辦法處理啊,難道我就沒遇到各種惱火的情況嗎?難道要我一一幫你應付嗎?吵鬧你不會買個耳塞嗎?偶爾加班,你可以中午補覺多一些……遇到問題就想辦法呀,要相信自己,你肯定能找到解決方案的,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當做放棄的藉口,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而且,提高執行力,也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徑。簡單的自律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喬布斯就不是那種會固定作息的人,他經常會半夜兩點想到一個好主意,然後把同事叫醒並熱烈討論兩個小時,也有福樓拜這樣的作家喜歡夜間工作的……
我並不是在這裏號召全球人民每天 5 點起 10 點睡,然後狂奔五公里。你完全可以 7 點起 0 點睡,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對自己有要求,並讓這個要求習慣化,進而變得容易執行,進而掌控你自己的人生。
喬布斯有冥想的習慣,並且常年遵從苛刻的素食,居室永遠都是嚴格的極簡樸素風格——甚至買一件傢俱都要討論數月才能下定決心,作為一個億萬富豪他可並不是因為缺錢,這些都體現出他極端苛刻的自我要求。
所以,自我管理,也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只是,我覺得規律地早睡早起並且堅持晨練,更加普遍有效。舉幾個例子,蘋果現在的CEO 蒂姆 庫克就是每天4 點起床,然後健身完畢再工作的。
而前百度總裁陸奇也是每天 4 點起床然後跑步的,這哥們也是典型的自我奮鬥型,他從一個普通的程式員成為業界大佬,靠的就是自己的自律勤奮,當然,事實也證明他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常年堅持早起晨練,使得他能完成超人的工作量,現在年近六十,依然朝氣蓬勃,滿臉的少年感。我很希望我六十的時候,依然能像他一樣朝氣蓬勃,所謂歸來依然是少年,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大成就。
有些程式員加班個兩三天就說做不到了,其實想想,陸奇也是經常加班到深更半夜的,而且即便如此,他依然每天早起跑步 4 英里,然後 每天5,6 點就到辦公室了。這不是瞎說,這是他以前在雅虎和微軟的同事公認的,你的工作強度,肯定沒法跟一個管理數萬人的 CEO 相提並論的,所以,你要給自己找藉口,總是能找到的。你面對的各種煩惱,他也會遇到,只會更多。
我現在覺得,有一個固定的作息表,是最簡單,也是最起碼的自我管理。小時候我們被爸媽管著,上學的時候被學校管著,上班的時候被老闆管著,導致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自我管理的習慣。
那麼,在你的生活中,你一定要學會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自我管理,如果這個最基本的你都做不到,你,只能被別人管理。
3
具體怎麼做呢?
剛開始,如果叫你像蒂姆 庫克那樣每天 4 點起床,你根本爬不起來,可能大多數日子裏,你是 8 點30才起床,然後洗個臉刷個牙,吃兩片餅乾喝點牛奶就去擠地鐵的上班族——多半是還會遲到的胖子哈……
這個時候,叫你立馬 4 點起床是不現實的,我覺得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先提前到 7 點起床,過一個月再調整到 6 點起床,這樣比較實際,也更容易實行。
運動強度也是一樣,如果你已經好幾年沒正兒八經地鍛煉了,大清早立馬狂奔一小時,猝死都有可能,更現實的做法是早起去社區公園散步半個小時,走上一個星期,然後開始慢跑半小時,逐步增加到 1 小時。
戴著耳機聽適合的音樂跑步其實一點都不累,我以前特喜歡邊聽 MJ 的《heal the world 》邊跑步,剛開始是很慢的前奏,你慢跑就好,隨著節奏加快,你也加快節奏,每一步都跑在節奏上,那不是跑步,那是一種享受……如果是在公園裏,還有陽光清風,這種時候跑步聽著 MJ 的吟唱,我告訴你,這絕對不是苦差事,這就是一個人的獨舞享受……方法是多麼重要,減肥的朋友們,我強烈建議你們聽著這首歌跑,當然你也可以多找找類似的歌,你會對晨跑上癮的,我最近兩年跑得少是因為想增肌,跑步太多對增肌不大好。
當然,你也可以隔天跑步 半小時,隔天做 20 組俯臥撐,游泳或者騎單車都行——做任何你喜歡的運動都行。關鍵是你開心,並能堅持下去的。
另外,剛開始自律不夠的話,我們可以結合他律增強你的執行力,比如我們可以參加一些早起打卡群,現在微信太方便建群了,你只要拉進幾個一起考研的人,或者有早起想法的朋友……你們約定每天到點就早起,不行就打微信電話互相提醒,或者群發紅包作為懲罰,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能確保你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為什麼要選在早上運動呢?因為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你早上 8 點或者 9點起來晨練,看起來會很傻——至少我會覺得太遲起床晨練看起來很傻,因為我試過晚起晨練的尷尬。
想像一下:你穿著運動服跑步回家的路上,對面一大群背著電腦包的上班族外加一大堆背著書包的學生……情形是不是很尷尬?所以,你會強迫自己早起。晨練要有晨練的樣子,你 9 點起床,晨練個什麼勁兒啊?你這不叫晨練,叫午練比較合適吧?
堅持早起晨練,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定的苦行,這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早上是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很多人傍晚或者晚飯後難以堅持運動的原因,一個是其他事兒干擾太多,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下午或者晚上人已經被生活工作摧殘得意志消沉體力全無了,這個時候去運動何止是苦行?簡直是酷刑,所以,很多人的運動計畫結果都是不了了之,以太累了為由放棄。
而且,早起晨練還有一個好處是你早起後,你會發現在上班之前你還有三四個小時可以自由支配,這段時間只屬於你,沒人會在這個時候干擾你,而這段時間又是一天之中體力和意志力都最強的時候,也是效率最高的,你可以用來學習外語或者編程,或者某本你平時一看就很頭疼的專業書籍……這些確實都是很有挑戰性的難事。在你一天中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去幹這些最難的事情吧!相信我,如果在你體力最充沛意志力最強的時候,你都不會去做的事兒,你倦怠的中午或者疲憊不堪的晚上,你就更不會去做了。甚至,你一生都不會再去做了——也做不到了,所以,早上的這段時間是你變強大的最後機會了。
馬克吐溫說,如果你每天早上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吃掉一只青蛙,那麼你這一整天都會感到滿足,因為你已經知道這可能是你這一天中難度最大的事情了。
當然,天天到點就睡到點就起,這可能是最理想的狀態了,偶爾你可能會睡的更遲,但是儘量 5 點起,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你可能加班或者忙某一件事情到 11 點,那麼睡六個小時,也沒什麼大不了,如果白天實在太困,那麼你可以午睡 20 分鐘——但是別太多,多到影響晚上的睡眠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到時候早上起不來怎麼辦?買一個鬧鐘放到你夠不著的窗臺上,或者乾脆放到客廳裏,會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如果怕吵到同伴,你也可以買一個帶震動功能的智能手環——比如小米手環什麼的。
4
還有人問,我是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我該怎麼辦?比如我堅持了六天,那麼有一天起不來怎麼辦?
這個很正常的,我偶爾也會起不來,畢竟你我都是人類,我們不是精確的機器,那怎麼辦?你必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總結經驗,是因為什麼起不來?明天繼續早起不就完了?
關鍵是,你只要堅持早起就好了,你一年早起 350 天,有 15 天做不到,你就冷靜地接受它唄——就像你我都必須接受世界的不完美一樣,這叫成熟,至少比 350 天都晚起好吧?這比起你天天晚睡晚起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斷的改進自己的起床規律,比如做到365 天都早起——那是你的終極理想,但是,如果你能堅持350 天都早起運動你也很優秀了。365 天都早起是你的理想,如果做不到,哪怕早起 300 天都好,只要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朝這個目標邁進就好——容忍不完美的進步,才能取得進步。
當然,遵從一個簡單規律的作息表,並堅持晨練,可能算是一定的苦行,如果你說我只想平淡安穩的過一生,我只想看看電視吃吃零食,我不想那麼轟轟烈烈的人生,我只想做一個平凡的好人……
在我看來,那也挺好,只要你不傷害他人,我覺得那也是一種生活選擇,只是我個人更傾向於我現在這樣早睡早起簡單自律的生活。
這種每天早起晨練的生活方式,可能更適合那種渴望過簡單自律生活的人,比如你說,我是那種富有雄心的人,即使不斷跌倒依然不斷奔跑,我是那種享受苦行也享受快樂的人,那麼,這種簡單自律的生活方式就適合你。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提高執行力的極簡方法:
1,早起晨練:
保持簡單規律的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並晨練半小時以上,午睡要少,晚上到點就會昏昏欲睡,簡簡單單就能讓生活進入正迴圈。
2,貴在堅持:
如果某一天起不來,那就總結經驗教訓,明天繼續早起就好了,別因為一點不完美而放棄。
想看我寫的更多文章?請點擊這裡:http://6tt.co/rvSZ
0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這樣倒是簡單省事,只是,這樣也許過度自我保護了。祝福您吧。
不想認識任何人
也不想被任何人認識
不管你是怎樣的人
都會被某些人攻擊影射或討厭
甚至是被針對
不過很多時候我覺得,
真的沈默是金,什麼事不要管太多
把自己管好就最好了。
到最後我也只能說
世界彷彿就是這樣,
1 note · View note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21 條極簡習慣清單
我最新總結的21 條極簡習慣清單:
 1,少目標
一年內,只專注於一個經過篩選的中心目標。
 2,極簡衣著
衣著基本黑白灰,遇到喜歡的款式,同款的會買好幾件,清爽,好搭配,省事兒。
 3,少說
謙遜少說,尤其是在高手面前,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場合。
  4,專一
喜歡一生只愛一個人的純粹戀情,要麼 100,要麼 0,簡單安心,遠離曖昧,對複雜狗血的感情堅決斷,舍,離!
 5,少上網
少用社交軟體,儘量刪除,停用。 每天,每週,每年,設定不能上網的時間段。
 6,極簡閱讀
只讀一流的書,只讀自己喜歡的作品。自己喜歡的好書甚至可以每年重複讀。相信我,把一本好書翻爛,勝過走馬觀花看 100 本三流的書。
 7,極簡整理
買東西少而精,控制好源頭,整理就簡單了,只需每晚扔一次垃圾,外加每週末花半小時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8,少怒
遇到意見分歧的時候,取謙遜開放的態度,不妨聽聽對方的意見——尤其要多聽高手的意見。別本能地勃然大怒,別扮演上帝。
對惡意滿滿的壞人,考慮下自己有沒有勝算?有的話,給對方一個教訓,如果沒有,記得大丈夫能屈能伸,來日方長,
 9,少學:
只學高難度的技能。比如編程,長篇寫作,雖然投入多,但是回報大,進入門檻高,可避免低質量的競爭。
 10,少坐:
每天晨練一小時左右,每天都神清氣爽,還保證了規律早起,個人最喜歡這個習慣。
 11,少作:
少作少折騰。有一個5點起,10點睡的固定作息表,能操控自己的感覺很好。偶爾會加班晚睡,但是基本是這個節奏,午睡不超過 20 分鐘。
 12,簡單飲食:
除了魚和蛋,基本素食,喝很多水。
 13,簡單護膚:
每天晨練後清水淋浴一次,洗發水和洗面奶一個星期用一次左右,最高的頻率也會隔天使用,護膚只用最基礎的清潔保濕。 少折騰,皮膚狀態反而理想。
 14,少買:
只買精品,垃圾礙事,姐姐上次來我這裏說我東西太少了,呵呵,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15,軟體極簡:
只保留使用頻率最高的軟體,有些軟體用自己開發的 APP,用自己寫的極簡導航網址,從此告別那些惡俗的廣告和地攤貨一樣不堪入目的配色。
 16,少交
淺交可多,深交要少。只和我們尊敬其人品的人深交,只和志趣相投的人深交,謹慎慢熱,這樣,朋友也許會少些,但是,靠譜踏實,可少被坑。
 17,簡明易行的計畫
計畫簡明,然後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並在你的小圈子公佈你的計畫,這樣成功概率更高。
 18,極簡睡眠
堅持晨練,白天忙碌,午睡少,晚上到點自然就昏昏欲睡。
 19,少煩
有煩惱的時候,取冷靜理性的態度,用“五步流程”之類的思考工具一步步梳理解決,而不是怨天尤人生悶氣。
 20,少污染
過自然樸素的生活,短途的話,走路騎車就好。居所多種盆栽綠植,可以節省空調加濕器的花銷,也有利身心。
 21,少生
能力一般的話,我主張少生優生,一個就挺好,甚至不生也是一種選擇。
   該文摘自我的新書《少,就是多:我的極簡主義生活》,歡迎大家過去看:
 https://www.amazon.com/%E5%B0%91%EF%BC%8C%E5%B0%B1%E6%98%AF%E5%A4%9A-%E6%88%91%E7%9A%84%E6%A5%B5%E7%B0%A1%E4%B8%BB%E7%BE%A9%E7%94%9F%E6%B4%BB-Traditional-Chinese-%E5%8A%89-%E5%B0%91-ebook/dp/B08BJ67651
0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喜歡這段話:“太多人花費他們尚未掙到的錢,購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只是為了給他們並不喜歡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確實,少就是多,是一種更好的生活哲學。
《極簡》閱讀筆記
威爾·羅傑斯曾說過:“太多人花費他們尚未掙到的錢,購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只是為了給他們並不喜歡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改變自己原先的動機: 1.我們不需要通過購買許多物品找尋安全感,而應在與其他人充滿關愛的關系中去找它; 2.我們不需要通過擁有與別人一樣的物品去贏得其他人的接納,重新定義一下,你心裡的成功究竟是什麼樣子; 3.我們不需要通過不斷的增加物品來追求滿足感,而應學會欣賞已經擁有的東西,並將不需要的物品贈與他人,如此一來,滿足感自然會出現。
實際上,你只需要盡量收集這三類物品: 1.需要保留的東西; 2.需要放到家裡其他地方的物品; 3.需要處理掉的東西。
以下這些就是擁有更少物品的小步驟: 1.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2.從某一生活區域開始,清理那些便於處理的物品; 3.然後,一個房間接一個房間的收拾並清理物品; 4.在整個循環整理的過程中,去除那些重複的物品; 5.在清理的過程中,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從而保持自己的積極性。
以下觀點可以幫助減少藏書量: 1.意識到書記並不會定義你本人; 2.提醒自己,關於一本書的“記憶”與“這本書”並不是一回事兒; 3.把好書贈與別人,是一種愛的行動; 4.為自己的藏書設立合理的邊界; 5.允許自己保留最珍愛的書籍; 6.閱讀電子版而非印刷版。
當有紙張進入家中時,你需要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扔掉垃圾郵件;把優惠券放好;迅速支付帳單;把學校的成績單保存好;將財務文件歸檔;每個動作只需要花費幾秒鐘——最多幾分鐘。與其把各種紙張放到櫃子上面,不斷積聚更多的雜物,倒不如馬上處理它們。 把那些無法立即著手處理的東西放到指定位置,以備日後處理。(我建議,只需使用幾個簡單的“待辦事項”文件夾即可)。未來的某個時間,你只需坐下來,就能迅速將縮偶的事項處理清楚——該分類的分類,該丟棄的丟棄⋯⋯
對於技術性過時,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智能手機製造商在你購買手機之後的六個月,就出了一款更新的機型;而功能性過時,只有在你的設備不再發揮應有的功能時才會出現。
在“只留最好”的道路上,你可以將這些小訣竅視為一個個“站牌”。 1.現在試著只保留一半的藏品; 2.在處理這些東西之前,先拍照存檔; 3.再次賦予它生命。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想處理掉某件物品,可以試著離開那件物品生活一段時間,然後,再決定他對你而言是必需的還是多餘的。
你需要做到: 1.每天清晨整理床鋪; 2.馬上洗碗。用手洗碗,要比把它們放到洗碗機裡清洗更快; 3.填滿回收容器和垃圾桶; 4.大衣櫃裡要留出些空間; 5.保持所有檯面的乾淨整潔; 6.立刻完成一兩分鐘可以搞定的事; 7.看完的雜誌或報紙,可以隨手處理; 8.無用的信件立刻放進垃圾桶; 9.馬上整理好衣服; 10.每天晚上把所有物品放回原處。
請你考慮以下這些有益的理念,激勵自己常懷感恩之心: 1.找尋簡單的快樂,並為此心懷感激; 2.回憶以往人生經歷中美好的事情(尤其當你現在正處在多事之秋); 3.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在日記中記錄下你所感恩的事情; 4.在那些不如意的時刻,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他人的感激之情; 5.如果你經常祈禱,在每次祈禱之前,用特定的語言感謝上帝。
下面,就是銅像那個目標的四個步驟: 1.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思考的空間; 2.減少干擾; 3.在拒絕中找到自由; 4.欣賞並安排休息。
在日程方面-戒掉無謂的忙碌,並關注那些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在關照身體方面-不要總是關注如何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更好,而是要努力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能夠實現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 在人際關係方面-如果必要,請放棄那些不健康的或者沒有成果的聯繫。但要維持那些對你很重要的關係,即使有些時候這種關係對你個人的好處並不明顯。
8 notes · View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在這個資訊爆炸和��度物質的世界上,極簡確實是一種更清爽的選擇。
恩?為何開始部落格?
HI~朋友
恩…在這個資訊媒體爆炸的時代,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是寫部落格?其實我心中也充滿著疑問?youtube 也試過、IG (instagram)也試過…就是沒有那種順暢持續下去的感覺,也或許近兩年我一直在變動的關係,許多想做的事如同白日夢般,時常在我的腦袋中盤旋!我想實施,而同時我也想記錄這一切,並分享!但有趣的是(矛盾)…我並不想把自己過度暴露在網路上,不曉得路過的你有沒有這總感覺呢?
如果你和我一樣用過『無名小站』(同年代人),這也許是為什麼…我一直很想選擇寫部落個格的原因,或許時熟悉、或許是一種記錄與分享的習慣(哇…人的習慣真的影響很大啊!中學時的習慣影響到現在的選擇XD),但總覺得自己分享的事務不有趣、太個人、主題太冷門…
就當紀錄給自己看吧!也許可以戒掉IG也說不定😆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喜歡下列主題,歡迎偶爾路過來看看我在生活上實驗了哪些事情:
極簡主義 (其實從2015左右就開始關注這生活風格,一直很想嘗試,那樣精簡有品質的生活空間和生活哲學,但用購物來紓壓的我,似乎距離很遙遠!但近幾年,這樣的風氣總算傳到台灣來了,而我也比前幾年成熟許多,或許2019就是個很好的開始! 我也許沒辦法到空蕩蕩的房子,但我希望可以記錄我改變的過程,以及實際上我或得到什麼。
減塑行動(從生活中開始有意識的使用所有資源,能多次使用的東西就要多次使用、能回收便回收、能帶環保袋、回保筷、水壺、餐具、餐盒等,就盡量做到,感謝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一切,我們應該更有意識且更感激的運用。
一年不消費(自從我看了Cait Flanders寫的—The Year of Less ,深受感動與鼓舞,一個購物狂如我,能在一年實施不消費計畫,並成功達到了還清三萬美元的債務、用收入的51%便能過日子、存下31%收入,再利用另外的18%出門旅遊!在這個過程中減重13公斤!!! 這真的是一個很吸引人的計畫與結果,而作者與我們分享這過程中的失敗、焦慮、自律和戒除壞習慣,過程中起伏,這樣的故事很人性化,與一般的行為改變書籍不同,雖然沒有充實的理論基礎,但人性化的故事,好像讓我們更容易與他一起克服並它成目標宜樣!
身心靈平衡系列(也許這會包含運動、冥想、日記、生活發生瑣事、學習到的經驗和聯想!或者分享網路上覺得很棒的相關資源!
學習系列(今年我想多看一些書,無論是實體書、電子書、語音書,而我也想記錄英語學期的歷程、困難、考試等,最後或許可以多讀一些運動相關的專業教科書籍。
其他(也許是旅遊、聚會、嗜好:彩妝、筆記本之類的,但不能購物的狀態下,能寫些什麼呢?我也很期待!
以上是我所有想開始部落格分享的主題,期盼者次可以續航久久,並逐漸更了解自己!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歡迎再來我的小宇宙! 下次見!
13 notes · View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Photo
喜歡這種
Tumblr media
http://ift.tt/29niJRd
4 notes · View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Photo
簡潔好看
Tumblr media
http://ift.tt/1UtJjKw
2 notes · View notes
byjackliu-blog · 4 years
Text
極簡主義的生活
下麵是我最新總結的習慣清單:
 1,目標簡單:
一年內只專注於一個經過篩選的核心目標。
為什麼目標的簡化如此重要呢?因為,對於生活來說,目標具有決定性的力量,能左右你的生活,這相當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現實是,你只要目標出了問題,無論你多努力,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生活一定一團糟。因為,人生是有限的,你的資源,你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而人性本能又是貪婪無窮的,如果你的目標太多太雜的話,你就容易全線出擊,造成同時追幾頭兔子這樣可笑的局面,結果往往是無功而返的。所以,簡化你的目標並找到你唯一的核心目標,一段時間內都專注於它,才是最重要的。
 2,作息簡單:
堅持早起晨練,是我所知道的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提高執行力的方法。
我以前寫自己的極簡心得的時候,很多人私信得最多的問題是——我看了你的想法和道理,我也明白,但是我做不到,告訴我怎麼才能做到?
我的體會是你只要每天5 點早起運動半小時以上,你每天到了晚上 10 點左右自然就會昏昏欲睡,這樣很自然的,你的生活就會進入正向迴圈。而且上班前還有 3,4 個小時你可以學習工作。關鍵是,就是這麼簡單的方法,你的執行力就會比絕大多數人強大。你做到了這點,基本上,你的執行力絕對不會差。
 3,閱讀極簡:
只讀一流和喜歡的書,好的書要重讀,把一本好書翻爛,勝過讀 100 本二流的書
我以前的教訓之一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讀的很多很濫,走馬觀花,而且又不注意在現實裏運用檢驗,結果感覺讀了也沒什麼用,對我的生活幫助不大。感覺那時候的自己有點像《圍城》裏的方鴻漸“涉獵頗廣,心得全無”。
其實,現實裏這樣百無一用平平庸庸的書生比比皆是,其實,很多書,比如修身處世的書,你走馬觀花看 100 本二流的,毫無心得,還不如靜下心來,只挑一本喜歡的經典,每年看幾遍,翻爛吃透,並在你的實際生活中去運用檢驗,這樣你對為人處世會更有心得。所謂少,就是多。
 4,專情:
要麼 100,要麼 0,簡單安心,對一切複雜狗血的戀情堅決斷,舍,離。
我喜歡簡單安心的關係,也許是經歷過狗血的關係,所以,尤其喜歡簡單純粹的關係。簡單專一的關係讓人安心,踏實,即使你不在她身邊,你依然確定對方愛著你,你也愛著對方,這種關係很純粹美好。而且你處於這麼良好的關係裏,每天都很開心,而不是後院失火麻煩不斷。
確定關係後,還和其他人曖昧玩火是危險的,容易對彼此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堅決不去做小三。如果發現自己被小三後,最好以光速撤離現場,斷,舍,離用起來,遠離隔絕對方的圈子,趕緊找下一個。遠離複雜曖昧,擁抱單純,你會發現世界真的美好。不然,你的生活中會不斷上演各種狗血劇……這樣的話,很影響你的自我和未來發展。
  5,少怒:
遇見意見分歧的時候,取開放謙遜的態度,不妨聽聽對方的意見,不扮演上帝。
學會情緒管理,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相當重要,遇到意見分歧的時候,我們人類會本能性的憤怒,認為那是對我們尊嚴的冒犯,其實聰明人往往會選擇開放謙遜的態度,知道傾聽對方的意見,尤其是高手的意見,會讓我們受益良多,聽取他人的意見,意味著我們有更多機會瞭解不同的觀點,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也意味著我們有更多成功的機會。一個永遠冷靜沉穩的人,本身也是強大的表現。
那遇到無理取鬧的怎麼辦?幹的過就當場幹,幹不過,就能屈能伸,韜光養晦,畢竟來日方長。
 6,簡單飲食:
除了魚和蛋,基本素食,增加果蔬比例,喝很多水。
雖然偶爾聚餐我也會吃紅肉之類的,但是,我堅決不吃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我注重攝取蛋白質,以及注重多吃果蔬,儘量每餐有一個水果,基本傾向於素食。
喝水比較多,愛喝綠茶,不碰咖啡,晚上綠茶也不喝。大概是拜這些簡單健康的飲食習慣所賜,同學聚會,他們都是死胖子了,我還依然經常被誤認為是大學剛畢業的,其中暗爽不足為外人道^_^
 7,少煩
有麻煩的時候取理性的態度,用“五步流程”之類的工具一步步梳理解決,而不是生悶氣。
人生煩惱多多,舉目望去,每個人都有一卡車的問題,那怎麼辦?有人抓狂抑鬱煩惱多多,有人理性從容沒煩惱。後者往往是懂得像工程師一樣冷靜處理問題的人。這裏舉的例子是從《原則》這本書裏摘取出來的解決問題的一個思維工具,作者用五步流程來梳理你面對的任何問題,可以很好的梳理解決問題,例如,你遇到任何麻煩的時候,可以自問自己這麼幾個問題:
1,我的目的是什麼?
2,我的麻煩和問題是什麼?
3,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4,我的應對計畫方案是什麼?
5,我打算做哪些事情來達到我的計畫?
任何問題,你都可以這樣理性冷靜的梳理解決。這樣一來,你生活中的煩惱就會少很多。你的人生就會輕鬆很多。 當然,這樣實用的思維模型還有很多,比如決策樹模型,雙目標清單等等,掌握三五個最實用的,會讓你少很多麻煩
  8. 少買:
只買精品,垃圾礙事。
有一次姐姐到我這裏,一進門就說我家裏的東西太少了,呵呵,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我買東西一貫是少而精的,千挑萬選反復比較的,我買東西很慎重,我也遵循”少,就是多“的哲學。
 當然,這裏的精品,並不一定指所謂大牌,我不會為虛榮買單,我買東西比較理性實際,我看中的是功能強大,設計極簡優雅。如果買一堆廉價又沒仔細挑選的東西在家,扔了可惜,放在那裏礙事,用著又不爽,那才叫傻呢。
比如我會花 1 萬買一臺蘋果筆記本,外形優雅,使用簡單高效,用了3年依然沒重裝一���系統, 各種流暢。 而你花 3000 買一臺Windows 系統的筆記本,三個月就要重裝系統一次,還卡得要死,一年半後就要換了……看,少而精的購買原則多麼重要。
 9,衣著簡單:
衣著基本黑白灰,遇到喜歡的款式,同款的會買好幾件,清爽,好搭配。
很多人衣品差的原因,並不是買不起好的衣服,而是品味太差,因為他們把自己弄得花裏胡哨。其實簡簡單單黑白灰的風格,素淨雅致,搭配起來乾淨清爽自帶氣場,不信去看看各種主流的影視劇,主角的穿著永遠是黑白灰的極簡風,配角和小角色往往是花裏胡哨的,極端的例子是小丑——一定是花花綠綠的對吧?地攤貨也是花花綠綠的。所以說,穿衣服簡單素雅就好,這樣自然大方瀟灑。
而且,我遇到喜歡的款式我還會買好幾套同款的,這樣好搭配,每次洗衣服都是一個色系,放在洗衣機裏也簡單省事。而且也節省了逛街買衣服的時間。
  10,極簡護膚:
少折騰,皮膚反而更好。
以前皮膚有些問題,各種折騰,結果越來越要命,敏感泛紅,各種尷尬難受……現在,少折騰,皮膚反而更好了。我現在每天晨練後清水淋浴一次,洗發水和洗面奶一個星期用一次左右,夏天或者運動多,最高的頻率也會隔天使用。
護膚品方面,我只用最基礎的氨基酸洗面奶,以前皮膚乾燥用過無印良品的高保濕化妝水保濕,現在用一款複合型的保濕防曬霜,淋浴後抹一次,保濕防曬一次搞定,相當簡單,如今皮膚狀態理想。
 該文摘自我的新書《少,就是多:我的極簡主義生活》,歡迎大家過去看:
http://6tt.co/rvSZ
1 note · View note